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趋势和案例研究资料汇总(d0c(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优势”的。 在发展运输网络的时候,主动地去掌控竞争、化敌为友,是非常必要。 相似的,由于供应链解决方案的市场还比较小,而且集中在较少的产业中,所以主动地掌控竞争就成为决定赢利与否的关键因素。 ◎像关注战略或运营一样关注组织的建设 从长期来看,物流服务的成功与否将取决于解决方案的质量、人的技术和决心。 员工们的内在驱动力,创新和投入会使服务质量和解决方案的效果截然不同。 在中国这些因素更是双倍的重要,因为任何一个成功的公司 都需要强力团队的支持,特别是那些知道如何在各类限制性因素下工作的团队,在中国尤其是。 还有,就像大多数成功的物流企业依靠联盟一样,设立合理的薪酬激励、业务结构和管理流程是取得服务质量的前提条件。 8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走势 20xx- 10- 09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微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 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主要特征 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露端倪 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泉”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并成为当前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 与此同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已经出现且发展势头极为迅速。 其中,在中国从事生产、销售及采购活动的 跨国公司和国内优势企业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发展迅速,成为带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市场基础。 此外,一些新兴的经济领域,如私营企业、快递服务行业以及电子商务领域等,也产生和存在着一定规模的物流服务需求。 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的许多物流企业,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一是国际物流企业。 这些国际物流公司一方面为其原有的客户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物流服务。 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市场正在生成和发展的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提供服务。 二是由传统的运输 、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 它们依托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客户、设施、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务,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 例如中外运集团等。 三是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如广州的宝供物流公司、北京华运通物流公司等。 这些企业依靠灵活的竞争策略和对专业化物流的认识,在市场竞争中发展较快,成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 在物流企业不断涌现并快速发展的同时,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形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一方面围绕货运代理、商业配送、多式联运、社会化储运服务、流通加工等物流职能 和环节的专业化物流服务发展比较迅速;另一方面是正在起步的系统化物流服务或全程物流服务,即由物流企业为生产、流通企业提供从物流方案设计到全程物流的组织与实施的物流服务。 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在储运设施方面,我国目前已经建成了由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5个部分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运输线路和场站建设方面以及运输车辆及装备方 面都有较大的发展。 在仓储设施方面,除运输部门的货运枢纽和场站等仓储设施外,我国商业、物资、外贸、粮食等行业及军队中的仓储设施相对集中,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年投资规模出现了快速增长趋势。 在信息通讯方面,目前我国已拥有电信网络干线光缆超过30万千米,并已基本形成以光缆为主体,以 9 数字微波和卫星通讯为辅助手段的大容量数字干线传输网络,其覆盖范围包括全国地市以上城市和90%的县级市及大部分乡镇,并与世界主要国际信息网络连通。 此外EDI、ERP、MRP、GPS等一些围绕物流信息交流、管理和控制的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物流信息管理水平,促进了物流效率的提高。 在包装与搬运设施方面,现代包装技术和货物搬运技术在我国已拥有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物流活动中的货物运输的散乱状况和传统的手工搬运方式,并带动了包装、搬运等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物流产业发展正在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目前深圳、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山东等地政府极为重视本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并已开始着手研究和制定地区物流发展的规划和有关促进政策。 其中,深圳市已明确将物流产业作为支持深圳市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并初 步制定了物流产业发展的策略;北京市就物流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物流设施系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和规划。 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交通部、外经贸部等国家有关部门,也从不同角度关注着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并积极地研究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 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对国民经济的主要贡献 物流产业的发展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物流产业发展的历史和国际绝对化经验表明,物流产业作为新兴的服务部门,已经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 相比较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仍然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但在相 当一些领域和地区已经表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和潜力。 从物流需求情况来看,发展迅速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一是以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经济为服务对象,第三方物流将继续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二是一些优势国有企业在优化内部物流管理的基础上,逐步产生和发展的物流服务需求;三是以消费者为对象的物流服务,如商品快运服务、配送服务等。 从专业物流企业的发展来看,一是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日益临近,我国在公路货运、商品分销、仓储设施等领域的开放,将有更多的外资物流企业进入中国;二是民营企业、多元化股权结构的新兴物流企业发展迅速,这类企 业的优势在于经营观念、机制、管理方式能够适应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将成为中国物流产业发展进程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三是部分传统工业的运输、仓储、批发企业,在其原有业务领域的基础上,通过向物流服务领域延伸,成为物流产业中强有力的竞争者。 从物流的区域市场发展来看,经济发展迅速和比较活跃的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将快于其他地区,特别是沿海开放城市、重要的枢纽城市和中心城市等将成为区域物流市场快速发展的主要基地。 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将从整体上改善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直接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总 成本约相当于GDP的16.7%。 这说明,目前中国经济运行的物流成本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物流领域的管理水平和效率还比较低,但同时也说明我国物流成本的节约空间还非常大。 据世界银行估计,通过发展物流服务业,提高运输效率,加快商品周转与减少资金占用及其利息支出,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提高全社会的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在“十五”期间,如果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降低到15%,每年将直接节省约2400亿元,为企业和社会带来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1998年以来,山东等地开始了以优化企业物流管理为切入点的试点工作,通过整合物流 资源、完善产品配送服务系统、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等,使一批优势企业取得了降低物流成本、减少资金占用、降低库存水平等显著成效。 物流产业发展将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健康发展 首先,物流产业的发展将促进制造业降低产品成本,调整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形式, 10 提高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物流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新型商业企业和业态形式的发展。 第三,物流产业能够促进运输服务方式的创新和传统运输企业的发展。 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物流服务将促进我国新型运输服务方式的发展,特别是多式联运的快速发展;二是专业化物 流服务的发展将改变运输企业以运力为中心的经营观念,进而促进运输企业经营方式的改变;三是促进运输企业大力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另外,物流产业的发展还会带动和促进许多相关领域的发展,如物流设备制造行业、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的发展等。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对提高我国的国际化竞争能力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基础设施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国企业和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方面是,在中国即将加入WTO,中国经 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无论是在国际市场还是在国内市场,我国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全方位的国际竞争压力。 加快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强化物流领域的竞争能力问题,更重要的是,为所有的中国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创造一个高效的物流环境,提供高水平的物流服务,从整体上提高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的竞争能力,这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发展状况 20xx- 09- 20 张新 /田澎 第三方物流能够使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物流的束缚,而将精力集中于其核心业务。 根据美国田纳西州大学 的一份研究报告,(在美国)大多数企业在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后可以获得的好处包括:作业成本可降低62%,服务水平可提高62%,核心业务可集中56%,雇员可减少50%。 因而,第三方物流受到了企业的广泛欢迎。 在欧洲与美国,第三方物流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 专家认为,物流市场中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的数量已经成为该物流市场成熟与否的标志。 通常认为,只有当第三方物流占整个物流市场的50%以上时,这个物流市场才是成熟的。 因此,对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研究,可以作为我国物流发展水平的一个参考。 根据中国仓储协会20xx年2 4 月的调查结果,我国现有的物流供给能力略大于我国目前的物流需求水平。 该调查同时表明,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分类: 按物流范围和服务功能第三方物流可以分为综合性物流公司(规模较大、资金雄厚、并且具有良好的物流服务信誉)和功能性物流公司(如运输公司、仓储公司、流通加工公司、单一功能、仅仅承担和完成某一项或几项物流功能)。 20xx年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中有29%属于综合性物流公司,而另外的71%则属于运输、仓储等功能性物流公司。 2、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 物流企 业的规模可以通过多种指标来衡量,最简单的就是通过物流企业的人员数目来比较。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平均员工数量由20xx年的248人上升到20xx年的259人,平均企业规模扩大了31人。 3、认可程度: 对第三方物流的认可程度集中体现在第三方物流的使用比例上。 将物流服务全部委托给第三方物流的工业企业比例由20xx年的16%上升到20xx年的21%,上升了5个百分比。 4、第三方物流企业数量: 尽管没有一个完全的统计数量,但相关统计结果表明,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量正逐年增长。 进入我国的著名外资第三方物流有UPS、 DHL等。 而国内的一些物资、商储企业纷纷表示要全面进军物流业。 甚至连著名的电子企业康佳也表示有意利用自身的销售网络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 5、我国第三方物流落后于世界水平: 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在起步后的几年内,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第三方物流发展水平有一定差距,总体效果尚不明显。 根据美国田纳西州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美国大多数企业在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后,作业成本可降低62%。 而目前,在我国,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以后作业成本只能降低28%。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6、使 用比例偏低 由美国Tennessee大学物流研究中心进行的年度调查表明,在1996年,有58%的美国被 12 调查者采用了第三方物流的服务,而到20xx年这个比例上升到73%。 在欧洲,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比例更高。 仅在1996年,欧洲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已经达到了76%。 同时,研究表明,欧洲24%和美国33%的非第三方物流服务用户正积极考虑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欧洲62%和美国72%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用户认为他们有可能在三年内增加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运用。 而在中国,根据中国仓储协会于20xx年2 4月组织的第三次全国 范围内的物流供求状况调查,在我国:生产企业原材料物流只有18%被分包给第三方物流,成品销售物流中只有16.1%被完全分包给第三方。 尽管与中国仓储协会1999年第一次调查数据相比,全由第三方代理的比例上升7个百分点,但这个比例远远地低于欧洲和美国。 这个水平甚至远远低于欧美国家90年代中期的水平。 7、服务范围狭窄 在欧美,第三方物流的服务的品种已经由最初的简单仓储运输发展到了具有一定宽度的阶段。 第三方物流提供EDI、信息管理等全新的服务项目,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客户的多样需求。 而在我国,根据中国仓储协会于200 1年2 4月组织的第三次全国范围内的物流供求状况调查的结果,第三方物流的服务范围仍局限在传统的运输、简单仓储等方面。 生产企业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干线运输,其次是市内配送;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市内配送,其次是仓储,再次是干线运输。 与前两次的调查结果相比较,经管各项服务的组成比例有了变化,但物流系统设计、物流总代理等高增值、综合性服务仍然未能成为我国第三方服务的主流服务项目。 可以说,我国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