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颈肩腰腿痛精粹内容摘要:
针刀颈肩腰腿痛精粹 针刀治疗颈肩腰腿痛精粹柳百智前 言 学习好针刀医学诊治疾病,有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 对于临床中常见的慢性疼痛类疾病的诊治,也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提高过程。 如何帮助针刀医师较快地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特别是对临床中最常见的颈肩腰腿痛疾病的诊疗,是我们十分关心的一个课题。 前 言 越来越多的中医著作都以西医的病名和分类方式阐述中医的内容,使我们对中医的认知越来越西化。 笔者试图以中医描述疾病的方式统领全局,而把我们熟知的西医疾病的某种疾病导致“某某症”的一个“型”使我们的诊断思路更适合于临床实际,也更容易被大家理解和接受,这是一种大胆的编写尝试。 前 言 本书从临床实际入手,以患者的主诉的具体疼痛部位为线索,给出一种实用的诊断治疗思路,希望临床医师使用排除法认真检查,较快地找到真正的病灶所在。 所以,本书打破按部位分类、按病种阐述疾病的惯例,而是以患者的主诉为分类原则,前 言 将常见的能引起该部位疼痛等症状的各种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别介绍,试图由此引导读者在具体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制定出合乎实际的针刀治疗“处方”。 前 言 本书的基本思路是,以各部位的疼痛区域为主线,而不是以各部位的解剖分区内组织损伤引起的疾病分别叙述。 如肩部,可按肩前疼痛、肩上疼痛,肩外侧疼痛、肩后侧疼痛划分。 前 言 引起肩前疼痛的主要原因分析,如肱二头肌短头肌腱损伤、喙肱肌损伤、喙肱韧带损伤、喙突下滑囊炎、胸小肌损伤、肱二头肌腱腱鞘炎、肩胛下肌损伤、肩胛下肌腱滑囊炎等局部组织损伤,另外冈下窝软组织损伤也可引起肩前痛、颈椎病可以引起肩前痛等等。 前 言 让读书的人能够迅速找到解决临床问题的答案。 即患者以肩前痛为主,我们应该考虑哪些疾病,如何检查,如何治疗,对每一点的针刀治疗详细描述并配图示。 对于不是我们能够治疗的疾病引起的该部位疼痛,原则上不再叙述,个别描述主要是为了鉴别诊断。 如癌肿性疼痛、结核性疼痛、内脏性疼痛、骨折、脱位等。 前 言 治疗方面,重点介绍局部疼痛的治疗方法,其他原因导致的疼痛及其发病的原理也简单阐述。 如颈椎病或颈部某软组织损伤引起的肩前痛,说明其神经支配关系和临床检查要点,治疗部位、注意事项。 前 言 至于由结核、肿瘤、骨折、感染、关节脱位、血管病变等非针刀适应症所引起的疼痛,不是本书介绍的内容,个别部分涉及上述疾病,主要作为鉴别诊断之参考。 前 言 某部位损伤引起远端疼痛者,不在该部分叙述。 引起上肢疼痛的原因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则不在上肢部介绍的,而属于颈部的写作范围。 前 言 典型病例的选取与介绍,重点反映临床实际,对治疗过程尽量描述详尽,对诊治的失误和草率不避讳,最大限度地展示我们临床进步的点点滴滴。 或许会显得过于烦琐,过于零乱,但如果它能使读者更好得理解临床诊断思路,弥补诊断与治疗部分的简略带来的阅读困难,就是笔者最大的快慰了。 同时,这也是本书尝试的一个重要方面。 前 言 本书的着眼点是思路与体例的探索,希望针刀临床医生可以“按图索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如何更好地表达这种思想,笔者设想过多种编写体例,但难以明晰,一边编写一边调整,终因想法太多而模糊,加之,为避免与本丛书的其他著作重复,导致对初稿做了几次大的调整和删改。 前 言 由初稿的四十余万字, 260余幅图,压缩为30余万字,近 200张图,再浓缩修改成 15万字,不及 100张图,之后增补添加修改而成今日之状。 因为能力所限,时间紧迫,做到满意也很难。 前 言 非常感谢参与本书编写的所有人员,他们都是奋斗在临床第一线优秀的针刀医生,他们在百忙中撰写出了一倍于本书的内容,付出了宝贵的时间、精力,奉献了可贵的经验于体会。 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对作者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例 1 肘外侧疼痛 诊断思路 肘外侧疼痛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常被当做肱骨外上髁炎诊治,实质上混淆了概念。 因为肘外侧疼痛是一个临床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有很多疾病可以导致这一症状,网球肘只是产生这一症状的常见疾病之一。 常见疾病分类如下: 1、局部软组织损伤性疼痛:肱骨外上髁炎、肱桡关节滑囊炎、肱桡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肱桡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肘肌损伤、肱桡肌损伤、环状韧带损伤、。 2、神经源性疼痛:颈椎病(神经根型)、前斜角肌损伤。 3、牵涉痛:冈下窝肌群损伤、后斜角肌止点损伤例 2 膝 前 痛 诊断思路引起膝前痛的疾病常见的有: 髌股关节疾病:髌股关节骨性关节炎、胫骨结节软骨炎、髌骨软化症。 伸膝装置及膝前其它结构的病变:外伤性骨化性肌炎、股四头肌损伤、膝横韧带损伤、髌韧带损伤、髌上滑囊炎、髌下滑囊炎、髌下脂肪垫损伤、滑膜皱襞综合症、腘肌损伤。 全身及全关节病变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滑膜炎、腰三横突综合征等可引起膝前痛。 跟下疼痛 临床特征: 足跟疼痛,行走、站立久则疼痛加重,休息(不负重)时疼痛减轻或消失,起步走时,疼痛加重,活动后好转。 这是跟下软组织损伤引起跟下痛的临床特征,骨内压增高引起的足跟痛,与活动与休息关联不大。 若是远端疾病引起的足跟痛,常伴有其他临床表现。 诊断思路 局部软组织病变:跟下脂肪垫炎、跟下滑囊炎、跖筋膜炎、母展肌肌腱炎和滑囊炎、小趾展肌肌腱炎和滑囊炎。 足部骨质病变:跟骨骨刺、跟骨高压症。 远端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损伤、臀中肌损伤、臀小肌损伤、国肌损伤、膝关节髌下脂肪垫损伤、踝管综合症。 局部软组织病变:跟下脂肪垫炎、跟下滑囊炎、跖筋膜炎、母展肌肌腱炎和滑囊炎、小趾展肌肌腱炎和滑囊炎。 足部骨质病变:跟骨骨刺、跟骨高压症。 远端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损伤、臀中肌损伤、臀小肌损伤、国肌损伤、膝关节髌下脂肪垫损伤、踝管综合症。 足跟痛局部常见压痛点 1、跟骨高压症; 2、距下关节; 3、跟腱滑膜;4、跟骨皮下滑囊; 5、跟下脂肪垫炎; 6、跟骨骨刺; 7、跖腱膜炎; 8、跟下滑囊炎; 9、母展肌腱炎; 10、小趾展肌肌腱炎; 11、趾腱膜孪缩典型病例 刘某某,女 51岁 工人 左肘外侧疼痛 5年,近日加重,于 1998年 4月慕名前来求治。 患者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将桶中的配料拎起倒入较高处的容器中,有明显的劳伤史。 5年前开始感觉左肘外侧酸胀疼痛,僵硬感,稍活动可减轻,一天劳动下来疼痛加重,喜暖喜揉按。 五年来时轻时重,重时整个上肢都痛,左手无力。 “最痛的就是这块骨头,按压也痛”患者边说边用手指指着左侧肱骨外上髁部位,“揉一揉就舒服”。 当时脑子里只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患者就是网球肘。 在肱骨外上髁部位不仅压痛,而且有钝厚感。 未进一步检查,当即在局麻下行了针刀治疗术。 针刀刺达骨面,手下感觉皮肤与骨面之间阻力感较大,纵行疏通剥离困难,遂提起刀将变硬的组织切开,范围约有小指肚大小,之后纵行疏通剥离在骨面纵划 3觉针下松动了,出针。 右手拇指轻柔针孔 1分钟。 当时患者自觉肘外侧疼痛明显减轻。 三月后再诊,肘外侧疼痛好转一段时间,针刀治疗的部位已经不痛,按压也不痛,但肘外侧的疼痛逐渐有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于是在肘外侧范围里仔细触摸、按压,发现肱骨外上髁的近端、远端骨面仍有压痛,桡骨小头及肱桡关节缝隙压痛,尺骨外侧肘肌附着处较广泛地压痛。 在冈下窝处治疗,针刀达骨面,手下感觉骨面光滑,无疤痕粘连挛缩软组织,即提针刀至皮下,将增厚的筋膜“嘣蹦嘣”切开数刀,如切牛皮纸的感觉。 之后,将患肢放于体侧,在肩峰下冈下肌止腱压痛处定 1点 ,刀口线与三角肌纤维方向一致,针体垂直于骨面刺入皮肤达骨面,纵行疏通剥离,出针。 两年后随访,肩后及肘外侧酸痛消失,天气变化也没有不舒服了。针刀颈肩腰腿痛精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