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资料 注射剂内容摘要:
药学资料 注射剂 第七章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立标3814039526 系指采用灭菌法或无菌操作法制备的直接注射于体内或直接用于创伤面、粘膜等生物一类制剂。 灭菌制剂 (采用灭菌法制备的制剂 . 无菌制剂 (用无菌操作法制备的制剂 . 灭菌法( 杀灭或除去所有致病的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的方法或技术。 无菌操作法( 指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使产品避免被微生物污染的操作方法或控制技术。 防腐 (菌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的方法。 消毒 (杀灭或除去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特点 :制剂质量要求高 ,无菌 存时,有特殊要求。 该类制剂能满足临床的特殊需要。 种类 : 注射用制剂注射剂、输液、粉针眼用制剂滴眼剂、眼用膜剂、软膏剂和凝胶剂植入制剂 (植入棒 (片 )、植入泵、植入原位凝胶剂创伤用制剂创伤用的溶液、软膏剂和气雾剂手术用制剂止血海绵剂、透析液等新制剂微粒给药系统、原位凝胶系统等第一节 注射剂( 、概述(一)定义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浊液、混悬液以及无菌粉末。 (二)分类1、按分散系统分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粉针2、按给药途径分类皮内注射液 ( 皮下注射液 ( 肌肉注射液 ( 静脉注射液 ( 脊椎腔注射液 ( 动脉内注射液 ( 穴位、腹腔、关节腔、心内注射等(三)注射剂的特点 作用迅速、可靠,剂量准确,适用于抢救危急病人。 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适用于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 可发挥局部定位的作用。 可产生定向作用。 使用不便、注射疼痛。 安全性低于口服制剂。 质量要求高 ,生产过程复杂。 (四)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含量合格 无菌 无热原 澄明度 安全性 稳定性 渗透压 : 等渗 降压物质二、 注射剂的处方处方: 主药溶剂附加剂(一)注射用原料药注射用原料,药典或国家药品质量标准。 (二)注射用溶剂1、注射用水 注射用水 : 配制注射剂。 灭菌注射用水 : 粉针的溶剂。 纯化水 : 配制普通药剂的溶剂。 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 必须通过热原检查 一般检查项目 应于制备后 12小时内使用。 2、注射用油 : 注射用油:精制并灭菌后植物油如芝麻油、大豆油、茶油等油性注射剂肌注; O/注射用油质量标准 : 应无异臭、无酸败味色泽 10 应保持澄明 碘值为 79 128;皂化价为 185 200;酸值不得大于 避光密闭贮存。 3、其他注射用溶剂水溶性非水溶剂:乙醇、甘油、丙二醇、 甲基乙酰胺等。 油溶性非水溶剂:苯甲酸苄酯、油酸乙酯、二甲基乙酰胺等。 ( 三 ) 注射剂的附加剂1、 盐酸 、 氢氧化钠 、 碳酸氢钠 、 醋酸 增加稳定性 , 增加溶解度 , 减少刺激性。 2、 表面活性剂有 吐温类 、 泊洛沙姆 ( 普朗尼克 ) 、 卵磷脂等 增溶剂 、 润湿剂 、 乳化剂。 3、 助悬剂: 明胶 、 抗氧化的附加剂 抗氧剂:亚硫酸氢钠 、 焦亚硫酸钠 、 硫代硫酸钠 螯合剂: 惰性气体: 二氧化碳 、 氮气5、 等渗调节剂: 氯化钠 、 葡萄糖6、 局部止痛剂:利多卡因 、 苯甲醇等。 7、 抑菌剂 :三氯叔丁醇 、 苯甲醇 、 硫柳汞等。 静脉和脊椎注射剂禁用;一次用量 >58、 冻干保护剂或填充剂:甘露醇 , 乳糖三、注射剂的制备工艺注射剂的工艺流程 : 原辅料和容器的前处理 注射液的配制 滤过 灌封 灭菌 检漏 质量检查 印字包装等。 按 ) 注射剂车间的空气净化和分级1、空气净化定义:以创造洁净空气为目的的空气调节措施。 2、空气净化技术:达到某种净化要求所采用的净化方法。 空气滤过 空气滤过器: 初效滤过器 (如板式空气过滤器 ): 除去 >5中效过滤器 (如契式和袋式 ): 除去 >1高效滤过器 (折叠式 ):滤除 效过滤系统:初效过滤 中效过滤 中效过滤高效过滤系统:初效过滤 中效过滤 高效过滤3、空气含尘浓度的测定方法 光散射式粒子计数测定法 滤膜显微镜计数测定法 光电比色计数测定法4、空气净化的标准 : 洁净度 :100级、 1万级、 10万级、 30万级。 洁净室要求 :洁净度、温度 (1826 )、相对湿度 (40%60%)、压力 (保持正压, 105、洁净室(区)的气流形式 层流:水平层流与垂直层流 达到 100级 乱流(紊流) 达到 10万级6、 注射剂车间的区域分级 一般生产区: 没有洁净度要求控制区: 10万级;容器的处理 、 配液 、 初滤等洁净区: 1万级;容器灭菌后冷却 、 精滤 、 灌装 、 封口等无菌区: 100级 明确人流 、 物流和空气流的流向 ( 洁净度高 低 )不同级别洁净室由低 高安排 , 隔离门向洁净度高的方向开启7、 洁净室管理人员要求:水洗 , 换衣 、 鞋 、 帽 , 风淋 进入洁净室物件要求:洁净处理 进入洁净室室内固定用物件应定时净化处理(二)注射用水的制备注射用水制备工艺流程为:原水处理 蒸馏法制备自来水 细过滤器 (活性炭柱 )电渗析或反渗透装置 离子交换 树脂床 蒸馏水器 热贮水器 (80 )注射用水1、 原水的处理方法 离子交换法 采用阳离子床 、 ( 脱气塔 ) 、 阴离子床 、 混合床的组合型。 化学纯度高 ( 比电阻达 100万 , 树脂可再生 , 成本较低。 电渗析法 原理:离子在电场中定向迁移阴 、 阳离子交换膜对离子选择性通过 较离子交换更经济 , 节约酸碱 , 但比电阻低 ( 5 10万 反渗透法 ( 反渗透膜为醋酸纤维素膜和聚酰胺膜。 原理:膜选择性吸附水分子 , 形成纯水层加压 (>使纯水通过膜毛细管渗出 采用二级反渗透装置: 脱盐 除去病毒 、 微生物 、 热原和分子量 >300的物质 国内主要用于原水处理。 国内装置脱盐率仅 85 90。 2、 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利用水可挥发而热源 、 盐等不挥发 , 蒸馏 制备注射用水。 塔式蒸馏水器 蒸发锅 、 隔沫装置 、 冷凝器等组成。 生产能力较小。 多效蒸馏水器 由 5个蒸馏水塔和冷凝器等组成。 特点耗能低 、 产量高 、 质量优 、 可自动控制。 6吨 h 汽压式蒸馏水器 自动进水器 、 热交换器 、 加热室 、 蒸发器 、 冷凝器及蒸汽压缩机等组成。 与多效式蒸馏水器特点类似 , 但耗能较大。 注射用水的收集与保存弃去 初馏液; 80 以上 保存 , 或灭菌密封保存。 3、 热原 ( 热原 =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 G 杆菌 热原致热作用最强 热原 =脂多糖 、 磷脂 和蛋白质的复合物 , 脂多糖主要致热成分 热原的性质 耐热性 : 180 34小时破坏。 可滤过性: 体积小 (约 15 通过滤器。 被吸附性:活性炭 、 石棉等吸附而除去。 水溶性与不挥发性: 不耐酸碱性: 被强酸 、 强碱 、 强氧化剂 、 超声波破坏。 污染热原的途径 从注射用水中带入 从其他原辅料中带入 从容器 、 用具 、 管道和设备等带入 制备环境中带入 从输液器带入 除热原的方法 高温法 : 玻璃容器 、 用具。 250 30 酸碱法 : 玻璃容器 、 用具。 洗液或稀 吸附法:注射液。 如活性炭 、 白陶土等。 滤过法:注射液。 如交联葡聚糖凝胶 、 反渗透法 、 超滤法。 热原检查方法 家兔法:体内法。 直肠温度计或直肠热电偶。 鲎试验法 ( 体外法。 鲎的变形细胞溶解物 (内毒素凝胶反应。 操作简便 、 灵敏度高 检验 不能用家兔法的品种。 如放射性药物和肿瘤抑制剂等。 但对 G 外的内毒素不灵敏。 ( 三 ) 注射器容器的处理1、 注射剂容器: 安瓿 、 小瓶和输液瓶。 (割圆 )、 洗涤 、 干燥 、 灭菌。 割圆 :安瓿割圆机。 洗涤 :灌瓶蒸煮 (100 30)或酸碱处理 加压喷射气水洗涤法清洗。 干燥 灭菌 :干燥 120 140 ;灭菌 ( 200 , 2、 橡皮塞和隔离膜 橡皮塞 :酸碱处理 水洗 纯水煮 30射用水洗净。 隔离膜 :纯水煮 30射用水动态漂洗备用。 ( 四 ) 注射液的配制1、 按处方组成投料:原辅料的规格 , 投料量 , 称量。 2、 配液: 稀配法和 浓配法 可加 性炭: 活性炭可起到吸附杂质 、 热原和助滤的作用。 活性炭在酸性条件下使用。 注射用水:应 2h; 170 180 >1h; 250 45。 热原 250 30或 200 45。 如注射用油 、 油脂性基质 、 玻璃容器 、 耐高温的药粉等。 湿热灭菌法 煮沸灭菌法和 流通蒸汽灭菌法 :3060一些不耐热且容量小的肌肉注射剂。 热压灭菌法 特点: 灭菌可靠 , 应用广泛。 灭菌条件:115 (67021 (97026 (1395适用范围 :耐受高压蒸汽的制剂 (如输液 、 注射液 、 眼药水等 )玻璃 、 金属容器 、 瓷器 、 橡胶塞 、 膜滤过器等。 注意事项: 低温间歇灭菌法适用于不耐高温的制剂的灭菌。 但费时 、 对芽胞的杀灭效果不理想。 射线灭菌法 适用于抗生素 、 医疗器械 、 高分子材料等不耐热物品。 已包装好的制剂灭菌。 紫外线灭菌法 : =254理 :紫外线 微生物核酸蛋白变性 ;空气 产生微量臭氧。 物体表面 、 无菌室空气及蒸馏水的灭菌。 微波灭菌法 : 热压不稳定水性药液的灭菌。 滤过除菌法 对热不稳定的药液 、 水和气体的除菌。 需无菌操作。 2、 注射剂灭菌和检漏操作 灌封后应尽快灭菌。 12小时。 灭菌条件: 不耐热的品种 15100 30 102010045 可适当缩短时。药学资料 注射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