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半夏的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旱半夏的栽培技术 步跳、麻玉果、燕子尾等。 为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 半夏为常用中药,以块茎供药用,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等功能,生半夏有毒。 主产于长江流域各省,现全国均有栽培。 高 15茎球形或扁球形,肉穗花序。 上生雄花,下生雌花,系雌雄同株,花期 5,果期 6。 旱半夏喜湿润、怕干旱、畏强光,在阳光直射或水份不足条件下,易发生倒苗。 耐阴、耐寒,块茎能自然越冬,要求土壤湿润、肥沃、深厚,以含水量 40% 6中性反应的沙质壤土为宜,过粘、过沙以及易积水之地块之不宜种植。 半夏每年出现 3 次出苗倒苗,第 1 次在 4月上旬于 6 月上旬,第二次在 6 月至 8 月中旬,第三次在 8 月到 10 月,每次出苗后生长期 50。 可种子繁殖,一般于秋冬栽植,也可 2 月中旬栽。 年采收,一般于夏秋季茎叶枯萎倒苗后采挖。 但以夏季芒种至夏至间采收为好。 一般亩产鲜块茎 500斤。 折干率为 30%。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