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 Rhizoma Chuanxiong-中药课件内容摘要:

川芎 Rhizoma Chuanxiong-中药课件 1川 芎别名 西川芎、抚芎、芎穷 【 来源 】 伞形科植物川芎 燥根茎 【 产地 】 主产于四川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 栽培品。 【 采收加工 】 夏季当茎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至半干后再炕干,撞去须根。 【 性状鉴别 】 药材特征 ( 1) 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 ,直径 2 72)表面黄褐色,粗糙皱缩, 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类圆形凹陷的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小瘤状根痕 ( 3)质坚实,断面黄白色, 散有黄棕色小油点 (油室 ),可见波状环纹 (形成层 )( 4)有 特异浓郁的香气 ,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 H:药材图片 062 饮片 为不规则形薄片;横切面黄白色, 可见波状环纹,散有黄棕色小油点 ;周边黑褐色;纵切片边缘不整齐,呈分枝状,切片灰白色或黄白色,散有黄棕色小油点。 质坚韧,具特异香气 ,味苦、辛。 【 显微鉴别 】 根茎横切面 木栓层为 10余列细胞皮层狭窄, 散有根迹维管束 韧皮部较宽广 形成层环成波状 木质部导管多角形或类圆形,大多单列或排成 “ V”字形髓部较大 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油室薄壁细胞中富含淀粉粒。 有的含类圆形或类簇晶状草酸钙晶体。 H:图 粉末 淡黄棕色 草酸钙晶体 呈类圆形团块或类簇晶状,直径 10 25µm 导管 细小,主为 螺纹 木纤维 长梭形,纹孔及孔沟细密 淀粉粒 小而多 木栓细胞 深黄色,壁薄,常多层重叠偶见油管及油室碎片H:图 【 成分 】 挥发油生物碱,如川芎嗪内酯类,如藁本内酯、丁烯基酜内酯、 川芎酜内酯、丁基酜内酯、新蛇床内酯等酚性化合物及有机酸类:如 阿魏酸 、咖啡酸、瑟丹酸、川芎酚等。 川芎嗪是川芎的主要有效成分,有增加冠脉流量、抗心肌缺血作用,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4 【 理化鉴别 】 (1)取干燥细粉 1g,加 石油醚(30 60 )5置 10小时,时时振摇,静置,取上清液 1干后,残渣加甲醇 1加 2 3, 53滴与甲醇饱和的氢氧化钾饱和溶液 2滴,显紫红色。 (检查不饱和内酯类 ) (2) 中国药典 2005年版一部规定,本品以川芎对照药材 为对照,进行薄层色谱法试验,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 总灰分不得过 【 功能 】 活血补气,祛风止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