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专题规划(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2 页 共 28 页 包括研究生、本科和专科教育。 同时,建立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及产业化基地。 ——深圳大学城。 定位为高层次、高水平的高等教育,主要引进国内高水平大学以及国外著名大学,重点发展研究生教育与应用基础研究及高科技研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珠海大学园区。 定位为全方位发展高等教育,主要引进国内外著名大学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本科研究生教育,以珠海国家科技创新海岸为依托,发展高科技研究及其产业。 ——东莞大学科技城。 定位在以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东莞高新区)为依托、功能配套的大学科技园区,使其成为科技成果的孵化基地和产业化基地。 主要引进国内工科类高水平大学和国外大学及其科技力量,重点发展工科类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 ——利用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的学科优势,重点建设广州研究生培养基地,利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学科优势,重点建设深圳研究生培养基地,为珠江三 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养和造就人才队伍。 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要加快引进学科带头人,充实研究生导师队伍,改善研究生培养条件,扩大招生规模,增强培养能力,提高培养质量。 ——佛山、江门、中山等市,以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依托,推进产学研合作,根据本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合作,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3 页 共 28 页 ,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调整专业设置,重点发展工科专业研究生 教育。 引进国外著名大学 MBA 项目,培养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高级管理人员。 推进广东省高校博士后流动站和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工作,有条件的高新区或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都要争取设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 ,加快大学科技园和联合研究开发院的建设。 重点建设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园和广州、深圳两个联合研究开发院。 面向广东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高等学校、科研单位、高新技术企业及技术持有人和海外企业全方位开放,主要在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环境保护、光机电一体化等领域扶持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产业化,使之成为创新创 业人才培育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基地。 将大学科技园和联合开发研究院建成具有开放式特色和持续创新能力、国际先进的联合研究开发基地。 (四)大力创办研究开发机构,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对广东省现有的 50 家重点工程中心、 863 成果转化基地和重点科研基地等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实行动态管理,力争培养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企业研发机构。 进一步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发,建立高层次、综合性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及企业博士 后工作站,提高企业自主开发创新能力。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4 页 共 28 页。 鼓励企业与海外跨国公司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增强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形成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降低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的成本,提高技术创新的动力,在与跨国公司合作中实现 “强强联合 ”和跨越发展战略。 “走出去 ”战略。 利用海外技术优势、人才优势、信息优势、网络优势、市场优势,设立海外研究与开发机构,增强企业研究开发能力和产品国际竞争力。 鼓励和扶 持科研机构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与企业紧密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或直接并入企业,增强企业研究开发能力。 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并把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评定指标,从制度上保障企业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 (五)积极创造条件,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研究制定广东省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下同)技术创新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以加快和保障广东省中小企业的发展。 金。 根据项目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企业的不同特点,配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采取无偿资助、贷款贴息、股权投资(资本金投入)等多种形式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5 页 共 28 页 、科技部《关于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股权激励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 [20xx]48 号)。 并对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推进股权激励制度的改革。 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引进新技术、共性技术支持、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信息咨询、综合服务与全程服务等多方面的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改善技术、信息条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六)发展六大高新技术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继续加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四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开拓和开发能源与环保、海洋科技两大产业,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电子信息产业。 软件方面,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软件、网络管理与 信息安全软件、生产与办公自动化管理软件、系统集成与智能软件、应用软件等。 硬件方面,重点发展计算机及网络、数字通信设备、数字化视听产品、智能交通产品、新型元器件、光纤预制棒、光电端机、电光源器件、波分复用设备、光通信设备等。 信息服务业方面,以网络建设带动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加快信息技术向经贸、金融、旅游、教育、交通、通信、医疗服务业等行业的辐射和渗透。 ——生物技术产业。 重点发展细胞工程、蛋白质及酶工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组织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生物技术;重点开发医学植入物、生物相容性测试生物聚合物、新型 药物制剂、新型中成药及天然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6 页 共 28 页 药物、高技术化学原料药、特效海洋药物、高技术医疗器械及先进制药装备。 ——新材料产业。 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新材料、超细粉体及纳米材料、印制电路板材料、生物医学工程新材料、功能陶资新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化学纤维新材料、造纸工业新材料、治金新材料、稀土材料、新能源材料、环境材料等新材料技术及项目,并形成相关的产业基地。 ——光机电一体化产业。 重点发展精密机械、检测传感、自动控制、信息处理伺服传动、系统集成、光学与光电等七类高新技术;重点扶持用先进制造技术改造传统生产工艺装备,全面提 供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水平;重点发展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智能化家电及关键部件,电子医疗器械、专用设备、数字化办公机械、智能仪表、关键基础件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数控设备及精密机械、环保机械、机械基础件制造,城市轨道交通智能控制及信息系统、先进制造技术。 ——能源与环保产业。 重点发展新型电池、太阳能利用、生物质生化发电、地热及波浪发电、风机和水泵节电改造、电网节电降耗等;火电厂脱硫、脱氮处理、中小锅炉喷钙脱硫、无组织源排放控制,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回收工艺及黑液处理、有机废物综合利用、固体废物资源化和安全填埋处 理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海洋科技产业。 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利用、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保监测、海岸与海洋工程技术、海洋资源信息技术与服务系统五大高新技术领域;重点研究和开发基因组、细胞融合、染色体操作等海洋生物技术,抗肿瘤蛋白、多糖和基因药的研制和中试技术,抗癌、抗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7 页 共 28 页 衰老、抗菌、抗病毒药物和保健药物的试验与开发技术,名优品种良种化技术,重大水产病害防治技术等高新技术。 (七)积极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全面提升广东省制造业综合竞争力 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重点抓好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生产、 数字化装备和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开发应用,通过省、示范市、示范专业镇和重点示范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省、市、地区之间技术、资源的整合和交流,利用信息技术全面改造广东省制造业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和经济效益。 支持区域制造资源优化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优势、特色产业群的发展,全面提升广东省的制造业信息化水平,把珠三角高新产业带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制造业基地。 ,市场化运作。 各级政府要制定政策和规划、整合资源、发展中介服务机构、组织对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其推广应用和试点示范等,营造制造业信息化环境,为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提供必要的 “温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