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半夏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旱半夏栽培技术 采用高产多熟的栽培技术,可实现 1 年 3 种3 收。 其栽培技术如下:一、选地整地:栽培旱半夏以疏松肥沃的土壤为好,整地时亩施土杂肥 30005000 公斤,磷肥 2530 公斤,尿素 2530 公斤,深耕细耙。 二、播种方法:通常采用块茎繁殖,可 1 年 3 种 3 收,即 4 月种 7 月收,7 月种 10月收,10 月种次年 4 月收,也可 1 年收获 1 次,亩用种多少因块茎大小而异。 种时用耧开沟,行距 18 厘米,株距 1015 厘米,播种后覆土压实。 如遇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 三、田间管理:主要做好锄草和培土工作。 锄草时先浅后深,在旱半夏生长 1 个月左右叶柄上生出株芽,即开始培土,可追施磷肥及土粪或磷酸二氢钾。 如干旱要小水勤浇,浇后锄草培土。 旱半夏生长后期要摘去花蒂,以免消耗养分,影响产量。 四、病害防治:可喷洒植病灵 1500 倍液,或 50%多菌灵、辛硫磷 100 倍液防治叶斑病及根腐病。 五、采收:可用犁翻耕,仔细挑拣,大的作药用,小的作种用。 入药前先将鲜旱半夏堆积室内 45 天,然后装麻袋、编织袋对沙子揉搓,进行脱皮,在水中漂去皮渣,晒干后即可销售,一般亩产鲜品 600750公斤。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