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查考试精华20xx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也应在笔录上签字。 7. )对于每一个询问对象的询问笔录,都必须单独制作,不允许把几个询问对象的证言写在同一份笔录里,更不允许只制作某一个询问对象的笔录,而让其他询问对象在该笔录上分别签名。 8. )询问笔录正文里遗留下来的空白行、页,在询问对象签字以前,都应由询问人员划线添满。 9. )现场询问笔录用的纸必 须合乎要求,字迹必须清晰、工整 10.)现场询问笔录必须用钢笔或毛笔书写,不能用铅笔或圆珠笔记录。 1现场询问笔录一般由开头、正文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1现场勘查的基本任务是搜集认定起火原因的证据,主要任务: 中国最庞大的 下资料库 (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第 7 页 共 15 页 1. )获取认定起火部位、起火点的证据 2. )获取确认起火源的证据 3. )获取认定起火物的证据 4. )查明火灾损失及人员伤亡情况 5. )消防设施的效能及其他有关情况 1现场勘查方法:离心法;向心法(由现场外围向中心进行勘查);分段法;循线法 1勘查的原则:先静观后动手;先照相后提取;先表面后内层;先重点后一般 1 4431 勘查程序: 4 项勘查准备; 4 项勘查项目; 3 项综合整理工作和 1 份火灾原因认定书 1现场勘查步骤:环境勘查、初步勘查、细项勘查、专项勘查 1从火场外向火场主体观察的主要内容: 1) 燃烧范围、大致的燃烧终止线 2) 火场燃烧破坏程度。 如:建筑物屋顶塌落部位; 3) 火场外表的大的物体构件倒塌形式和方向。 如墙体房架等 4) 火场外表面形成的烟熏痕迹。 如建筑物门、窗外檐部烟迹。 5) 火场外表面形成的低熔点物体熔化,滴落痕迹。 如建筑物墙体外表形成的沥青流淌痕。 6) 通向火场的通道、开口部位变化情况。 如:建筑物的门窗扇、阳台铁围栏变形情 况、破碎玻璃散落方向、抛出物的分布等 1初步勘查的主要内容: 1) 倒塌物体的种类、倒塌方向及特征 2) 金属物体变形熔化情况 3) 有无放火条件和痕迹物证。 1专项勘查的内容:( 1)各种引火物,如油丝、油瓶残体等,根据物品特征分析它的来源;( 2)电气线路,有无短路点和过负荷现象 现场勘查的具体方法: 剖面勘查法 逐层勘查法 复原勘查法 2现场勘查注意事项: 确定扒掘范围, 明确扒掘目标 耐心细致 按程序提取物证 2现场勘查笔录格式和内容 绪论部分 叙述事实部分 结尾部分 1) 说明需做技术鉴定撮的枪杆名称 2) 勘验负责人、勘验人员、见证人写明自己的检材名称、数量及部位 3) 笔录制作的日期 4) 笔录制作人签名或盖章 2制作现场勘查笔录的要求与注意的问题 中国最庞大的 下资料库 (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第 8 页 共 15 页 制作现场勘查笔录的要求 1) 记述要客观,叙事要全面,手续要完备合法 2) 要突出重点 3) 痕迹、物证、细目要详细记载 制作现场勘查笔录应注意的问题 笔录的用语必须明确、肯定、不能使用“旁边”、“附近”、“不远”、“较近”、“不大”、“较小”、“估计”、“大约”、“大概”、“可能”等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的词; 凡是多次勘验的现场,每次勘验均应制作笔录。 有多处现场的,应分别制作勘查笔录。 2木材的燃烧的 7 种痕迹: 明火燃烧的痕迹 辐射着火的痕迹 受热自燃痕迹 低温燃烧的痕迹 干馏着火痕迹 电弧灼烧痕迹 在电弧作用下可以使炭化的木材发生石墨化,石墨化的炭化表面具有光泽,并有导电性 灼热体灼烧痕迹 2木材燃烧痕迹的证明作用 )证明蔓延速度 )证明蔓延方向 烧成斜茬珠木桩、门、窗其斜茬面即为受热面(迎火面) )证明火场温度 木材 100℃开始蒸发水分, 150250℃热分解加剧,表面开始不同程度的炭化, 260℃达到危险温度,表面出现黑色, 360420℃达到自燃,在 400℃以上炭化层出现规则 龟裂,随着温度的升高,大裂纹被分裂成小波纹,温度越高,炭化波纹越短,同时炭化层增厚。 根据木材不同的干燥、变黄、炭化程度、龟裂的形态及长短可以相对比较不同点的火场温度。 )证明起火点 2混凝土在高温下的变化 混凝土在加热到 100℃以上,毛细孔中开始出现失去水分, 100150℃由于水蒸气蒸发促进熟料坦步消水化,使其抗压强度增高; 200300℃由于排除了硅酸二钙以及硅酸三钙凝体吸收的水分而导致组织硬化, 300℃以上由于脱水增加,混凝土收缩而骨料胀断,开台出现裂纹,强度开始下降,随着温度升高,水泥收缩和骨料 膨胀加剧,两者结合被破坏,水泥骨架破裂成块状,537℃骨料中的石英晶体发生晶型转变,体积膨胀,混凝土裂缝增大, 575℃时氢氧化钙脱水,使水泥组织破坏, 900℃其中的碳酸钙分解,这时游离水、结晶水及水化物的脱水基本完成,强度几乎消失。 外观无变化,强度增加( 100300) 开始有裂纹,强度不变( 300400) 裂缝增大增多,强度下降较多( 600700) 中国最庞大的 下资料库 (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第 9 页 共 15 页 酥裂破坏,强度几乎消失( 800900) 熔结、熔瘤( 1000 以上) 2被烧混凝土的证明作用 )根据表面颜色变化痕迹确定起火点 )根据强度变化形成痕 迹确定起火点 )根据化学变化特征确定起火点 2金属在火灾中的变化 )物态变化 )表面氧化 )弹性变化 )强度变化 火场上钢构件大幅度变形或塌落,即说明那里经历过 500℃以上的高温,并且说明火焰作用的时间在 15 分钟以上。 )结构变化 2玻璃破坏痕迹 1)玻璃的热变形 470540℃软化 705℃出现流淌迹象 1300℃完全熔化成液体状态 2) 璃的热炸裂 3) 外力冲击破坏 玻璃破坏的证明作用 1)证明受力方向 2)证明打破时间 3)证明火势猛烈程度 玻璃炸裂细碎、飞散、说明燃烧速度高,火势猛烈,蔓延快 4) 明火场温度 3短路痕迹 铝导线的熔点 660℃ 铜导线的熔点 1083℃ 3短路熔痕与火烧痕迹 表现区别: 1. )电弧熔痕与本体界限清楚火烧熔痕与本体有明显的过渡区; 2. )电弧烧蚀的金属没有退火现象,火烧过的金属有相当一部分退火变软; 3. )电弧烧蚀可使金属喷溅,形成比较规则的金属小熔珠或溅片,火烧过的金属不能形成喷溅,但是可使金属烧熔流淌 4. )电弧烧蚀的金属变形小( )火烧金属变形范围大 () 5. )短路熔痕在另一根导线或另一导体上一定存在对应点;火烧痕迹,则在另一根导线上不存在对应点 6. )多股软线,短路时 除了短路点多股线熔化成一个较大的熔珠外,熔珠附近的多股仍然是分散的,火烧的多股线,适应往往多处出现多股熔化成块粘连的痕迹 空洞的区别 中国最庞大的 下资料库 (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第 10 页 共 15 页 火烧熔痕、熔珠内没有明显空洞,各种。火查考试精华20xx版(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