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管理知识1-现场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 恰当的质量:在满足用户要求的基础上,生产方追求效率的质量水准。 质量观念贯穿制造过程 完全的标准化操作 第 1章 日产生产方式中的现场管理 7 日产生产方式中将浪费分成三大部分。 丧失机会的浪费 资源的浪费 工作进度的浪费 ( 1)杜绝丧失机会的浪费 所谓丧失机会而造成的浪费是指因将不良的产品交给了用户或 未按交货期向用户提供其所需的零部件及整车。 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其结果就是企业丧失了信誉和销售机会,也失去了原本唾手可得的利润。 因此,在现场管理中,即使生产条件发生了变更也可以快速应对,并有计划地在日常工作中实施工作技能的提高和扩大。 通常有必要设制依据已确定的目标能够确保稳定运行的 Q D C管理体制。 另外,将今天可以完成的事拖到明天的结果就是再次发生不良或改善的效果减半,这些情况也应包括在这类机会损失的浪费中。 为了不造成这类浪费,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进展加强管理是很重要的。 ( 2)杜绝资源浪 费 所谓资源的浪费是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资源(人、物、设备)不能充分地活用,主要有“ 停顿搬运检查加工操作设备”等 六方面的浪费现象。 在现场管理中,为了杜绝这些资源的浪费,有必要竭尽全力将生产三要素的人、物、设备的投入资源控制在最低限度,将 Q、 D、 C 的产量最大限度地提高。 第 1章 日产生产方式中的现场管理 8 但是,这些浪费的改善并不能完全解决制造现场发生的浪费。 首先自己可以完成的部分,立即进行改善是很重要的。 而且有关自己不能解决改善的设计上及设备上的浪费等问题,应积极地取得相关部门的支持。 库存品堆成山 停顿的浪费 搬运的浪费 检查的浪费 库存品堆成山 大而通用的设备,速度快,价格贵 加工的浪费 操作的浪费 设备的浪费 ( 3)杜绝因错误工作方法造成的浪费 工作方法浪费中,有以下几种浪费: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及生产条件都会发生变化,往往特意加以改善的内容又回到了原来的程度,称之为“缺乏连续性而造成的浪费”;各种各样的人讨论相同的事情,则不能谋求技术诀窍的有效活用,称之为“不执行标准化造成的浪费 ”;只考虑自己责任范围的利益而工作,如果考虑全体的利益则存在效率更高的方法,称之为“个别合理浪费”。 为了杜绝这些浪费现象,凡决定了的事情就一定要彻底遵守,将最好的方法立为日产的标准化,鼓励相互间 见好就学 的良好风气。 要经常想到整体效率,在采取前后工序与协调的同时选择最佳的方法。 A 工序 B 工序 钻孔 在一个座上钻二个孔 咔 漏咔 往 B 工序 往 C 工序 钻孔 第 1章 日产生产方式中的现场管理 9 产品制造所应有的模式 在日产生产方式中,规定了以下四个产品制造的应有的模式。 ( 1) 全数保证后工序所必需的质量 ( 2) 只在必要的时候,制造后工序需要的产品 ( 3) 用最少的资源(人、物、设备)进行制造 ( 4) 重视人材 那么所谓 现场管理中的这些应有的姿态,是些什么样的姿态呢。 1. 全数保证下一道工序所必需的质量 所谓全数质量保证,说的是采用合适的方法确保所有产品已确定的保证项目保持在已确定的质量标准范围内。 这也可以说要树立“下一道工序就是用户 ” 的观念,质量意识贯彻于整个工序、不制造不合格品、不向下一道工序流送不合格品、还应维持管理这些状态。 而且,应提高操作者每个人的工作技能,各自负责实施已经标准化的工作任务, 100%地保证每个人的工作情况能在所制造的产品中反映出来。 另外根据设备的条件,当不能控制质量时,应坚决实行计划性 不预防、保养措施,以便形成不生产不良品的条件,保证产品 100%在产品规定的标准值内进行生产。 在设定标准操作方法的过程中,如果有很难贯彻质量意识的工序操作,则应将这些情况积极地反馈给技术部门,从根源上进行纠正。 应有的模式 100%保证 下一道工序就是用户 第 1章 日产生产方式中的现场管理 10 也就是说,现场管理中的质量基准的铁定原则可以说是: 必须实行标准化操作 在源流指向中必须排除不合格的因素 这就意味着应遵守已设定的标准(操作、库存、生产步数)有条不紊地按照生产计划进行生产。 而且,决不能留有生产过剩的余地。 也就是说应 在库存量最少甚至 0的状态下运作。 库存不仅需要充足的货架和保管空间,而且需要暂时性的往仓库搬运,而掌握库存数量的耗费更是发生浪费工时及浪费成本的主要原因。 另外由于库存品中还存在质量不良及操作迟缓和设备故障等隐患,还要负担无用的重新制作的人员等,其结果就会发生很大的成本开支。 说是库存品实际上是将所有的浪费隐藏了起来。 由于这种过去的浪费是很难作为现有的浪费被发现,所以有必要在库存最少量的前 提下进行生产。 因此制定能够顺利地对应对生产数量和种类变化的生产工艺(人与设备的集约化),积极地推进工序时间的缩短、技能的提高和扩大是非常重要的。 仅做您需要的一件 我只需要一件 为了使之得以实现 第 1章 日产生产方式中的现场管理 11 (人、物、设备)制造产品 所谓用最少的资源进行制造是指:实现用最少的人员进行制造;用最少的材料进行制造;所用的设备、工夹具成本也处于最少的状态。 实行现场管理中的“杜绝浪费”,坚持“盈利作业”的观念,推动此项活动。 首先,如果浪费已经表面化了,应从自己力所能及的方面进行彻底的改善。 而且,现场不能解决的浪费问题应向技术部门反应。 提高改善的 速度,并且与提高自身的素质联系在一起是解决浪费表面化的重要方法。 特别是开发新车、新部件、新设备的时候,是可以从根源上排除存在于现行模式中的浪费的最好机会,将现场所存在的问题和技术诀窍落实到 MP 信息的结构中去,再反馈给技术部门,在生产设计和工艺设计阶段彻底排除浪费的工作是很重要的。 而且,要会同技术部门一起制定改善方案,直至改善方案完善,并使此方案在工作中得以实施。 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财产是人材。 说到重视人材,一是应追求一种谁都可以安心、不浪费地操作的工作环境,二是营造一种培养人、让人的能力能 最大限度发挥的工作环境。 营造可以安全、安心工作的操作环境这项工作会直接影响到员工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1 MP信息: Maintenance Prevention(预防保证)的略称。 在日常的 PM 活动中为了确保所获得的设备的可信度及维护性、操作性、节能性、安全性等性能,以及为了将技术诀窍引入新设备和在工艺设计中反映出来的汇总信息。 *2 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获 第 1章 日产生产方式中的现场管理 12 生产设计:为了 以最低的成本生产优质产品而从生产方面去接触产品的设计,同时,追求在产品开发阶段最优良的工艺设计。 由此看来,改善危险的操作、困难的操作以及重要工序的操作,营造声音、振动、温度、照明等方面均良好的操作环境,追求一种即使是高龄者及女性也能不费力完成的操作规程以及合适的配置很有必要。 声音安静,眼睛不疲劳,无油和粉末飞散,安全卫生。 轻松 油税 切削屑 在人材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每一个人,要让每个人的能力发挥在 其工作上,并延伸这种能力,在所有的领域中培养专业人材。 因此,培养计划应。现场管理知识1-现场管理(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