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体制改革与国家药物政策内容摘要:
医疗体制改革与国家药物政策 医疗体制改革与国家药物政策史录文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医疗体制改革,举国瞩目 改革开放三十年,医疗体制改革三十年 医疗体制从来与我们的大环境分不开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医改的主要内容1980年之前 我国初步形成了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等在内的比较完整的、布局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984年 8月 卫生部 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 启动医改,核心思路是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基本上是复制国企改革的模式。 1992年 9月 国务院下发的 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 提到,拓宽卫生筹资渠道,完善补偿机制。 “给政策不给钱”1997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发布,提出改革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 1998年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发布,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2000年 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发布,提出建立新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 2008年 9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决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今天的新医改给我们哪些启示。 在新医改的背景下药物政策向何处去。 我们来一同思考第一部分 新医改报告内容回顾 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三、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四、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 五、着力抓好五方面重点工作,力争近期取得明显成效 六、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六大部分强化认识深化思想四大体系稳步推进八大机制五项工作四梁八柱”之四梁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覆盖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四梁八柱”之八柱卫生法律制度卫生信息系统科技创新人才保障 卫生监管体制价格形成机制卫生投入机制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卫生管理体制完善体制机制近期工作着力抓好五方面重点工作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第二部分 新医改中的药物政策一、关于“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 1、执业药师与临床药师的制度建设 执业药师制度现阶段执业药师无法胜任药品使用体系的工作 临床药师制度临床药师发挥“指导合理用药”作用执业药师制度 单纯经过执业药师资格认证的医院执业药师根本无法胜任药学服务的工作 出现执业药师制度资格要求和职能定位不统一的问题 也即是执业药师制度需要完善的地方 面向患者的药学服务这部分工作实际上是医院临床药师所承担临床药师制度 临床药师: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 ,参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 ,提供药学技术服务 ,提高医疗质量 全国各大医院也已经开展临床药师培训工作,目前临床药师制试点工作正在进行合并必要性 现行执业药师制度虽然业务范围几乎覆盖整个药品的生产、经营与使用 ,但实际上起始着眼点不在药品的使用环节 , 而是在药品的生产经营环节,执业药师在药品使用环节上力不从心。 临床药师是直接面向患者的主流技术人员,临床药师在药品使用环节具有进行临床专业用药指导的优势。 作为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用药的两个方面,执业药师和临床药师合并是非常必要的。 可行性 原来临床药师制度由卫生部推动并实施,执业药师制度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并实施。 两个部门相互独立,无法保证药品安全的生产、经营和使用三个方面政策法规的统一和管理的同步 体制改革之后,随着两个部门的合二为一,执业药师制度和临床药师制度合并将不再存在管理上的矛盾,统一由卫生部管理,保障药品安全的各个环节统一管理,随时监督合并实施方案 建议根据药学技术人员专业和岗位的不同,在中、西药专业基础上,分别设立针对药品生产经营领域的药技师和药品使用领域的临床药师两种技术类别 人员培训:药技师侧重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专业知识;临床药师侧重药品使用体系专业知识 2、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 从“征求意见稿”中我们可以整理出目前国家对于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基本思路:即科学遴选、定点生产、集中采购、统一定价、纳入医保、保证临床使用等一系列配套体系。 但是这其中不乏一些隐患和矛盾。 ( 1)基本药物的遴选。 现行 45种 印度德里 2003公布的 基本药物目录 有 354种药品 澳大利亚 2006年 6月颁布的 药品福利药品目录 有665种 我们国家目前实行的 2004年颁布的基本药物目录含有2033种药品,其中西药 773种。 ( 2)定点生产与集中采购 目前 8个品种的基本药物,定点到 10个生产企业生产,这种行政指令性的“定点生产”受到了各方的质疑 我们认为无论是生产企业的选择,还是流通企业的选择,都必须经过科学、透明的遴选过程,具体的遴选标准和原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 3)中央与地方 我们国家地域辽阔、东西部经济发展严重不均衡等原因,可以允许各地方增补一定比例的适应本地区使用的药物为当地的基本药物 应当避免地方政府为保护地方经济而更多的选择省内企业的药品,导致省内外的不公平竞争,出现“诸侯经济” 国家定基本药物核心品种,根据地方的需求适当增补,国家地方分两级支付。 3、 药品安全体系 借鉴国内外成熟经验,引入先进的管理理论与方法,针对性的提出政策建议,建立科学的药品安全标准、安全教育、预警体系以及药品安全应急预案 为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科学、健全、高效实施及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以期在行政、技术、执法、信息采集、服务保障各方面提供更有力的机构支持和保障 更好的保障药品质量和公众用药安全,切实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23(1) 控制确保药品安全的两大要素:物 (药品本身质量及特殊性 ) 人 (生产 /使用 /监管的主体 )药品标准与监督 药品安全教育(2) 事前预防与突发应对:事前 (寻征兆,控制不出事 ) 突发 (预期外,迅速有效应对 )药品安全预警 药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二、关于“建立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 1、调整医疗服务收费水平2008年 2月,受发改委委托,我中心与中国价格协会合作,对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问题进行研究。 研究目的 :分析我国医疗服务费用现状。 分析各级医院医疗服务费用调整水平。 探讨取消药品加成后,各类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趋势。 研究方法:文献法问卷调查 :调查范围: 6省近 200家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 )调查内容: 合医院) 2、药事服务费 受国家发改委和中国价格协会委托,我中心承担了医改相关子课题 医疗机构设立药事服务费问题研究。 药事服务费不仅是补偿医院药学部门的运营成本(包括医疗机构药事部门正常运转所必需花费的人员费用、设备折旧、基建设施折旧、能源费用、储藏损耗等) 也是药学工作人员服务价值的体现(配制和调剂处方、患者用药咨询、疾病管理、患者教育和训练、 对药师的持续性职业教育等内容)。 设立药事服务费的意义 1、设立药事服务费有利于体现药学从业人员的价值,有利于提高药事工作者的劳动效率和服务质量。 2、基于药品零差率销售,设立药事服务费有利于从根本上改革现行医疗机构补偿机制,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门诊药事费三级综合医院 张处方二级综合医院 张处方专科医院 张处方中医医院 张处方住院药事费三级综合医院 天二级综合医院 天专科医院 天中医医院 天 药事服务费水平测算 通过对全国 500多家医院的调研,各级别医院的药事服务费收费水平大致如下三、关于“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 ” 1、医疗服务价格 在“以药补医”机制下被扭曲的医疗服务价格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幅度不同医院类别差异大问卷分析各类医疗服务价格水平现状不同服务项目也有差异 2、药品价格药品价格的特点 成本结构中,研究和开发费用较高 需求弹性较小 药品价格形成的医生主导性价格管制理论药品价格形成存在市场失灵 市场垄断 控制价格 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 供给者诱导需求 委托 系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制私权的过度膨胀价格不能定的太高不能损害创新价格不能定的太低表 2年各类药品销售数量所占比例(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其它 诺酮类 环内酯类和林可胺类 霉素类 它抗菌药 基糖苷类 环素类 药品价格结构的探讨1996 - 2005 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1996份北京市样本医院全身用抗菌药的购进金额(元)050000000100000000150000000200000000250000000300000000350000000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四、关于“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 1、新药研发的信息化 2、企业药品信息化建设 3、有关患者用药史的信息化档案 4、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信息化 5、患。医疗体制改革与国家药物政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