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酸碱平衡1-大学化学基础课件内容摘要:

电子酸碱平衡1-大学化学基础课件 第 10章 酸碱电子理论如 :凡是可以接受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 ,如 , :凡是给出电子对的离子或分子 ,如 :X , :等。 配位键 结合生成酸碱加合物。 A + :B = A: 酸碱加合物C 42+N u N 3N N +H O H+H O 不发生电子转移 碱的划分凡金属阳离子及缺电子的分子都是 酸 ;凡与金属离子结合的阴离子或中性分子都是 碱。 而酸和碱的反应的生成物都是 酸碱配合物。 酸碱的电子理论适应性强,大多数物质都可以包括在酸,碱及其配合物中,大多数的化学反应都可以归为酸,碱及其配合物之间的反应。 点 : 一切化学反应都可概括为酸碱反应缺点 : 太笼统 , 淀 、溶解沉淀平衡的形成在一定温度下,达到溶解平衡时,一定量的溶剂中含有溶质的质量,叫做溶解度通常以符号S 表示。 对水溶液来说,通常以饱和溶液中每100g 水所含溶质质量来表示,即以:g /100解度25 ºC , 100克水中可溶解 (克)32 ; > 1 克微溶物: 克难溶物: (B)A( + 溶解平衡的反应商判据 ,即 溶度积规则 :溶度积规则(aq)mB(aq)nA(s)BA + + J > 平衡向左移动 ,沉淀析出;J = 处于平衡状态,饱和溶液;J + )( B a 2c 的 和 :解: (+ 2 = s) s) = (+ 2 = 10 (= (= 1 × 10 会产生沉淀为 6. 0× 10-4 若在 入 问是否能生成 淀。 如果有沉淀生成,问能生成 后溶液中是多少。 )(S O 24 c)24 25 时,晴纶纤维生产的某种溶液中,14424o Lm o O( ´´´´34 ´´´) 2 m o a( + ´´01 . 1´KB a S O 4淀析出。 ,所以有´ ´)L/ ( m o l 1反应前浓度103 ´+´ ´+´ 小,4 3 ´´ 0)L/ ( m o l 1反应后浓度x+´ 31052.1 x)L/ ( m o l 平衡浓度(O(a(s)424 + +5 . 6 ´´´ 2 3 ( B a S O 44 ´´´ m o O( ´´s) = (+ = 10 10-5 加 加,平衡。 似地 , 往饱和的 c)2水溶液中加醋酸钠 , c)2析出。 同离子效应: 加入含有共同离子的电解质而使沉淀溶解度降低的效应。 一、同离子效应 (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例题 : 求 25 时, + 0100 2 )L/ ( m o l 1浓度平衡0 . 0 1 0 0 )L/ ( m o l 1浓度初始解 :( a q )C r O( a q )2 A g ( s )C r 442 + +15 Lm 5 ´m o C r o ´ ´ + 小122( ´+ 25 )盐效应: 在难溶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易溶强电解质而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增大的作用。 )L( m o l / 1 0溶解度A g C l)L / ( m o l)513c 00: 纯水中的溶解度; S:在 当 时,增大, S(著减小,同离子效应占主导;124o 0 4 m o l)( S O c )(S O 24 N a 2 )/ m o l 0 0 . 0 0 1 0 . 0 1 0 . 0 2 0 . 0 4 0 . 1 0 0 0. 200 S ( P b S O 4 )/ m m o l 0 . 1 5 0. 0 24 0 . 0 1 6 0 . 0 1 4 0 . 0 1 3 0 . 0 1 6 0 . 0 2 3 3酸效应M A M + H 能使 +结合生成相应的酸;反之降低酸度,可能使 成金属羟基配合物这都使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导致沉淀物溶解度增大。 于酸 )( a H( a q )M ( s )M ( O H ) +() () + H( ´ 6(1 c ××+× 4 ´´g()(H)1222+ ×H)2( 2 J沉淀析出,为了不使 H(HO(l)H(H +14o H( +´´ . 5C l )( N r 512×× 1 m o H( ´´ +l(NH)g)NH(s)H) 23242 + + )(g()23224232 +c()2c()2 溶解平衡:难溶金属硫化物的多相离子平衡:+ + 22 (MS(s):强碱 + 222 (H(SO(l)H(S+ + 22 (S(H(O(l)s) +2 )M( + 22 S(s) + 22222+S()S()H()M(cccc2)H()在酸中的溶度积常数25 下 ,于 2S(g), 使其成为饱和溶液 (c(。 用 c( 试判断能否有 (H S)(H) 22 22×+S(e(2s) 22 + +解:600沉淀生成。 无 × c)(g( + >()(l()( 与被沉淀离子浓度有关24某溶液中含 和 ,它们的浓度分别是 过计算证明,逐滴加入 一种沉淀先析出。 当第二种沉淀析出时,第一种离子是否被沉淀完全 (忽略由于加入。 +( A + 24C r A 先析出A g C l19 Lm o ´+(A m o ´+24C r A 析出 s)所需的最低 度+( A g 0´)(s。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