短线股王石开投资经历的编辑-加现场(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了出国留学而赚钱,希望能快一些赚钱。 及时的能用到钱,这时候中短线已经等不及了。 当时我要出国移民,没有很多钱,钱实在是太少了,必须用手中少量的钱高 效率的运转,快一点赚到钱,所以选择了短线。 没想到一次环境的逼迫,成了造就一个短线天才的重要因素。 记者: 做短线来说,对很多人来说是很难的事,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对于这么难的事你还敢于进入。 石开: 这个,当时是慢慢找感觉,赚到钱了就不怕了,好象是这样。 当时是在哪些股票上找到了感觉的呢,是在亿安科技、昆机这些股票上,这是我 1999年全面入市,最早介入炒作的股票。 9 我当时规定自己每炒一次不能亏,不能亏超过一个限度,炒一只股票不能超过- 10%,一般人往往不能一下子承受这么多亏损,但是如果不做,也没法成功。 我是想宁 可亏,也要试一下。 而且做短线,人家也有成功的。 现场: 石开在短线操作上的技巧之高超,另人难以想象,他在 99年昆明机床这一股票的操作中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短线操作境界,这是他的短线操作的典型范例,他在这一只股票拉升的过程中,就成功的操作了十几次,他的短线水平之高不得不令人叫绝。 记者: 昆明机床是你短线操作的杰作,外人都知道你在炒作这个股票中,你的操作非常成功,这只股票你赚了多少。 石开: 这只股票在一个半月里我一共短线操作14次,赚了40%。 记者: 真不得了,一个股票就做了这么多回,又赚了这么多,恐怕要打破国内 记录了。 石开只是笑了笑,也没说什么。 奇特的股票系数 在 519 行情之前,其实市场是很难做的,股指总是一个劲的往下移,几乎市场上所有的人都被套住了,赚到钱的人特别少,在股市里也确实是这样,弱市里面绝大多数人是不可能赚钱的,这从概率上讲也是这样。 但是这段时间我因为做短线做得比较得手,这个时候我的资金已经翻了一倍多,我算了一下,结果让我大吃一惊,我的资金一下子赚了 9 万,当时我算是做得好一点的,但是在当时散户厅里没人知道我赚钱,我是一个人悄悄地做,悄悄的赚了钱。 我当时在这么差的市场里面做有没有感觉到自己做 得比较好,也不知道别人做得怎么样,只是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些感觉。 这样,当我在做短线的感觉找到了一些以后,不打算移民出国了,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做股票上了,这时候我开始白天炒股,晚上读书研究股票理论。 从 2 月份开始入市到 4月份, 2个月的时间我已经赚了这么多了,慢慢的我就不想再出去了,感到出去工作也不是怎么很好,出去也是做苦工,新西兰的工业比较发达,出去也就是做做工人,刷刷油漆,剪剪羊毛什么的,也不好赚钱。 就算是能够赚到钱的话,算起来每个月的工资也不能超过我做股票的钱。 好象国内的赚钱机会也并不差,如果同 样用到外国去打工的那种吃大苦的精神的话,在国内赚钱,可能要比在国外赚得还要多。 另外来说的话,到国外打工也不是自己喜欢干的活,而对于在国内做股票,自己倒觉得蛮有兴趣的。 金融证券在未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行业,在这里面也有许多学术性的东西能够深入研究的。 这对我喜爱学习和研究的人来说,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 现场: 记者: 你在 99年做股票之前研究股票的历史有多少时间了。 石开: 也就三、四年,那时候白天做生意,晚上回来看看书,我是比较喜欢看书的。 记者: 你真正看股票书看得多的时候是哪段时间。 是 99年以前还是以后 呢。 石开: 看书我一直都看得多,就是现在我也看。 记者: 是不是你 99年正式进入股市的时候你已经有了一套方法和思路。 石开: 也没有,我刚开始的时候是抱着赚钱的目的进入股市的。 10 既然有了这个想法,我就开始努力下功夫专研股票操作了。 这时候我不大看准备出国的英语书了,倒是看得比较多的是股票理论方面的书。 我每天晚上读书一读就是几个小时,慢慢地领会前辈高手的操作技巧。 我觉得这些高手们,确实很值得敬佩的。 他们对股市的研究达到了很深入的程度。 对我把握股市确实带来了很大的好处,我在操作上真正的受到了他们的帮助。 那一段时间 ,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样炒股炒得更有把握一些,我想把股票操作研究得更深入一些。 比如说个股 ,什么样的个股是最好的,最有潜力的。 又比如说每天的大盘判断,怎么样才能够判断大盘没有问题。 判断得更准确一些。 我想股市也是一个客观的事物,应该有它的内在规律。 许多人说股市是没有规律的,我不相信这个话,我在股市中也是相信唯物论的,我感到股市是世界上存在的事物,它就应该是有规律的。 我就要把握它的这一种规律,我觉得我应该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去研究它的规律。 我在大学的研究所里,学习了化工方面的一些研究方法,我完全可以用这样的研究方法来研究 股市。 于是我就对股市进行了一种独特的研究。 买股票最先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大盘好不好,大盘不好的话,买股票就很危险。 所以对大盘的判断这一个专题,首先就被我列入我的股票研究的课题。 在年初一、二月份我入市的时候,我就明确了要选择一个样本,要找到那种能够标明大盘走好,走差的股票。 刚开始的时候,我是找了一些热门的股票,也没有细分,现在这时候,我觉得要把大盘走好、走坏,研究得更加精密一些。 于是我就实施了量化分析,这就是后来我对外公布的 B系数的公式。 他把沪深股市中的前 1 天排列涨幅榜最前的各 5 名股票,共 10 名,列出来,观察 它在第二天是否还是强势,标准时下跌幅度不超过 1。 5%,如果有 7 个股票仍然是在强势中,那么,就表明大盘仍然可以维持热点,大盘仍然可以适应操作,并且设定用 β 系数表示: β = 70%,并规定这个系数大于 70%,表明市场热点可以持续,如果系数为 50%,就表明大盘不适应操作,比较危险,因为,我国的股票交易成本 1。 5%,这样表明大盘能够做成功的可能性要低于 50%。 我把这个系数研究出来以后,好几天,我把这个指标拿到股市上去衡量了一下,结果证明,只要我的这些系数大于 70%,真的大盘就稳定了,或者上扬,只要一低于 50%, 大盘就老是下调,这个办法还真灵验。 我后来就坚持在 B 系数大于 70%的时候,频繁操作短线很保险,让我赚了一次又一次的短线差价。 我一边在操作,一边又在不停的想怎么样在个股上操作得再好一点,怎么样解决个股上能够选择得更精确一些,我又把精选个股列入我的研究课题。 我觉得市场上有各种办法选择强势股,但是总觉得在量化上面,还不够精确,我想能不能找出一个量化上精确一些的办法来选择强势股。 我就展开了对强势股量化的研究,进入这样的研究,我总觉得是非常有趣的。 有一点,渐渐地走近客观世界的感觉,或者说是能够在客观世界中,有所发现的 那种感觉。 我观察强势股的特点,就是不断地向上,那么怎么样的向上,才是最好的强势股呢。 我反复得想这样问题。 后来经过研究,我设计出一个选择表明个股和大盘波离程度的 Y指数。 这个指数是这样的,个股涨 10%,大盘涨 1%,那么它的 Y 指数就是 9%,然后连续 5 天和 10天分别进行选择,选择完以后,又把这两种情况重复一下。 这样相对来说的话,就能够判别某些个股和大盘波离的程度。 我在操作中,运用了这个方法,果然也是明显能够 效的。 我常常抓到一些在市场上领先上涨的股票,一些阶段的龙头股票总是逃不出我的视线。 我很喜欢我研究出的这两 个数学模型,我最后给它们起了两个名字,这两上名字起得有些怪怪的。 我也是随便得使用了一下这样的名字,因为我比较喜欢数学和化学,对一些数学公式特别感兴趣,起这样的名字是因为好记一些。 没有想到后来这两个名字被别人说得有些悬乎了,其实也没有什么。 我这样认真的研究,又谨慎的操作,一直到 519行情之前,让我赚了不少钱,那时候我 11 的资金已经达到 万。 当时我在股民朋友们中,其实是做得比较好的,但是在当时在散户厅里,没有人知道我在赚钱。 我是一个人悄悄得做,悄悄得赚钱。 因为我这个人不喜欢张扬,当然我的方法没有办法让别 人用,炒短线不是大多数人能够做的。 现场: 石开之所以在股市上获得如此辉煌的成功,其实并非偶然,他是把股票操作当做一门科学来研究的,他用契而不舍的精神去探索这门科学。 他研究大盘走势不但定性,而且定量,不但看总体,而且还要取样。 开始时他探索寻找一种能够标明大盘的强弱的标志,后来,他形成了闻名于股市的 γ 系数和 β 系数。 他在他的科学研究般的对股市的研究和实践,使他获得了超乎常人的成功。 记者: 实际上你在研究的这个问题也是一个带有一定难点的问题,人家在研究个股的时候也有人研究强庄股,你把这些系数弄出来目的是为了更 加准确、更加量化一点,是不是这样。 石开: 对对。 不是仅仅靠感觉去判断。 当时是想用数学的方法、用量化的方法判断大盘和个股,就搞出这两个系数了。 一次失败以后彻夜难眠 1999 年 5 月 19 日,是我国证券市场一个重要的日子。 这一天,市场大势行情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 从 1053 点开始,大盘暴涨并且从此开始大盘一上不回头,把 1053 点做为一个历史性的大底,开始了连续到新年的大牛势行情。 从这一天开始的行情后来被称作为 5. 19 行情,在这次行情开始之后,以网络股为领涨板块,猛烈地向上扬升,这也是我们国家网络股第一次 产生行情的时候。 这阶段的网络股天天拉长阳,不少网络股在很短的时间内,翻了倍,有的达到了 2 倍。 可是,在这次行情初期,自己并没有赚到钱,当时自己也很着急。 那一段时间,网络股很火,而我因为是做短线。 在五月十几号把厦门信达这一个我们股市最早的网络龙头股给卖了,换了其它的股票。 结果厦门信达被抛出以后,天天在上涨,而自己换来的其它股票却不动,再往下,厦门信达涨得更高,而自己手中的股票反而被套住了。 因为大家都去追热点股票,一般的股票就成为平仓的对象。 到最后厦门信达涨了 50、 60%,别人买网络股都赚了钱,而自己没赚到钱, 反而被套住了,心情很痛苦。 别人都上去了,而自己却原地不动,一下子在资金上拉开了很大的差距。 后来自己赶紧再努力,寻找新的机会来弥补自己和别人的差距。 我发现在新股上有存在短线的机会,于是决定发挥自己的短线长处,开始专买新股,尽可能多滚动操作,多做差价,争取从新股上把钱再赚回来。 这时候我又开始了对买新股的研究,我发现新股也和平时操作的股票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它在第一天,出现了大阳线以后,并且放大量,后面几天往往会是很好的。 于是我跟进这类股票,在第二、第三天,顺利的做到了差价。 我又发现了一类新股很奇怪,它在第一天上 市以后,在 5 分钟之内,放出特别大的量,然后还能走出阳线。 我结合短线操作的技法进行研判,发现这前 5 分钟的大量都是散户股民中奖新股后,在当天给它抛掉了。 而能够收阳就是有特别强大的主力在吃进,有主力特别看好。 于是对这一类股票,我往往在当天 5 分钟以后就跟进,买进以后果然收入不薄,往往在几天以后,我就能赚到10%左右。 后来我又分析了所有的新股,发现了多种类型的强势新股。 我分别总结了它们的特征,归纳出 9 种类型的强势新股。 按照我的发现,我轮翻的参与这些新股短线操作,全进全出。 2个月以后,我终于弥补回了在 5。 19 行情之初, 自己和别人赚钱上的差距,保持了比大盘上涨多的业绩。 从 5。 19 行情开始到 5。 19 行情中,我的资金又增长了 50%,达到 12 了 15 万元。 5. 19 行情当中,石开又赚到 15 万,仅仅二个月不到。 (石开的资金又翻了近一倍,几乎是几何级的翻番,可见石开短线水平之高超)。 我对我的短线操作,越来越自信,我觉得我对短线的把握很大,但是就是由于我的过度自信,造成了操作上出现的失败。 在 1999 年 7 月份,我在操作深科技中,有过一次失败的经历。 深科技是一只在 5。 19 行情中表现特别好的强势股,它最高的时候,达到了 42 元。 我一直关注着这只走 势特别强劲的股票,我很想抓住机会参与这样的股票。 我发现这只股票,从高峰时的 42 元往下掉,我就一直关注着这只股票,它一直跌到 32 元,我感到它跌得太深了,而且速度趋缓,量又在明显的萎缩下来,好象要反转上去。 在 32 元的时候,它止步不跌了,我的短线判断告诉我,机会已经出现了。 我再次分析了一下,尽管下跌势中,风险很大,被人认为是刀口舔血。 但我觉得我很有把握,我觉得我的短线水平应该说是比较好的。 所以满仓杀入,结果买进以后,发现走势并不如我想的。 没有出现强劲反弹,走势比较弱,结果在当天还竟然把我给套住了。 第二天,这只股票 又继续向下跌,然后出现了一点小反弹,但最终还是向下,最后走势越来越坏。 我判断这只股票已经明显得形成进一步下行的趋势,于是在 30 元的时候,忍痛割肉出局。 我的心情很难受,对于这次短线操作的失败。 别人见我比较难受,就说股票操作总有失误,不可能每次都好,这也是正常的,何况你的短线操作,绝大多数还是成功的,赚了不少钱。 但是我的心情仍然没有办法好过,整整一夜我都没有睡好觉,这次操作失败对我的打击很大,一下子损失了 10%的资金。 我反复的想,为什么会造成这次失败。 虽然我只是输了一次,但是这样的失误绝不能让它再出现,如果再 出现的话,对我的影响就太大了。 我要在证券行业这条路上走下去,走得好,那就无论如何不能让这样的错误再出现。 那一夜我在床上碾转反复,来来回回反思自己的操作,我想我的短线判断应该来说,也有一定的道理。 在深科技连连下跌,出现种种指标向好,那样的情况是可能反转,至少是强劲反弹的。 但是我忽略了一点,那是在一个跌势基本形成的状态之下,跌势表明什么。 我思考跌势表明,那是主力出货行为所造成的。 出货是在一个相当的时间和空间里的行为,所以说在这个下跌的趋势里面,基本上是无钱可赚。 至于那个反弹,机构也要抓。短线股王石开投资经历的编辑-加现场(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