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 Cortex Eucommiae-中药课件内容摘要:

杜仲 Cortex Eucommiae-中药课件 杜仲【 别名 】 丝棉木、玉丝皮、棉皮、棉树 【 来源 】 为杜仲科植物 杜仲的干燥 树皮。 杜仲产销概况 杜仲商品来源于野生栽培均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贵州、四川、湖北、湖南、陕西、甘肃分布较多。 江苏、福建、河南、广东等省也有分布。 主产于 贵州、四川、湖北、陕西及湖南 等省。 多为栽培。 杜仲的采制 春夏两季剥取栽植十年以上植株的树皮,趁新鲜刮去粗皮 ,将树皮内表面相对层层叠放,严密埋藏于稻草内,使之 “ 发汗 ”至内皮呈紫褐色 时约 67天,取出晒干。 杜仲商品规格 杜仲商品分 特等、 13等 共 4个等级。 杜仲商品以 皮厚、块大、去净粗皮、折断丝多且扯之长、内表面暗紫色者为佳。 四川达县、巴中、广元一带所产为优。 药用部位以干皮最优 ,近根处杜仲皮较次,细枝皮最次。 杜仲商品等级以宽度和厚度为确定等级的主要标准,长度只作参考。 川产部分薄仲皮薄花纹细致质量较好。 胸高直径在 12。 杜仲商品规格 特等 :干货。 呈 平板状 ,两端切齐,去净粗皮。 表面灰褐色,里面黑褐色 ,质脆。 断处有胶丝相连。 味微苦。 整张长 7080 50 块不超过 10%。 无卷形、杂质、霉变。 一等 :干货。 整张长 40 40块不超过 10%。 余同一等。 二等 :干货。 呈 平板状或卷曲状。 表面灰褐色,里面青褐色。 整张长 40 30块不超过10%。 无杂质、霉变。 余同一等。 三等 : 凡不合特、一、二等标准,括枝皮、根皮、碎块,均属此等。 无杂质、霉变。 杜仲性状鉴别 药材特征 : 呈 扁平的板片状或两边稍向内卷 ,大小不一,厚 3 7 外表面淡灰棕色或灰褐 色,未刮净粗皮者可见纵沟或裂纹,具 斜方形皮孔 ,有的 可见地衣斑 ;刮去粗皮者淡棕色而平滑。 内表面暗紫色或紫褐色,光滑。 质脆,易折断, 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胶丝相连,一般可拉至 1 气微,味稍苦, 嚼之有胶状感。 杜仲 饮片 性状鉴别 杜仲块(丝) :呈 10 15方块或呈丝状。 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 ,有明显的皱纹或纵裂的槽纹,内表面暗紫色,光滑。 切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 气微,味稍苦。 盐杜仲 :形如生杜仲,呈焦黑色或灰棕色, 断面白丝易断,略具咸味。 杜仲药材外形图杜仲药材外形图(示杜仲胶丝)盐杜仲外形图杜仲显微鉴别 横切面构造特征 : 落皮层残存, 内侧有数个木栓组织层带 ,每层为排列整齐、内壁特别增厚且木化的木栓细胞。 两层带间为颓废的皮层组织,细胞壁木化。 韧皮部有 5 7层石细胞环带,每环有 3 5列石细胞并伴有少数纤维。 射线 2 3列细胞,近栓内层时向一方偏斜。 白色胶丝团随处可见 ,以韧皮部为多,此胶丝存在于乳汁细胞内。 杜仲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 呈棕色。 气微,味稍苦,嚼之有胶状感。 石细胞众多 ,大多成群,类长方形、类圆形或才;规则形,壁厚,胞腔小,孔沟明显,有的胞腔内含胶丝团。 木栓细胞 成群或单个,表面观呈多角形,壁不均匀增厚,侧面观长方形,一面壁薄,三面壁增厚。 橡胶丝成条状或扭曲成团。 杜仲 (干皮 )横切面简图(左)及粉末图(右)杜仲化学成分 含木脂素类成分,如 松脂醇二 与苷元连接的糖均为吡喃葡萄糖。 环烯醚萜苷类 ,如 京尼平苷 (桃叶珊瑚苷 (。 三萜类 成分,如 桦脂醇等。 杜仲皮折断后有银白色的 杜仲胶 (为一种硬质橡胶。 松脂醇二 杜仲理化鉴别 (1)取粗粉 10g,加乙醇 100收乙醇至膏状,加蒸馏水搅拌后过滤,滤液加数滴爱氏试液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加热煮沸 10分钟,溶液呈蓝色。 (检查 桃叶珊瑚苷 ) (2)取粉末 1g,加氯仿 10渍 2小时,滤过,滤液蒸干,加乙醇 产生具弹性的胶膜。 杜仲品质检查 水分 【 浸出物 】 中国药典 2005年版一部规定,用热浸法测定, 75乙醇浸出物,药材不得少于 盐杜仲不得少于 【 含量测定 】 中国药典 2005年版一部规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 松脂醇二 得少于 附:杜仲叶品质检查: 水分 稀醇浸出物 仲的应用 传统功效: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用于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病。 用量 6 9g。 现代药理及应用:杜仲具有 降压、利尿、镇静 等药理作用。 临床用治 早期高血压、肾虚腰痛、胎动腰痛或频惯堕胎 等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