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 Radix et Rhizoma Rhei-中药课件内容摘要:
大黄 Radix et Rhizoma Rhei-中药课件 1大 黄 处方别名 】 生军、川军、锦纹【 来源 】 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 .、唐古特大黄 干燥根及根茎。 23大黄产销概况 掌叶大黄 主产于甘肃、青海、西藏、四川等地,多为栽培。 唐古特大黄 主产于青海、甘肃、西藏及四川,野生或栽培。 药用大黄 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湖北、陕西等省,栽培或野生。 商品中以掌叶大黄产量大,唐古特大黄次之,药用大黄产量较少。 4大黄的采制秋末或次春采挖,除去泥土及细根,刮去外皮 (忌用铁器 ),加工成卵圆形、圆柱形或切成块、瓣、厚片,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5大黄的商品规格 大黄的商品规格一般分为 西大黄、雅黄、南大黄 三类,其中西大黄又通常分为 蛋片吉、苏吉、水根 三个规格,不善加工者按 原大黄 通货购销。 商品大黄以个大、质坚实、气清香、味苦涩者为佳。 西大黄:掌叶大黄及唐古特大黄的根及根茎。 规格有:蛋片吉一等( 8个 /心 15)二等( 12个 /心 15 )三等( 18个 /心 15 )苏吉 一等( 20个 /心 15)二等( 30个 /心 15 )三等( 40个 /心 15 )6大黄的商品规格水根 统货 为掌叶大黄或唐古特大黄的主根尾部及支根的加工品,呈长条状。 长短不限,间有闷茬,小头直径不小于 大黄 统货 中部 直径在 2糠心 15。 雅黄 :系药用大黄的根及根茎,主产于四川甘孜、阿坝、凉山州、青海德格及云南等地。 一等:块状似马蹄形,去净粗皮。 150250g/只二等:块状似马蹄形,去净粗皮。 100200g/只7大黄的商品规格三等:块状似马蹄形,未去粗皮。 大小不分,间有直径 大黄 :系药用大黄的根及根茎,指川东与湖北、贵州及陕西毗邻地区的栽培品。 一等:横切成段,去净粗皮。 长 7径 5茎横切成段,去净粗皮。 大小不分,间有水根,最小头直径不低于 大黄的性状鉴别( 1) 类圆柱形或 不规则块片状 ,长 317径 3 10( 2) 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 ,有的可见残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绳孔及粗皱纹。 ( 3)质坚实, 断面黄棕色,颗粒性。 根茎断面髓部宽广,有 “ 星点 ” 环列或散在 ;根断面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无 “ 星点 ”。 ( 4) 气清香 ,味苦微涩, 嚼之粘牙 ,有砂粒感, 唾液染成黄色。 9大黄饮片的性状鉴别生大黄 为 类圆形 或不规则形厚片或块, 周边黄棕色至红棕色,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 或残存有棕褐色至黑棕色外皮。 质轻、脆,易折断。 切面、气味同药材。 酒大黄 形如大黄。 表面 深棕色 或深褐色,偶有焦斑。 略有酒气。 熟大黄 形如大黄。 表面 黑褐色。 有特异香气 ,味微苦。 大黄炭 形如大黄。 表面 焦黑色 ,断面焦褐色。 质轻脆,易折断。 有 焦香气 ,味微苦涩。 10掌叶大黄药材外形11掌叶大黄药材断面12掌叶大黄药材断面 “ 星点 ”13掌叶大黄药材根纵切14唐古特大黄药材外形15唐古特大黄药材断面 “ 星点 ”16药用大黄药材断面17大黄的显微鉴别根横切面特征 1、韧皮部有大型黏液腔。 2、形成层环明显。 3、木射线宽 2 4列,内含棕色物,导管排列稀疏。 4、薄壁细胞含 草酸钙簇晶 及 淀粉粒。 18大黄的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特征 髓部宽广,有 异常维管束散在或环列异常维管束的形成层环外侧为木质部,内侧为韧皮部, 韧皮部中有大型黏液腔,内含红棕色物质,射线呈星状射出。 19大黄的显微鉴别粉末特征 黄棕色。 草酸钙簇晶 多而大,掌叶大黄棱角多短钝,唐古特大黄簇晶棱角多长宽而尖,药用大黄簇晶棱角多短尖。 多为 网纹导管 ,或具缘纹孔及螺纹导管。 淀粉粒 甚多,单粒呈类球形, 脐点星状 ;复粒由 2 8分粒组成。 20大黄根茎横切面简图(下左)大黄根茎粉末图(下右)21大黄的化学成分蒽醌衍生物 :游离蒽醌有 大黄酸 (大黄素(大黄酚 (芦荟大黄素 (大黄素甲醚(,为大黄的抗菌成分;结合性蒽醌系大黄的主要泻下成分, 番泻苷 A、B、 C、 D、 E、 F(B、 C、 D、E、 F)等。 鞣质 类 收敛成分22大黄的理化鉴别(1)粉末微量升华 ,可见黄色菱状针晶或羽状结晶, 加碱显红色。 (2) 薄层色谱( 试验:样品先分别用甲醇、盐酸及乙醚处理,再用 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 15: 5: 1) 展开,置紫外光( =365下检视。 23大黄的品质检查土大黄苷: 本品甲醇浸出液在紫外光( 365检视, 不得显持久的亮紫色荧光。 干燥失重 : 105 6h w总灰分 酸不溶性灰分 水溶性(热)浸出物 【 含量测定 】 中国药典 2005年版一部规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大黄素 (芦荟大黄素 (大黄酸(大黄素甲醚 (大黄酚(总量不得少于 24大黄的应用传统功效 :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 泻痢不爽 ,湿热黄疸,瘀血经闭,痈肿疔疮, 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跌扑损伤,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阑尾炎, 外治水火烫伤。 用量 3 30g。 用于泻下不宜久煎。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 孕妇慎用。 现代药理及应用 :大黄具有 泻下、抗菌抗病毒、利胆、收敛消炎、止血 等药理作用。 临床可治疗便秘、急慢性肝炎、胆结石、胆囊炎、一般性感染、皮肤病、咯血、溃疡出血、外治烧伤等症。 25大黄常见混淆品同属( 叶组植物 藏边大黄、 河套大黄 (波叶大黄 ) R Y T 华北大黄 R. 天山大黄 R. 部分地区和民间称 山大黄 或土大黄。 26大黄常见混淆品伪品药材根茎直径多在 5切面除藏边大黄外均无星点。 虽然也含有蒽醌衍生物成分,但不含或仅含痕量双蒽酮苷番泻苷类,故泻下作用很差。 药材一般均含土大黄苷 (二苯乙烯苷类物质 )。 药材新鲜折断面在紫外光灯下显蓝紫色荧光。 27藏边大黄药材外形图28河套大黄药材外形图29华北大黄药材外形及断面图30天山大黄药材外形图31土大黄药材外形图。大黄 Radix et Rhizoma Rhei-中药课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