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医学_上肢部分的治疗内容摘要:
针刀医学_上肢部分的治疗 上肢部分中华医药科学院 南京新中医学研究院 王自平 13770716006腱鞘炎概述肌腱长期在此过度摩擦,即可发生肌腱和腱鞘的损伤性炎症,引致肿胀,这情况称为腱鞘炎。 有关解剖 内层:滑膜层 分泌滑液、吸收滑液出现异常 肿胀、僵硬 外层:纤维层(筋膜)固定支持作用分期 炎症期(滑膜期) :以肿胀疼痛为主 弹响期(扳机指) :以疼痛弹响为主,轻度功能障碍,局部可触及硬结,肌腱膨大,腱鞘狭窄。 绞锁期 :疼痛加重,功能障碍明显。 治疗原则 炎症期 :针对滑膜进行治疗,针刀、封闭治疗 弹响期 :首选针刀治疗 绞锁期 :针刀治疗为主,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 摒弃门户之见治疗局部封闭注射 封闭药物的配制:倍他米松 4理盐水 3斜刺,针尖达腱鞘内摇匀后从掌指关节掌侧压痛明显处进针作腱鞘内封闭 ,然后用一张创可贴贴于针刺部位。 (药物剂量视具体情况而定)( 2)针刀治疗(破皮针) 定点:阳性反应点,肌腱膨大处 操作:垂直局部皮肤刺入,刺入后与肌腱走行平行呈“一”字型切割,也可将膨大的的肌腱(硬结)切割,以松为度;切割完成后将针刀提至皮下,再向两侧推移,达骨侧面后推切,以松解纤维层与骨面的粘连。 注:出针后,针口要多按压一会逐层深入,遇硬便切,以松为度腕管综合征(骨半规管)概述又称腕管狭窄症,腕部外伤、骨折、脱位、扭伤或腕部劳损等原因引起腕横韧带增厚,管内肌健肿胀,瘀血机化使组织变性,或腕骨退变增生,使管腔内周径缩小,从而压迫正中神经,引起手指麻木无力为主的一种病症。 附: 腕管:腕骨 +腕横韧带 肘管:尺骨鹰嘴、肱骨内上髁 +纤维韧带 踝管:跟骨 +分裂韧带 尺管:钩骨、豌豆骨 +豆钩韧带病因及诊断骨(骨折、骨移位、坏死、肿瘤)韧带(挛缩、硬结、粘连)引起腕管变窄(空间变小)神经:肌肉无力,萎缩、蚁行感、麻木血管:皮肤紫青、水肿肌腱:运动不利有关解剖 腕管 :由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共同围成。 管内有指浅、深屈肌腱及屈肌总肌腱、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和正中神经通过。 正中神经支配区域麻木、刺痛或呈烧灼样痛 ,白天劳动后夜间加剧,甚至睡眠中痛醒 ;局部性疼痛常放射到肘部及肩部 ;拇指外展肌力差,偶有端物、提物时突然失手,病程长者,可有大鱼际肌萎缩临床表现腕部有损伤史或劳损史;腕掌侧部胀痛、手掌痛,腕关节僵硬;腕掌面稍偏尺侧有压痛及麻串感;腕关节背屈时疼痛加重、麻木加剧。 治疗1、针刀:【 治疗定点 】四个最高点(舟骨结节、大多角骨结节、豌豆骨、钩骨),触及最高点【 方法 】 沿骨缘一字型切割韧带【 注意 】 不要在大小鱼际根部中间入刀,避免损伤正中神经掌支、尺神经、尺动静脉2、拨针刀:腕横纹中点定点破皮,通透疏通,以松为度。 3、骨减压针治疗久治不愈,病程反复缠绵者,可以选择骨减压针治疗。 附: 肘管综合征 在肘关节尺侧后方有肘管,尺神经即在此管中通过。 当肘部骨折、脱位、小片撕脱、先天或后天性肘外翻、或肘管内发生肿瘤,尺神经都能被压而产生一系列症状 尺神经受压后,小指、无名指和手背尺侧有麻木、疼痛,感觉减退或消失。 受尺神经支配的手部小肌肉萎 缩,因而出现“爪形手”(小指和无名指不能伸直),拇指不能对掌,拇指与食指对指无力、手指不能分开与并拢等等现象。 踝管综合征 踝后区的深筋膜在内踝和跟结节内侧面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屈肌支持带,又称分裂韧带。 此韧带与跟骨内侧面、内踝之间围城踝管。 支持带向深面发出 3个纤维隔,将踝管分为 4个通道,通过的结构由前向后依次为:胫骨后肌腱及其腱鞘;趾长屈肌腱及其腱鞘;胫后动、静脉和胫神经;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 踝管是小腿后区与足底间的一个重要通道,感染时可借踝管相互蔓延。 由于某种原因使踝管变窄时,可能压迫踝管内容物,形成“踝管综合征”肱骨内外上髁炎有关解剖肱骨外上髁是腕背伸肌总肌腱附着处(网球肘)肱骨内上髁是腕屈总肌腱附着处(高尔夫球肘)体征( 1)肱骨外上髁有敏感压痛,常为锐痛( 2) ( 3) 4)抗肘伸腕试验( 5)前臂旋后抵抗试验。 ( 6)肱骨外上髁无红肿现象( 7)肘关节活动基本正常,前臂旋转活动明显不利,旋转功能受限x 线检查x 线检查多呈阴性,偶见肱骨外上髁处骨质密度增高,或在其附近可见浅淡之钙化斑,肱骨外上髁不光滑等。 部分病人可见囊性变。 注意观察:骨小梁的改变;是否有囊性变。 治疗糖皮质激素:非水溶性免疫抑制抗病毒毒素抗炎脱水滑膜细胞敏感量: 5不超过 3次,7型治疗1、单纯肌腱损伤疼痛单一,时有功能障碍针刀治疗 (配合火针)从病灶点上或下斜刺达附着点处切割松解即可2、多次局部封闭后的患者肌腱硬化(脆化);局部的骨质疏松、囊变适宜使用 火针3、病程长,关节畸形、强直(破坏)骨囊性变(骨内高压的表现)出现静息痛骨减压针 为主(配合火针、拨针)4、病程长,痛点广泛,囊性变拨针刀 +骨减压针 +火针骨减压部位:内外上髁,尺骨鹰嘴滑囊炎概述滑囊炎是指滑囊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滑囊是充满滑膜液的囊状间隙,位于组织间产生摩擦的部位,肌腱或肌肉经过骨突起的部位。 如果滑囊受到过重的压力,或是受到关节或关节附近组织损伤的刺激,就会发炎,形成滑囊炎。 有关解剖滑囊 为一层结缔组织的膜性囊,附着在关节面周围的骨面上,可分为内、外两层,内层为滑膜层,外层为纤维层滑膜层 薄而光滑,紧密衬贴于纤维层内面,其周缘附着于关节软骨的边缘,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能分泌少量滑液纤维层 又称筋膜层,为一膜性通道,当其发生病变时,膜性通道闭阻,滑膜功能受影响,导致关节腔积液生成 先天固有后天代偿产生组成 内层:滑膜层 外层:纤维层(又称筋膜层)分布关节(活动频繁)肌筋膜(活动频繁)肌腱或受力较大处功能 分泌吸收滑液调节体温填充关节,或支垫、减震的作用润滑营养关节软骨的作用病因滑膜受损 纤维层膜性通道阻塞 分泌吸收下降 肿胀炎性刺激物产生 酸胀、疼痛、发凉滑膜 骨高压1、病变表浅2、酸冷在关节分布区(骨外)1、冷酸病变不明显2、骨髓酸痛治疗 针对滑膜急性水肿、炎症期 糖皮质激素封闭药物的配制:倍他米松 4多卡因 1理盐水 3璃酸酶( 1500单位 /支)玻璃酸酶:促进局麻药扩散、吸收;促进渗血、渗液的吸收;促进软骨修复、再生;防止粘连。 病程长、反复发作 冲洗 +松解冲洗液的配制:利多卡因 +4 生理盐水配制成利多卡因 冲洗液首选火针,配合拔罐;严重者使用拨针刀充分松解,更甚者可以破坏滑囊针对纤维层针刀火针等针具松解作用机理:通过针刀火针等针具的刺切,使恢复膜性通道的通畅,利于排放积液,恢复功能肩周炎概述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致一定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 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 好发于五十岁的女性,又称“五十肩”有关解剖名称 起点 止点冈上肌 肩胛骨冈上窝 肱骨大结节上 1/3冈下肌 肩胛骨冈下窝 肱骨大结节中 1/3小圆肌 肩胛骨腱窝缘 肱骨大结节下 1/3大圆肌 肩胛骨下角背面 肱骨小结节嵴三角肌 肩胛冈下缘、锁骨外侧缘下段肱骨三角肌粗隆名称 起点 止点肱二头肌 长头:盂上结节短头:喙突桡骨粗隆喙肱肌 喙突 肱骨喙肱韧带 喙突尖部下缘 肱骨小结节肩胛提肌 上 4个颈椎横突后结节 肩胛骨内侧角和脊柱缘的上部斜方肌 枕后粗隆两侧缘,项韧带棘突锁骨外侧段肩峰肩胛冈上缘菱形肌 74棘突侧缘 肩胛骨肩胛冈以下的脊柱缘临床表现 肩部疼痛 怕冷 肩关节活动受限 压痛 肌肉萎缩 者多为 40岁以上,妇女多见肩部疼痛,一般时间较长,且为渐进性多无外伤史(有外伤者多为肩部肌肉陈旧性损伤)肩部活动时,出现明显的肌肉痉挛,肩部外展和后伸时最为明显【 关节结构是否完整关节面是否光整、间隙是否匀称、破坏情况是否有骨小梁的改变、囊性变治疗早期针刀治疗 肱骨大、小结节 :局部反应点定点,垂直局部皮肤进入,逐层深入,遇硬便切,以松为度。 喙突 :局部反应点定点,针刀端部向外倾斜,沿骨缘切割。 肩胛骨内上角 :肩胛冈起始部向上两横指定点,针刀端向肩胛冈方向稍向下刺入后,逐层深入,达骨面后移至骨缘,沿骨缘切割。 中晚期表现:功能障碍、肌肉萎缩、静息痛、关节间隙改变、骨囊性变等定点:肱骨大结节周围皆可(拨针、骨减压针同一点进针)器具: 针刀、拨针、骨减压针 (配合使用火针、埋线、阻滞)康复治疗: 针对肌萎缩,萎缩部位局部注射当归注射液和少量利多卡因,根据萎缩情况配制药物的比例,总量应足以使萎缩部位肌肉恢复正常形状。 当归注射液最大用量 8生理盐水稀释,一周一次,可连续使用,对激素使用过量后遗症效果(所有痿证)较好。 有畏寒者,可用火针、理疗、熏蒸治疗 功能锻炼(爬墙的动作等)。针刀医学_上肢部分的治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