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作业指导书-设备、机电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生的设备质量问题而引起的设备事故。 自然事故:因非人为所能抗拒和消除的自然灾害而引起的设备事故。 其它事故:不属于上述几类原因而造成的事故。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3 页 共 29 页 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权限 特大设备事故由省药监局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 重大设备事故由主管副总经理为主,召集有关部门专业人员组成调查小组;进行调查处理工作。 于事故后 10 日内写出重大事故调查报告交省药监局。 生产部根据调查小组调查结论,在事故单位报来的事故报告单上填写处理意见。 一般设备事故由事故所在单位负责人为主,召集有关人员,并通知有关部门派人参加,进行调查处理。 根据调查结果,在事故单位报来的事故报告单上填写。 微小设备事故由所在单位负责人组织召集有关人员进行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予以适当处理。 并将事故报告单送生产部备案。 设备事故现场紧急处置:设备事故发生后,所在生产岗位应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并立即报告班组和车间,如有人员伤亡和火警,应及时组织抢救,必要时报火警,同时保护好事故现场。 设备事故发生后,责任者或最先发现者必须立即报告班组长和单位负责人。 若为重大、特大事故,单位负责人应立即报告主管副总经理、主管部门。 若为一般事故应立即口头通知主管部门。 以上三类事故均需在 4 小时内填报事故快报表送有关部门备案。 发生设备事故的单位,必须 于事故发生五日内指定专人按要求逐项填好“事故报告单”一式三份报主管部门,如不按规定填写,马虎了事或对事故原因分析不确切,主管部门有权退回令其重写,由此造成误期上报由填报单位负责。 如因事故情节复杂,五日内不能查清,可申请请延期申报,重大事故由主管副总经理批准,一般事故经主管部门同意,但最迟不得超过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4 页 共 29 页 事故发生后 20 天。 除微小事故外,主管部门应在接到事故报告单后 5 日内签署意见报主管副总批示,并交有关单位执行存档(公司、主管部门和事故发生单位各存一份)。 设备事故的处理、教育与防范 : 设备事故发生后,应本着:“三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找出事故发生原因,查明责任,提出修复方案和防范措施。 事故调查告一段落后,所在单位要积极组织设备修复工作,尽量减少损失。 要加强对职工的事故教育,对造成设备事故的责任人员应按情节轻重和本人对错误的认识态度,分别给予经济、行政处分,情节严重者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并将处理结果向职工公布,以提高全体职工的认识,从中吸取教训,防止事故再度发生。 对隐瞒事故或有意缩小事故 性质者,除责成补报外,对责任者应分别不同情况,给予批评教育或处分。 对有意制造事故,推卸责任,嫁祸于人者要从重处理。 对于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重大设备隐患,消除事故者要给予表扬、奖励。 各级设备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设备安全情况,设备所在部门要按期整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对那些不及时进行整改而发生设备事故者要予以追究责任。 设备事故的统计和档案管理: 生产部专职人员收集设备事故报告单,事故快报表及事故调查报告等有关材料,并按要求填写设备事故记录。 年度报表,设备事故报告单,事故 快报表和事故调查报告等有关材料于元月 15 日以前整理成册,送公司归档备查。 1设备维护保养管理: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5 页 共 29 页 管理职能 工程部负责对全公司各部门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考评与管理。 车间主任和设备员(或各科室主管人员)负责对本部门的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进行组织、检查和考评。 班组长和班组设备员,负责对本班组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进行组织检查和考核。 操作人员(包括机、电、仪维修人员)负责自己操作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管理内容 对所有的设备都要 实行以操作人员为主,机、电、仪维修人员相结合的包机包修制。 设备归谁操作,由谁维护。 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必须贯彻“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包机人员对自己负责的设备要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使设备保持完好状态,不断提高设备完好率和降低泄漏率。 设备使用单位负责起草设备操作维护保养规程,并报公司工程部审批,公司批准后,使用单位应按规程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改变。 如需更改,必须报公司工程部批准备案。 车间要定期组织操作人员学习设备操作维护保养规程,进行“三会”教育(即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经理论和实际操作技术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 对主要设备的操作人员,要求做到相对稳定。 操作人员必须做到下列主要工作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6 页 共 29 页 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启动运行和停机。 严格执行工艺规程和巡回检查制度,按要求对设备状况(温度、压力、震动、异响、油位、泄漏等)进行巡回检查、调整并认真填写设备运行记录,数据要准确。 严禁设备超压、超温、超速、超负荷运行。 操作人 员发现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查找原因,及时消除,对不能立即消除的故障要及时反映。 在紧急情况下(如有特殊声响、强烈振动、有爆炸、着火危险时),应采取果断措施,直至停机处理。 并随即通报班组、车间领导和有关部门。 在原因没查清,故障没有排除的情况下,不得盲目启动,并将故障做好交班记录。 《设备润滑管理》(编码: CQ/MS0501200) 认真做好设备润滑工作,坚持“五定”、“三级过滤”。 对本岗位内的设备(包括电机)、管道、基础、操作台及周围环境,要求班班清扫,做到沟见底、轴 见光、设备见本色。 环境干净、整齐、无杂物,搞好文明生产。 设备在维修过程中,不得对生产过程造成污染,如需退出生产区进行维修的设备尽量退出生产区维修,如不能退出生产区维修的设备,必须按相应生产区卫生及洁净管理程序进行操作,对于维修过程有可能对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表面产生污染的设备,必须按相应的程序彻底清洁可方可生产。 及时清除本岗位设备、管道的跑、冒、滴、漏,努力降低泄漏率。 操作人员不能消除的泄漏点,应及时通知机修人员消除。 严格执行设备运行状态记录,记录内容包括:。 .存在问题及处理情况。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7 页 共 29 页。 设备停机检修时,应积极配合机修人员完成检修工作,参加试车验收。 机、电、仪维修人员,必须做好下列主要工作: 定时对分管设备进行巡回检查,(每日 1~ 2 次),主动向操作人员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并作好记录。 对一时不能处理的故障应及时向车间设备维修人员反映。 按车间安排执行。 指导和监督操作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检查设备润滑情况,发 现违章操作应立即予以纠正,对屡教不改者,应向车间主任报告给予处理。 设备维修人员定期对电器仪表及配电进行清扫,保证电器仪表灵敏可靠。 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维修任务。 设备发生临时故障时要随叫随到,积极进行检修。 对本岗位范围内的闲置、封存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检查 检查制度的实施情况和设备实际保养状况。 按公司部对车间、车间对班组、班组对个人三级进行按月考核,并给予相应的奖罚。 1安全用电管理 : 工程 部应严格按照安全用电的规定安装电线和电器设备,保证电器设备的安全运转,并有责任监督检查安全和用电制度的执行。 不经工程部许可,不准随意动配电盘、闸刀、不准乱接电线。 凡拟改动电路,增加仪器设备,要调整和增加电量时,有关单位必须事先与工程部联系。 用电部门严禁私自拉设电线。生产作业指导书-设备、机电管理(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启动完全后计时, 5 分钟 关闭离心机,前后所有操作时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1 页 共 24 页 间控制在 15 分钟 以内,如所用时间过少,可适当延长 脱黏液时间。 离心机出料 计 时 15 分钟 后,关闭离心机,待离心机完全停止转动后打开出离心机上盖,用不锈钢漏勺将蜗牛肉移出到漂洗桶中,进行下一步操作。 所有操作过程中半成品或半成品容器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信息技术局 协调解决涉及 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的 重大故障。 事后组织相关人员认真总结,制定防范措施。 指导和支持各省(市)网路运行处及业务使用部门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业务数据的运行维护及故障处理工作。 负责中心 局生产作业系统的业务应用培训,配合信息局组织技术培训, 不断提高业务和管理人员的技术业务水平。 6 配合国家邮政局信息技术局组织 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 的升级、优化
销售登记 表 第二节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 对产品施以明确的标记,确保在必要时对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进行跟踪。 适用于本公司从原辅材料、外购品采购到成品出公司全过程中的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 3. 职责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4 页 共 7 页 仓库保管员、质检员、操作工等均应按文件规定做好对物资和产品的标识和记录,并对其正确性负责。
分子结构2-大学化学基础课件 子轨道理论 ( 1932 ) 磁性 (顺磁性)。 以 稳定存在,。 1、基本要点:(1)在分子中,电子不再从属于某个特定的原子,而是在整个分子范围内运动,因此分子中电子的运动应用分子轨道波函数(简称分子轨道)来描述。 (2) 分子轨道是由分子中原子轨道线性组合而成。 分子轨道的数目和组合前的原子轨道数目相等。 例如: 原轨道线组合产生 两 个分子轨道 1和 1*
性别 年龄 职务 职称 文化 程度 专业 1 2 3 王 李 张 ************ ************ ************ 男 男 女 39 43 36 总经理 销售经理 质检主任 工程师 无 工程师 大学 大专 大专 食品工程 市场营销 化学分析 8 企业主要 生产设备、设施一览表 (一 )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完好 状态 使用 场所 生产厂 及国别 生产 日期
格品的记录 不合格品识别、判定以后,在进行标识的同时,做好不合格品情况的记录。 如不合格品数量、不合格项目、不合格的程度。 也包括随后采取的措施,所批准的让步等处置情况。 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 生产部、业务部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不合格品的评审,经评审后确认的不合格品要采取措施,消除发现的不合格及其原因,并经副总经理批准进行处置。 ( 1)顾客或供方提供的不合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