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技术规范(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c.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应根据调查及监测内容设置具体分析内容,并给出分析方法和重点。 3) 声环境影响调查 a.调查内容 详细列出声环境影响调查的具体内容,并附以必要的图表。 一般包括: 调查国家和地方与本工程相关的噪声污染防治的环保政策、规定和要求。 收集工程所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时和现状声环境功 能区划资料。 调查工程声环境敏感目标分布、与工程相对位置关系(包括方位、距离、高差)、规模、建设年代、受影响范围,列表予以说明。 调查工程试运营以来的噪声情况(源强种类、声场特征、声级范围等)。 b.监测内容 线性工程(公路、铁路、城市交通)应综合考虑不同路段车流量差别、敏感目标与工程的相对位置关系(高差、距离、垂直分布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监测点的预测结果,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点位进行环境质量监测(包括敏感点监测、衰减断面监测、昼夜连续监测),并对已采取噪声防治工程措施的敏感点进行降噪效果监测。 机场项目根据飞机飞行架次及飞行程序、机场周围敏感点分布设置噪声敏感监测点,并应考虑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监测点相对应,其中要特别关注预测结果超标的敏感点。 具有边界(厂界)噪声标准的建设项目按有关标准设置边界(厂界)噪声污染源监测点。 明确监测因子、监测频次、采样要求;列表说明监测点名称、与工程相对位置关系、监测点布设位置,并附监测点位示意图,线性工程和机场项目需包括平、剖面示意图和图片。 HJ/TXXXXXXXX 12 c.声环境影响分析 应根据调查及监测内容设置具体分析内容,并给出分析方法和重点。 4) 振动环境影响调查 a.调查内容 详细列出振动环境影响调查的具体内容,并附以必要图表。 一般包括: 调查国家和地方与本工程相关的振动污染防治的环保政策、规定和要求; 调查工程振动环境敏感目标分布、与工程相对位置关系、规模、建设年代、受影响范围,列表予以说明; 调查工程试运营以来的振动情况(源强种类、特征及影响范围等)。 b.振动环境监测 铁路和轨道交通项目需在学校、医院、居民区、各类特殊保护区选择有代表性的点位进行环境振动监测。 具有边界振动标准的建设项目振动污染源监测应按有关标准设置监测点。 明确监 测因子、监测频次、采样要求;列表说明监测点名称、与工程相对位置关系、监测点布设位置,并附监测点位图,线性工程需包括平、剖面示意图和图片。 c.振动环境影响分析 应根据调查内容及监测方案设置具体分析内容,并给出分析方法和重点。 5) 电磁环境影响调查 a.一般输变电项目、电气化铁道和轨道交通项目涉及此项工作内容,涉及的监测因子有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无线电干扰场强、敏感点电视收视信号场强等。 b.以图表的方式说明电磁污染源或电磁敏感点名称、位置、监测点位置,附监测点位图。 c.明确监测因子、监测频次、 采样要求。 d.电磁环境影响分析:根据监测内容设置具体的分析内容,并给出分析方法和重点。 6)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调查与分析 a.调查内容 工程污染类固体废物处置相关的政策、规定和要求。 核查工程建设期和试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的种类、属性、主要来源及排放量,并将危险固废、清库、清淤废物列为调查重点。 调查固体废物的处置方式,危险固废填埋区防渗措施应作为重点。 b.监测内容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如果采用填埋方式处置危险固废和 Ⅱ 类一般固体废物,必要时可进行地下水监测。 c.环境影响调查分析 根据调查内 容及监测方案,设置具体分析内容。 社会环境影响调查 1) 移民环境影响调查 a.调查内容 详细列出调查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HJ/TXXXXXXXX 13 移民区的分布及环境概况; 移民安置、迁建企业的实际规模、安置方式; 专项设施的影响及复建情况; 移民安置区的环保措施的落实及其效果。 b. 移民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调查内容设置具体分析内容,重点对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及其效果进行分析。 2) 文物保护措施调查 调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境影响审批文件中要求的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 清洁生产调查 1) 管道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矿山采选等行业的建设项目需进行清洁生产调查。 2) 调查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与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环境管理要求等清洁生产指标的实际情况。 风险事故防范及应急措施调查 根据可能存在的风险事故的特点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有关内容确定,包括: 1) 调查工程施工期和试运营期存在的环境风险因素。 2) 调查施工期和试运营期风险事故发生情况、原因及造成的环境影响。 3) 调查工程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的设置情况。 4) 调查工程风 险事故防范与应急管理机构的设置的情况。 环境管理状况及监控计划落实情况调查 1) 调查工程环境管理机构及制度是否健全,环境保护档案资料是否齐全。 2) 施工期环境管理及监控计划落实情况,其中应重点调查工程环境监理实施情况。 3) 运营期环境管理及监控计划落实情况调查。 公众意见调查 1) 为了了解公众对工程施工期及试运营期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以及工程建设对当地经济的作用、对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居民工作和生活的影响情况,需开展公众意见调查。 2) 在公众知情的原则下开展,明确调 查方法、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样本数。 a.调查方法:一般可采用问询、问卷调查、座谈会、媒体公示等方法,较为为敏感或知名度较高的项目也可采取听政会的方式。 b.调查对象:与工程环境影响有关的人群、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政府有关部门。 c.调查内容:一般包括如下内容,但可根据项目的工程特点和周围环境特征进行调整。 公众对建设项目的基本态度。 公众对建设项目施工期、试运营期存在主要环境问题和可能存在的环境影响方式的看法与认识,主要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水、气、声、固废等方面。 公众对建设项目施工期、试 运营期采取的环保措施的效果满意度及其他意见。 公众对建设项目景观效果的基本态度。 公众最关注的环境问题及希望采取的环保措施。 附件 与项目相关的一些资料与文件,包括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调查委托书、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环境HJ/TXXXXXXXX 14 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地方环境保护局和行业主管部门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预审意见、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执行的标准批复等。 6 验收调查报告的 编制 一般规定 验收调查报告的编制应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境影响审批文件及设计文件、相关工程资料为依据,以现场调查数据 、资料为基础,客观、公正地评价环境保护措施及效果,全面、准确地反映工程及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明确提出环境保护的整改、补救措施,并给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结论。 调查报告应以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及其效果和实际产生的环境影响(含直接与间接)为重点。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各项预测结果在验收调查报告中应有验证性结论。 验收调查报告的编制内容应根据验收调查实施方案确定的工作内容、范围和方法进行编制。 调查报告的章节目录见附录 C。 验收调查 报告编制内容 前言、综述、工程调查 前言:在实施方案“前言”的基础上,应增加本次验收调查工作过程的说明。 综述:在实施方案“综述”的基础上,结合调查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充实和补充编制依据、调查方法、调查范围和验收标准、环境敏感目标及调查重点等内容,对于发生变化的应予以必要的说明。 工程调查:核查实施方案中工程调查的内容,全面反映工程实际完成情况和运行状况。 给出环境影响评价、设计和实际工程对照、变化情况,并对工程变化情况予以必要的说明。 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 在“实施方案”环保措施落实调查的基础上,概括描述工程在设计、施工、营运阶段针对生态影响、污染影响和社会影响所采取的环保措施,并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所提各项环保措施及环境影响审批文件的落实情况一一予以核实、说明。 内容应包括: 设计阶段:重点说明设计文件及设计变更文件中针对生态影响、污染影响和社会影响所采取的工程环保措施设计方案,概括说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所提的各项环保措施及环境影响审批文件的落实情况。 施工阶段:重点说明针对工程施工期的生态影 响、污染影响和社会影响所采取的环保措施,概述说明施工期工程环境监理、环境监控措施、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环境影响审批文件要求的落实情况,以及环境管理措施、组织机构落实情况。 运营阶段:重点说明针对工程运营期的生态影响、污染影响和社会影响所采取的环保措施,概述说明环境监测计划实施和环境影响审批文件要求的落实情况。 给出环境影响评价、设计和实际采取的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对照、变化情况,并对变化情况予以必要的说明。 生态影响调查与分析 自然环境概况 HJ/TXXXXXXXX 15 1) 概括描述调查范围内自然环境基本特征,包括气象气候因素、水资源、土壤资源、动植物资源、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分布和生理生态习性、历史演化情况及发展趋势等。 2) 调查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敏感目标和人文景观的历史和现状情况等,并应对不良地质状况做出必要说明。 3) 调查范围内生态环境演变的基本特征等。 自然生态影响调查与分析 1) 根据工程建设前后影响区域内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变化情况,结合工程采取的保护措施,分析工程建设对动植物生存的影响。 2) 建设项目建设及运行造成水生生物生存环境变化时, 应调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预测值的符合程度及减免、补偿措施的落实情况,分析对水生生物生存的影响。 3) 建设项目建设及运营造成的地貌影响及保护措施。 4) 分析工程建设对自然保护区、湿地、风景名胜区、不良地质等生态脆弱区的影响,并提供工程与敏感目标的相对位置关系图,必要时提供图片辅助说明调查分析结果。 农业生态影响调查与分析 1) 列表说明工程占地的情况,包括基本农田占用情况、占地位置、占地面积、用途、采取的恢复措施和恢复效果,必要时采用图片进行说明。 2) 调查工程对项目影响区域内河流、水 利设施的影响,包括与工程的相对位置关系、工程施工方式、采取的保护措施,必要时采用图片进行说明。 3) 分析采取工程、植物、节约用地、保护和管理措施后,对区域内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土流失影响调查与分析 1) 列表说明工程土石方量调运情况,占地位置、原土地类型、采取的生态恢复措施和恢复效果,采取的护坡、排水、防洪、绿化工程等。 2) 调查采取工程、植物和管理措施后,保护水土资源的情况。 3) 根据建设项目建设前水土流失原始状况,对工程施工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弃渣、损坏水土保持设施和 造成水土流失的类型、分布、流失总量及危害的情况进行分析。 4) 必要时辅以图表进行说明。 植物样方调查或水生生态环境调查结果分析 1) 根据实施方案中设置的调查内容,统计分析调查结果。 2) 与原有生态环境数据或相关标准对比,明确环境变化情况,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3) 评估工程建设前后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程度。 生态保护措施有效性分析与补救措施建议 生态保护措施有效性分析应在生态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调查及相关生态影响调查基础上进行。 主要包括: 1) 主要从自然生态影响、生 态敏感目标影响、农业生态影响、水土流失影响等方面分析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分析指标包括生物量、特殊生境条件、特有物种的增减量、景观效果、水土流失率等;评述生态保护措施对生态结构与功能的保护(保护性质与程度)、生态功能补偿的可达性、预期的可恢复程度等。 2)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从保护、恢复、补偿、建设等方面提出具有HJ/TXXXXXXXX 16 操作性的补救措施和建议。 3) 上述调查与分析内容可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评价的内容和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增减。 4) 对短期内难以显现的预期生态影响,应提出跟踪监 测要求并制定监测计划及回顾性评价建议。 污染影响调查与分析 水环境影响调查与分析 1) 水环境概况 概括描述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水系、河流、水库、水源地、水环境敏感目标分布等基本情况,详细说明与建设。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技术规范(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