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 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中药课件内容摘要:
丹参 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中药课件 1丹 参别名 紫丹参、赤丹参 【 来源 】 唇形科植物丹参 干燥根及根茎。 【 主产地 】 四川、安徽、江苏及山东等省。 主要为栽培品。 【 采收加工 】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泥沙、须根,晒干。 【 性状鉴别 】 药材特征 ( 1)根茎短粗,顶端有时残留茎基( 2)根数条,长圆柱形2 略弯曲,有的分枝并具须状细根,长 10 20径 3) 表面棕红色 ,粗糙,具纵皱纹; 老根外皮疏松,多显紫棕色,常呈鳞片状剥落 ( 4) 质硬而脆,断面疏松,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 ,导管束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 5)气微,味微苦涩。 栽培品 :较粗壮 ,直径 表面红棕色,具纵皱,外皮紧贴不易剥落,质坚实,断面较平整,略呈角质样。 H:图 饮片 丹参 : 类圆形厚片 ,直径 1 2边缘呈波状凸凹,切断面皮部暗红棕色 ,木部有黄白色的放射纹理,有多数裂隙。 酒丹参 形如丹参饮片, 表面黄褐色,具酒香味。 3 【 显微鉴别 】 根横切面 木栓层 4 6列细胞,有时可见落皮层组织皮层狭 韧皮部较宽广,呈半月形 形成层成环 木质部 8 10数束,呈放射状 , 导管在形成层处较多,呈切向排列 ,渐至中央导管呈单列。 木纤维常成束存在于中央的初生木质部。 H:图 【 成分 】 脂溶性菲醌色素类,如 丹参酮 I、 A、 B,隐丹参酮 等及其异构体水溶性酚酸类,如 原儿茶醛,丹参酸 A、 B、 C,丹酚酸 A、 B、 C、 D、 E、 F、 G,醚迭香酸等。 隐丹参酮是抗菌的主要有效成分4 【 理化鉴别 】 (1)取本品粉末 5g,加水50沸 15 2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黏稠状,放冷后,加乙醇 3 5过,滤液做如下试验: 取滤液数滴,点于滤纸条上,干后,置紫外光灯 (365观察,显亮蓝灰色荧光。 将此滤纸条悬挂在 浓氨溶液 瓶中 (不接触液面 ), 20分钟后取出,置紫外光灯(365观察,显 淡亮蓝绿色荧光。 取滤液 三氯化铁试液 1 2滴,显污绿色。 5 (2) 中国药典 2005年版一部规定,本品以 丹参对照药材和丹参酮 进行薄层色谱法试验,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 暗红色斑点。 【 含量测定 】 中国药典 2005年版一部规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本品含丹参酮 A(得少于。 【 功能与主治 】 祛瘀止痛,活血通络,清心除烦。丹参 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中药课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