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生物碱内容摘要:
天然药物化学-生物碱 卫生部规划教材 天然药物化学1769年,提纯了第一个天然有机化合物酒石酸1805年, 塞尔杜纳从鸦片得到 吗啡 ,并在狗身上试验了麻醉作用。 1818年, 德国药剂师米斯纳提出了 “生物碱” (概念。 1817年,从吐根中提得吐根碱 ;1818年,从番木鳖中得到番木鳖碱 ; 1820年,从金鸡纳树皮分得奎宁、辛可宁 ; 秋水仙种子得到秋水仙碱 ;1821年,从咖啡豆中得到咖啡因 ; 1828年,从烟草中提取出尼古丁 ; 1832年,从鸦片中分离出那塞因与可待因 ; 1856年,从古柯树叶中得到古柯碱 ; 1871年,从山道年篙中得到山道年碱 ; 1885年,从麻黄中提取出麻黄素和伪麻黄素;1893年,化学家霍夫曼合成乙酰水杨酸 阿司匹林;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的抑菌作用。 药物化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概述十九世纪德国学者 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约 10000种 全国医药产品大全 中收载的药物及其制剂达六十余种植物中存在的生物碱大多有明显的生理活性如:一、概述鸦片中的 吗啡 镇痛作用麻黄中的 麻黄碱 止喘作用长春花中的 长春碱 抗癌活性黄连中的 小檗碱 抗菌消炎作用山莨菪碱 抗中毒性休克作用生物碱化学结构的研究为合成药物提供了线索,如:一、概述植物古柯中的有效成分古柯碱( 有很强的局部麻醉作用,但是 毒性较大 ,久用容易成瘾2普鲁卡因成品 )局麻药N C O C 卡因) 指天然产的一类 含氮 的有机化合物; 多数具 有碱性 且能和酸结合生成盐; 大部分为杂环化合物且 氮原子在杂环内 ; 多数有较强的 生理活性。 一、概述 分布存在于一百多个科中如:豆科、茄科、防己科、罂粟科、毛茛科等植物中。 生物碱的定义一、 碱性极弱,以游离碱的形式存在。 : 有机酸 有:柠檬酸、酒石酸等; 特殊的酸 类:乌头酸、绿原酸等 无机酸 :硫酸、盐酸等。 :以苷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中; :多种吲哚类生物碱分子中的羧基,常以甲酯形式存在。 植物体中的氮氧化物约一百余种。 存在形式一、概述 命名规则1. 类型的命名 基核的化学结构,如吡啶、喹啉、萜类等; 以来源植物命名,如石蒜科生物碱等。 以植物来源的属、种的名称命名;如 一叶萩碱 也有以生理活性或药效命名,如:吗啡 (使睡眠 ) 以人名命名的;如: 述 :石蒜生物碱,长春花生物碱;:异喹啉生物碱、甾体生物碱;:来源于鸟氨酸的吡咯生物碱。 本 章 内 容(一) 来源于鸟氨酸的生物碱A、吡咯类B、莨菪烷或托品类C、吡咯里西啶N O 类A 吡咯类e M e M O M 古豆苦杏仁酸酯(无活性)(有活性)似阿托品药物的散瞳等作用二、分类B、莨菪烷或托品类( 吡咯啶和哌啶骈合而成的杂环。 分:颠茄生物碱( 柯生物碱( C 类莨菪碱是由莨菪醇( 莨菪酸( 合而生成的酯:N C H 3 O 2 O 2 O 菪酸莨菪碱 (阿托品)+缩合二、分类颠茄生物碱( 菪碱 2 O O 2O 2 O H 2 O H 3 东莨菪碱类古柯生物碱( C C O O O C 类野百合碱抗癌活性)吡咯里西啶C、吡咯里西啶( O (二)、来源于赖氨酸的生物碱A、哌啶类B、吲哚里西啶类C、喹诺里西啶类二、分类 O O 啶类石杉碱甲N 类二、分类B、吲哚里西啶类( 类化苦参碱诺里西啶类二、分类A、喹啉衍生物啉喜树碱盐溶于水( 三)来源于邻氨基苯甲酸的生物碱N H 2C O O 类B、吖啶酮类( 12345678 910吖啶 抗瘤谱较广 , 现已有人工合成品。 (四)、来源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生物碱A 、苯丙胺类B 、异喹啉类二、分类C O O 2H 苯丙氨酸R 氨酸结构特点A、 苯丙胺类 有机胺类氮原子不结合在环内的一类生物碱。 C H C C C C C C 麻黄碱( 1 R , 2 S ) ( 1 S , 2 S )二、分类苯丙胺类游离时可溶于水 , 能与酸生成稳定的盐 , 有挥发性 , 不易与大多数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生成沉淀。 M e O 2C u S a O 棕或黄色沉淀二、分类苯丙胺类N H C O C eM e OM e 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二、分类异喹啉类分: 1基)异喹啉型双苯甲基(苄基)异喹啉型原小檗碱型阿朴啡型原阿朴啡型吗啡烷型原托品碱型类异喹啉类1e eM 具有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似 ,但无成瘾性 , 可替代可待因。 苯 甲 基 异 喹 啉1类双苯甲基异喹啉型 C e 3O =H 二、分类原小檗碱型 e e+连素)类原小檗碱型e OM e 二、分类原托品碱型3原托品碱类阿朴菲型N M e N 33类原阿朴啡型N M OM e OM e 在于千金藤中)二、分类吗啡烷型333H 3O吗啡烷 吗啡 可待因苯骈菲啶类3白屈菜碱类 二、分类五、来源于色氨酸的生物碱g l 青苷(蓼蓝)2茱萸碱吲哚类生碱二、分类二、分类半萜吲哚类 N HM eM 2O eM e O 血平二、分类二、分类六 来源于萜类的生物碱e O C 3C C 石斛碱头碱类(七) 来源于甾体的生物碱 内 容三、理化性质(一)一般性质:性状、旋光性、溶解性(二)生物碱的检识:沉淀反应、显色反应(三)碱性共轭效应、诱导效应、空间效应(四)化学反应:化性质 (一)一般性质(一) 多为结晶固体,少为粉末;有熔点。 少数常温下 液体(多不含氧,若含多成酯键) O C 化性质 (一) 多为无色或白色,少数有色。 4+小檗碱 四氢小檗碱(黄色) (无色)三、理化性质 (一)一般性质一叶萩碱成盐后则无色。 色)三、理化性质 (一) 多具苦味。 多无挥发性,少数具挥发性。 多为左旋光性。 有的产生变旋现象。 如:菸碱 中性溶液 左旋光性酸性溶液 右旋光性多数左旋体呈显著生理活性。 三、理化性质 (一)一般性质*酸、碱均为 1%。 )游离碱类别 极性 溶解性 H+ 弱 脂溶性 + + 季铵碱 强 水溶性 + + +氮氧化物 半极性 中等水溶 + ± + +两性 : 弱 脂溶性 + + + 水溶性 + + +三、理化性质 (一))游离碱少数酚性碱,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不溶碱水中。 如: M eM e r - O 化性质 (一))成盐生物碱多易溶于水,不溶或难溶有机溶剂。 含氧酸盐的水溶性往往较大。 与大分子有机酸所形成的盐水溶性差与小分子有机酸或无机酸成盐水溶性较好。 三、理化性质 (二)生物碱的检识(二)生物碱的检识A. 沉淀反应用途:鉴别 试管、 取分离 检查是否提取完全。 主要内容: 果。天然药物化学-生物碱
相关推荐
化经营意识;( 2)物流配套设施落后,信息电子化运用水平低;( 3)与国际物流企业接轨不够,竞争力低。 二、商贸流通业、市场发展概况 1. 扬州市商贸流通业发展概况 就扬州市而言,商贸流通业呈现以下发展特点:( 1)商贸流通业平稳发展;( 2)对流通行业的投资稳步增长;( 3)市场建设进展良好。 2. 扬 州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概况 截至 1999年底,扬州市有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 39个
商更多的要从控制产品质量角度考虑。 当前,很少有供应商能保证对整个供应链环节的温度控制,使得多数生产厂家不愿也无法放心地将冷藏物流业务外包,只能是自行经营,即使外包,也是区域性部分配送和短途冷藏运送。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第三方冷藏物流的发展。 (二)我国冷藏物流的发展趋势 公路冷藏运输潜力巨大 从冷藏运输结构分析,目前公路冷藏运输运量 不到 25%,铁路冷藏运输运量占55%左右
商院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 版权所有,不得外传 管理 10力资源管理1.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2. 人力资源计划3. 人员招聘、选拔及定向4. 人员培训5. 绩效评估6. 工资与福利待遇版权所有 ,不得外传 管理 不得外传 管理 组织现在和未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以及组织内、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状况进行科学预测,综合平衡,以保证获取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人员的一系列活动。 版权所有 ,不得外传 管理
息的透明化(实时、全方位) 补货计划的智 能化 B、建设一体化的物流运作平台将涉及以下领域的改革 计划体系的改革(实现预测机制、推拉结合的补货机制) 结算流程的改革 订单处理流程的改革 C、改革前后新旧两种物流模式的区别: 配送的源头不同 配送的责任主体不再是经营部,而是统一由总部或授权的分公司平台操作,实现商流与物流分离 旧模式是先进货后销售,新模式是先销售后进货 TCL
国逐步建立起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的物 流服务网络体系”,确定了以现代物流网络为主的方向。 中央及地方政府对物流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出台了不少利于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将物流产业的发展写进“十五”规划中。 交通部也规划在公路,铁路、水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运、航空干线交汇的全同综合交通网重要节点上,逐步建设类似物流中心功能的公路运输主要枢纽站场。 为推动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
33 F2 /4 143 F1 /2 441 F2 /4 541 F1 /2 641 F2 /4 2 211 F1 /2 442 F1 /2 542 F3 /6 642 F2 /4 221 F1 /2 451 F2 /4 543 F3 /6 651 F2 /4 222 F1 /2 461 F2 /4 551 F2 /4 652 F3 /6 223 F2 /4 462 F3 /6 561 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