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 Radix Glycyrrhizae-中药课件内容摘要:

甘草 Radix Glycyrrhizae-中药课件 1甘 草别名 国老 【 来源 】 为豆科植物 甘草 胀果甘草 果甘草 【 产地 】 甘草主产于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胀果甘草和光果甘草主产于新疆和甘肃,目前已有人工栽培。 【 采收加工 】 春秋季采挖,以春季采者为佳。 切去茎基、幼芽、支根及须根,再切成长段后晒干。 亦有 将外面红棕色栓皮刮去者,称 “ 粉甘草 ”。 2 【 性状鉴别 】 药材特征 甘草 ( 1)根呈圆柱形,长 25 径 2) 外皮红棕色或灰褐色 ,有明显纵皱纹、沟纹及稀疏细根痕,皮孔横长( 3)体重质坚实, 断面略显纤维性,有粉性和裂隙,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 “ 菊花心 ” )( 4) 根茎横切面中央有髓 ( 5)气微, 味甜而特殊。 H:药材图片 011 胀果甘草 根及根茎 木质粗壮 ,有的 有分枝 ,外皮粗糙,多 灰棕色或灰褐色 ;质坚硬, 木纤维多,粉性小 ; 根茎不定芽多而粗大。 光果甘草 根及根茎质地较坚实 ,有的分枝, 外皮不粗糙 , 多灰棕色 ,皮孔细而 不明显。 3 饮片 甘草片 类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周边 红棕色或灰棕色 , 切面可见形成层环及射线放射状,有裂隙,显 “ 菊花心 ”。 气微, 味甜而特殊。 H:饮片图片 020 炙甘草 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厚片, 周边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切面深黄色,形成层环不明显 ,射线放射状。 质稍黏。 具 焦香气,味甜。 【 显微鉴别 】 横切面特征 木栓层为数列棕色细胞皮层窄皮部及木部均有纤维束,其周围薄壁细胞中常含草酸钙方晶,形成 晶鞘纤维 束间形成层不明显导管常单个或 2 3个成群韧皮部射线常弯曲,有裂隙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少数细胞含棕色块根中心无髓,根茎中心有 髓。 H:图 粉末 淡棕黄色 , 味甜而特殊 纤维束壁厚; 晶纤维 易察见 草酸钙方晶 多见多 具缘纹孔导管 淀粉粒 多为单粒,卵圆形或椭圆形,脐点点状木栓细胞 多角形,红棕色 棕色块 形状不一 H:图 【 成分 】 三萜类(如 甘草甜素 盐 )黄酮类(如 甘草苷、异甘草苷 、 甘草苷元 )香豆素氨基酸生物碱挥发性成分多糖 甘草甜素有解毒、抗炎、抗癌、抑制艾滋病病毒复制作用。 甘草酸有抗炎、镇咳、抗癌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是甘草镇痉、抗溃疡作用的主要成分。 5 【 理化鉴别 】 中国药典 2005年版一部规定,本品用 甘草对照药材及甘草酸铵对照品 为对照,进行薄层色谱法试验,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 【 检查 】 有机氯农药残留量 六六六 (总 得过千万分之二;滴滴涕 (总 得过千万分之二;五氯硝基苯 (得过千万分之一。 【 含量测定 】 中国药典 2005年版一部规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本品含甘草酸(得少于 6 【 功效 】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 附注 】 伪品 甘草商品中常混有一种“ 苦甘草 ” ,为豆科植物苦豆子 名苦豆根。 与甘草不同处是: 栓皮反卷或脱落。 质脆,易折断 ,断面皮部灰棕色,木部棕黄色,粉性小。 气微, 味极苦。 H:药材图片 1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