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思考-王金发细胞生物学讲义内容摘要:
问题思考-王金发细胞生物学讲义 1绪论1. 胡克和列文虎克发现细胞的动机是不同的, 你对此有何感想?(答案) 答:胡克当时的目的只是想弄清楚为什么软木塞吸水后能够膨胀,并且能够堵塞住暖水瓶中的气体溢出而保温。 列文虎克是为了保证售出的布匹质量,用显微镜检查布匹是否发霉。 正是由于他们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以及对事业的责任感才导致细胞的发现。 2. 为什么恩格斯对细胞学说给予与此高的评价?(答案) 答:因为细胞学说的提出解决了生命的共同起源, 即生命的同一性问题。 3. 如何理解人才、理论和技术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答案) 答:从细胞的发展史可看出: 人才是关键,是原动力, 理论是指导, 指引方向, 技术是突破点。 4. 证明最早的遗传物质是 不是 证据是什么?(答案) 答:核酶的发现。 所谓核酶就是具有催化活性的 子。 5. 举例说明细胞的形态与功能相适应。 (答案) 答: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与一致性是很多细胞的共同特点。 如红细胞呈扁圆形的结构,有利于 等动物的卵细胞和精细胞不仅在形态、而且在大小方面都是截然不同的,这种不同与它们各自的功能相适应。 卵细胞之所以既大又圆,是因为卵细胞受精之后, 要为受精卵提供早期发育所需的信息和相应的物质, 这样, 卵细胞除了带有一套完整的基因组外,还有很多预先合成的 蛋白质, 所以体积就大; 而圆形的表面是便于与精细胞结合。 精细胞的形态是既细又长, 这也是与它的功能相适应的。 精细胞对后代的责任仅是提供一套基因组,所以它显得很轻装; 至于精细胞的细尾巴则是为了运动寻靶,尖尖的头部,是为了更容易将它携带的遗传物质注入卵细胞。 6. 真核细胞的体积一般是原核细胞的 1000 倍,真核细胞如何解决细胞内重要分子的浓度问题?(答案)答:出现了特化的内膜系统,这样,体积增大了,表面积也大大增加, 并使细胞内部结构区室化,一些重要分子的浓度并没有被稀释。 7. 相邻水分子间的关系是靠氢键维系的, 这种氢键赋予水分子哪些独特的性质, 对于生活细胞有什么重要性?(答案) 答:首先,氢键能够吸收较多的热能,将氢键打断需要较高的温度,所以氢键可维持细胞温度的相对稳定。 第二是相邻水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使水分子具有一定的粘性,这样使水具有较高的表面密度。 第2三,水分子间的氢键可以提高水的沸点,这样使它不易从细胞中挥发掉。 8. 蛋白质的糖基化对蛋白质的理化性质有哪些影响?(答案) 答:溶解度。 糖基化往往使蛋白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 但是,若糖链增长到一定程度,由于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和形成高级结构,亦会出现憎水性增加的现象。 电荷。 氨基糖解离后,应带正电荷。 但是,天然存在的氨基糖的氨基都被 际上相当于中性糖。 许多糖链上有唾液酸,或糖醛酸,解离后带负电荷。 所以,糖基化可能使蛋白质增加许多负电荷。 9.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构件只是 20 种氨基酸。 为什么蛋白质却具有如此广泛的功能? (答案) 答:根本原因是蛋白质具有几乎无限的形态结构,因此蛋白质仅仅是一类分子的总称。 换句话说,蛋白质之所以有如此广泛的作用,是因为蛋白质具有各种不同的结构,特别是在蛋白质高级结构中具有不同的结构域,而这种不同的空间构型使得蛋白质能够有选择地同其它分子进行相互作用,这就是蛋白质结构决定功能的特异性。 正是由于蛋白质具有如此广泛不同特异性才维持了生命的高度有序性和复杂性。 答案) 答:在生命活动中,随着细胞周期的进行和细胞代谢状态的不同,各种反应复合物,包括细胞器乃至整个细胞要不断进行组装和去组装。 因此,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细胞组装活动,而这些组装活动又不能简单地归结于分子水平的活动,这就是为什么不能仅靠分子生物学而要靠细胞生物学解决生命科学问题的缘由。 案) 答:病毒的生活史分为 5 个基本过程:吸附( 病毒对细胞的感染起始于病毒蛋白外壳同宿主细胞表面特殊的受体结合,受体分子是宿主细胞膜或细胞壁的正常成分。 因此,病毒的感染具有特异性。 侵入( 病毒吸附到宿主细胞表面之后,将它的核酸注入到宿主细胞内。 病毒感染细菌时,用酶将细菌的细胞壁穿孔后注入病毒核酸;对动物细胞的感染,则是通过胞吞作用,病毒完全被吞入。 复制( 病毒核酸进入细胞后有两种去向,一是病毒的遗传物质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形成溶原性病毒;第二种情况是病毒 用宿主的酶系进行复制和表达。 成熟( 一旦病毒的基因进行表达就可合成病毒装配所需的外壳蛋白,并将病毒的遗传物质包裹起来,形成成熟的病毒颗粒。 释放( 病毒颗粒装配之后,它们就可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出来进入细胞外,并感染新的细3胞。 有些病毒释放时要将被感染的细胞裂解,有些则是通过分泌的方式进入到细胞外。 12. 我国细胞生物学的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 答:主要包括以下 13 个方面:1)细胞的结构与机能 研究内容包括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线粒体等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侧重于信号的跨膜转导、蛋白质通道和穿膜机制、大分子的修饰、分选、定向运输、内吞、外吐的机理、核孔复合物如何调节核)染色体的结构及其基因表达调控 研究内容包括人类及水稻基因组计划,这对优良品种的选育、基因工程、人类遗传病的基因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染色体蛋白质与染色体骨架、染色体结构与基因表达调控之间的关系。 染色体的构建及其高级结构。 染色体步移复制、染色体的特化区域(如动粒、端粒、着丝粒、核仁组织者区等)的结构与功能。 3) 细胞骨架及核骨架系统细胞骨架的研究内容包括: 微管、微管结合蛋白及马达分子的机能;微丝、微丝结合蛋白及其与信号传递、物质传送、蛋白质合成的关系;中间纤维的结构、功能及其与细胞分化及进化的关系;细胞核骨架侧重研究核基质与核纤层、核骨架结合蛋白的机能;染色体骨架与染色体包装和功能的关系等。 4) 胞外基质研究作为细胞外基质支架的胶原与弹性蛋白及其与某些胶原性疾病和衰老间的关系。 非胶原糖蛋白在细胞增殖、分化、癌转移等方面的作用。 氨基聚糖和蛋白聚糖是膜的整合成份与辅助受体,它们与心血管病及老年病的关系。 细胞外基质受体的活化与信号识别、细胞周期调控 这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领域之一,包括对已克隆的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及周期蛋白的功能研究、克隆这两个基因家族新成员并确定其功能、研究其调节网络,包括对癌基因、抑癌基因及 研究与细胞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关系,以及泛素、a 2+、细胞周期调控的关系等。 6) 细胞分化、衰老、死亡及相关基因的研究 研究的重点是分离细胞分化的关键基因;研究分化与癌变的关系;细胞增殖、分化、癌变、逆转的关系;同源异型基因的研究;分化中基因群的相互作用;细胞衰老与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及衰老相关基因;端粒与衰老的关系等。 7) 细胞信号转导 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机制是相当复杂的, 细胞因子、激素与受体以及细胞内第二信使共同组成传递信息的网络,并依此对细胞周围环境发生应答。 这实际上是一种细胞调节,如果这种调节失常,就会4造成疾病。 研究重点是信号分子的结构与机能、信号分子与受体相互作用机理、受体与原初反应。 8) 细胞社会学(细胞社会学是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研究细胞整体和细胞群体中细胞间的社会行为(包括细胞间识别、通讯、集合和相互作用等),以及整体和细胞群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和死亡等活动的调节控制。 胚胎发育中的许多问题(如图式形成、胚层分化、形态发生运动、组织分化、器官形成和再生等)都需要从细胞群的特性和社会行为方面进行研究。 细胞社会学就是在体外研究细胞的社会行为,用人工的细胞组合研究不同发育时期的相同细胞或不同细胞的行为; 研究细胞之间的识别、粘连、通讯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作用、作用本质、以及对形态发生的影响等。 9) 细胞结构体系的组装及细胞工程 主要研究生物大分子如何逐级组装并最终形成赖以进行生命活动的细胞结构体系。 细胞是一个高度有组织有秩序而又瞬息万变的体系, 应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人为拆卸、组装不同层次的细胞结构,研究其机能,将为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0) 生殖有关的细胞生物学问题生殖是生物世代交替的中心环节。 生殖生物学对促进生物的繁殖、野生濒危动、植物的挽救和控制人口膨胀及优生优育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优先发展领域侧重于精子发生过程中与增殖、分化、变态有关的基因表达、基因克隆及其功能的研究。 精子顶体反应的分子机理、精卵一级识别和二级识别的体外受精机理。 胚胎植入启动分子机理及其信号转导。 细胞粘附、迁移和侵入与着床进程中粘附因子、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11) 肿瘤的细胞生物学 癌是一种分子病,是通过体外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的影响及机体本身遗传基础,原癌基因的激活、过表达,抑癌基因的缺失、突变及调控异常等多种因素所诱发的。 肿瘤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应集中于以下领域:肿瘤细胞结构、显微及亚显微结构水平及分子水平的癌的早期诊断。 细胞周期因子的调节失控、细胞凋亡的失控、信号转导系统的障碍、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的机理、肿瘤细胞标志的确定、基因治疗、肿瘤病因及癌变机理的研究。 12) 进化细胞生物学进化细胞生物学是介于进化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原生生物学与物种生物学之间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在弄清真核细胞的起源与进化的基础上从进化的角度考察细胞生物学中一切重要的问题,侧重于从进化细胞生物学的角度进一步探讨结构与生命活动的进化关系,还包括新的有代表性生物的发现与研究,有关基因序列测定和比较研究等。 13) 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细胞工程是植物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资源缺乏的新世纪中将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如对作物遗传性的改良、植物细胞体外培养生产贵重的代谢产物等。 同时应对一些重要的基础问题应进行深入的研究,如分化过程中特异基因时空协同表达调控。 克隆有关的重要基因并研究其表达及植物细胞工5程关键高新技术问题。 内膜系统1. 如何理解膜结合细胞器在细胞内是按功能、分层次分布的?(答案) 答: 从功能上看, 细胞内膜结合细胞器的分布是功能越重要越靠近中央; 从层次看, 上游的靠内, 下游的靠外。 如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央,它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细胞器,有两层膜结构。 细胞核的外膜与内质网的膜是联系在一起的, 细胞核的外膜是粗面内质网的一部分。 粗面内质网的功能是参与蛋白质合成, 其作用仅次于细胞核, 所以内质网位于细胞核的外侧。 高尔基体在内质网的外侧,接受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和脂肪,然后对它们进行修饰和分选,它所完成的是内质网的下游工作。 溶酶体是含有水解酶的囊泡,它是由高尔基体分泌而来。 内体是由内吞作用产生的具有分选作用的细胞器,它能向溶酶体传递从细胞外摄取的物质, 这种细胞器一般位于细胞质的外侧。 另外还有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等分布在细胞的不同部位。 如果是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和中央大液泡, 它们是按功能定位。 2. 内膜系统的动态特性是如何形成的?(答案) 答: 造成内膜系统的动态特性主要是由细胞中三种不同的生化活动引起的: 蛋白质和脂的合成活动: 在动物细胞中主要涉及分泌性蛋白的合成和脂的合成和加工。 脂的合成在光面内质网,而分泌蛋白的合成起始于粗面内质网,完成于高尔基体。 分泌活动: 内吞活动(是分泌的相反过程, 细胞将细胞外的物质吞进内体和溶酶体。 3. 请说明内膜系统的形成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答案) 答: 至少有六方面的意义: 首先是内膜系统中各细胞器膜结构的合成和装配是统一进行的,这不仅提高了合成的效率,更重要的是保证了膜结构的一致性,特别是保证了膜蛋白在这些膜结构中方向。问题思考-王金发细胞生物学讲义
相关推荐
王镜岩生物化学讲义 脂类 第二章 脂类 脂、糖脂一、 脂类的概念不溶于水而能被乙醚、氯仿、苯等非极性有机溶剂抽提出的化合物,统称脂类。 脂类包括油脂(甘油三脂)和类脂(磷脂、蜡、萜类、甾类)。 二、 分类(1)单纯脂:脂肪酸与醇类形成的酯,甘油酯、鞘脂、蜡(2)复合脂:甘油磷脂、鞘磷脂。 (3)萜类和甾类及其衍生物:不含脂肪酸,都是异戊二烯的衍生物。 (4)衍生脂:上述脂类的水解产物
环境下使用,使用者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使用设备,防止因调整不当而 使校准失效,以保证使用结果的有效性。 使用后要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保养,记录好《设备(设施)管理表》。 使用者在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搬运、维护、贮存过程中,要遵守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的要求,防止其损坏。 做好测量和监控装置的日常维护,确保在搬运、防护、贮存期间,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发现测量和监控装置偏离校准状态时
质量事故的处理,过程及产品质量趋势; d. 质量方针、目标,以及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 e. 以前管理评审所确定的跟踪措施的执行情况; f. 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化(如公司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资源发生的重大改变和调整;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发生的变更); g. 对改进的建议。 管理评审的输出要反映出对以上输入进行比较和评价的结果: a.
生产车间根据《生产制造表》到原料仓办理相关手续领取备投原料。 车间主管根据《生产制造表》进行准确投料,并作相应的记录。 . 车间作业人员根据《生产作业指导书》,对产品按规定的要求进行操作,并记录于《生产制造表》。 生产半成品、制程品经自检或检验员检验合格后方可转入下一步加工。 半成品及产品生产过程状况均记录于《生产制造表》。 35 珠海市朝代涂料有限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 题 目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不 合格品(包括物料),需放置于不合格区。 成品流通过程标识 38 珠海市朝代涂料有限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 题 目 标识和可追溯性 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CDQPSJ03 发布日期 20xx 年 9 月 1 日 成品最终检验合格后,根据合同规定包装方式包装,贴上相应的商标唛头,并打上生产批号作为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追溯的依据。 产品入成品仓后贮存要注意保护相关的产品标识
① 文件分类 CD— 公司代码 QM— 质量手册 QP— 程序文件 QR— 作业指导书 B( WI) — 表格单据 GL— 管理文件 ② 部门代号 SJ— 生技部 YX— 营销部 CW— 厂务部 PZ— 品质部 ② 文件编号 同阶文件用 0 0 03 等流水号编之;文件的版本第一次规定为 A,第二次为 B,如此类推。 文件的发放 所有的文件由厂务部统一编号、登记、管理与发放。 厂务部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