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控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应如何协调。 限于物料、人力、机器等各种原因,销售部门的月出货计划与 PC 部门的月生产计划往往不可能完全一致的, PC 部门可能根据人力负荷、机器 负荷、物料进度、工艺、环境等因素对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安排,最大限度地使生产计划即能满足生产的需求,又能符合客户的要求。 出货计划与生产计划协调的方面主要有: 1. 出哪些订单:当订单数量超过生产能力时,根据轻重缓急协调出哪些订单。 2. 出哪些客户的订货:哪些是重点客户,哪些是一般客户,哪些客户可以协调。 3. 出哪些产品:纵观全局,选择出哪些产品最有利。 4. 产品的数量:产品数量出多少有利于生产的安排。 5. 总数量是多少。 6. 根据以往的情况,保留适当的时间余地,以利于紧急加单使用。 ◎周出货计划与 生产计划如何协调。 周生产计划是生产的具体执行计划,其准确性应非常高,否则,无充裕的时间进行修正和调整,周生产计划应在月生产计划和周出货计划基础上进行充分协调,应考虑到以下因素: 1. 人力负荷是否可以充分支持,不能的话,加班、倒班是否可以解决。 2. 机器设备是否准备好,其产能是否能达到预定产能,若人力或机器无法达到,发外包是否可以解决。 3. 物料是否已到位,未到位是否完全有把握在规定的时间到位。 4. 工艺流程是否有问题,有问题能否在规定时间内解决。 5. 环境是否适合生产产品环境的要求。 ◎生产计划 的作用有哪些。 通常生产计划都是预先做好下月、下周的生产计划,由于事先安排好了工作进度,因此各部门可以很容易控制生产成效。 早在生产计划排程定案前,就将所有可能预期会发生的问题解决掉了,因此可以节省时间并减少成本。 生产计划主要有以下作用: 1. 可以很容易看出各部门与每一机器的工作负荷。 2. 机器时数都是预先安排好的,因此可以一目了然,心中有数。 3. 制造部门的组长、领班可利用所列出的工作标准。 第三章 生产计划与进度控制 9 4. 周生产计划更可进一步分解成日计划,以供基层生产管理人员控制。 5. 可明显看出机器超过负荷或机器使用率偏 低,以便作适当的调整。 ◎生产的类型可分哪几种。 生产的类型有两种: 1. 需求计划型( BTN 型):是销售部门根据产品、市场状况以往销售业绩、增长速度、销售方法等做销售预测,根据此预测来设定最低的成品存量,而有计划进行生产的一种类型。 2. 订单生产型( BTO 型):是不进行销售预测,接到客户的订单后即安排生产的一种类型。 ◎需求计划型与订单生产型的优缺点有哪些。 1. 需求计划型的优点有: ※备有一定存货,可防备旺季时的产能不足。 ※准备较为充分,因此在人力、机器、物料上有良好的计划。 ※因能提早准备,交货 能及时。 ※能调节淡旺季的人力需求,人员较为稳定,产品品质有保障。 2. 需求计划型的缺点有:一旦销售预测不是很准确,容易造成成品浪费。 3. 订单生产型的优点有:根据订单安排,人力、机器、物料上不会造成大的浪费。 4. 订单生产型的缺点有: ※人力、机器、材料准备不充分,容易延误交期。 ※容易造成旺季时的产能不足。 ※容易造成人力需求上的大起大落,影响员工的稳定性和产品品质。 ◎订单生产型( BTO)企业的生产运作流程 流程 单位 下达订单 接受订单 设 计 生产计划 物料采购 物料分析与请购 计划部门 销售部门 采购部门 物控部门 工程部门 顾 客 第三章 生产计划与进度控制 10 ◎周生产计划决定后应做哪些方面的准备。 周生产计划方案决定后,应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准备: 1. 人员:人力负荷是否合理,人员是否符合需求数量。 2. 机器:机器是否够用,其产能是否很快提升,有无其他异常问题。 3. 工模、夹、治具:是否准备充分,其品质是否良好。 4. 物料:物料是否准备充分,未准备充分的是否确定能按时归位,其品质是否有异常。 5. 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制造流程是否有问题。 6. 品质控制:品质控制方法、规程是否准备,各控制点是否准备妥当。 7. 培训:人员的培训是否到位,是否能熟悉本岗位的操作,速度如何,是否会影响生产效率。 ◎生产混乱的原因有哪些。 许多公司有生产混乱的现象,如客户天天催货,计划部门频频更改出货计划,生产部门时而待料,时而通宵加班,品质老是上不去,生产效率极低下等,主要原因有: 1. 销售部门没有进行销售预测,没有制定适当的销售计划。 2. 销售部门没有对订单进行评审,没有根据企业的生产能力接单,大量超额度接受订单。 3. 生产部门没有进行完善的产能分析。 4. 计划部门的生产计划与销售部门的销售计划不同步。 5. 物料计划与生产计划不能协调同步进行。 6. 物料进度经常延迟或品质经常不良。 7. 关键性机器设备保养不善,经常有故障,修理时间太长。 8. 生产过程中品质不稳定,频频出现返工或返修。 9. 生产进度控制不好,不能与生产计划同步。 10. 紧急加单或临时取消订单太多,生产计划变更频繁。 供应商 收发料 送 货 制 造 生产部门 物料仓 成品入库 成品仓 成品发货 成品仓 第三章 生产计划与进度控制 11 11. 实际生产能力未达到预定的标准生产能力。 ◎生产命令单的作用有哪些。 生产命令单的作用主要有: l. 制造部门:为生产部门提供生产依据,协助生产部门主管分派 工作并控制产品制造。 2. 财务部门:提供用料情况给成本会计部门作为成本计算的依据。 3. 材料仓库:作为领用材料多少的依据。 4. 成品仓库:作为成品入库的依据。 5. 计划部门:作为生产计划部门控制生产进度的依据。 ◎生产排期应注意什么原则。 生产计划排程的安排应注意以下原则: 1. 交货期先后原则:交期越短,交货时间越紧急,越应安排在最早时间生产。 2. 客户分类原则:客户有重点客户,一般客户之分,越重点的客户,其排程应越受到重视。 如有的公司根据销售额按 ABC 法对客户进行分类, A 类客户应受到最优先的待遇, B 类次之, C类更次。 3. 产能平衡原则:各生产线生产应顺畅,半成品生产线与成品生产线的生产速度应相同,机器负荷应考虑,不能产生生产瓶颈,出现停线待料事件。 4. 工艺流程原则:工序越多的产品,制造时间愈长,应重点予以关注。 ◎日程计划如何安排。 从接到订单到成品出货中间所需的时间,可以安排成一个日程计划进度表,根据不同的进度进行适当的调节,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产品设计需要的时间(有的已提前设计好则不必考虑)。 2. 接到订单到物料分析需要的时间。 3. 采购物料需要的时间。 4. 物料运输 需要的时间。 5. 物料进货检验需要的时间(包括等待处理宽裕的时间)。 6. 生产需要的时间。 7. 成品完成到出货准备时间。 ◎完整的生产排程系统应具备哪些特性。 一个完备的生产排程系统,通常具备以下特性: 1. 应简单明了,从最高管理者到基层管理人员都能了解和使用。 2. 通过适当努力,目标可以达成。 目标不至于太松,也不会太严,排程表有适当宽裕时间可应付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 3. 能提供使用者可靠的资料,使用人员可以完全信任其正确性,并可据此决定问题发生时,如何适当协调。 4. 能及时显示排程偏差给有关 的管理人员,使其能作必要的修正,因为偏差是排程不 第三章 生产计划与进度控制 12 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最主要原因,所以发生后必须受到管理人员的重视。 时间通常很紧迫而重要,必须严格控制。 5. 必须具备相当的弹性,以便更改而又不会中断破坏原先排程。 ◎生产排程包括哪些要素。 所有的生产排程系统都有一些共通的要素。 不管生产计划系统是由人工安排还是由电脑设计,都必须包括: 1. 工作部门(车间、线、组、拉、机器)的种类与名称。 2. 按从零件到成品的制造顺序。 3. 制造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