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鑫森化工有限公司与程序文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a) 办公和生产场所,以及相应的办工设施、水、电、通讯等。 b) 生产部门负责生产所需要的设施,见 P/XS07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c) 为支持生产所需的各种服务设施,如餐饮、休息、运输等。 6. 4 工作环境 公司对环境无特需要求。 但为了生产质量不受影响,有序的生产,工作场所、仓库和周围环境都应整洁、有序、美观宜人。 由于原料和成品是有毒化工产品,公司要严防跑、冒、滴、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本项职能由办公室负责,生产部门等全体员工执行。 7 生产实现 7. 1 生产实现的策划 本节归口生产部,相关部门有职责。 本公司主要是在合同环境下进行。 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与公司质量管理其他要求相一致(见 )。 在对产品生产过程中,公司要确定以下内容: a) 合同中对产品质量的要求; b) 针对产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 c) 产品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验收的准则。 d) 为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提供的证具所需的记录,见 P/XS07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e) 上述的安排见 R/XS38《生产计划》、 R/XS23《质量计划》。 7. 2 与顾客有关过程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 公司要确定: a) 顾客 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要求; A/1 13 Q/XS01 b) 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 c) 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d) 公司确定的附加的要求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 公司要评审与产品有关的要求。 评审要在公司向顾客作出提供产品承诺之前进行(如,交标书,接受合同或定单,接受合同或定单的更改),并确保: a) 产品要求得到规定; b) 与以前表述不一致 的合同或定单的要求已予解决; c) 组织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 本节具体实施见 P/XS05顾客要求评审控制程序》。 顾客沟通 销售科的人员要经常与顾客保持沟通,传递信息,并把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投诉)的信息、合同或定单处理意见,及时传递到公司执行部门。 设计和开发 本节被剪裁(见1。 2),为与 ISO 9001:20xx 标准相一致,设立本节。 采购 采购过程 公司要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 对供方及采购的产品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取决于采购的产品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 产品的影响。 公司要根据供方按公司的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评价和选择供方。 要制定评价、选择和重新评价的准则。 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以保持(见4。 2。 4)。 采购信息 采购信息应表述拟采购的产品,适当时包括 : a) 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的批准要求; b) 人员资格的要求; c) 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在与供方沟通前,公司要确保所规定的采购要求是充分与适宜的。 采购产品的验证 公司要确定并实施检验或其他必要的活动,以确保采购产品满足规定的要求。 当公司或顾客拟在供方实施验证时,公司要在 采购信息中对拟验证的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式作出规定。 本节具体实施见 P/XS06《采购控制程序》。 生产提供 公司要策划并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 具体实施见 P/SFXS07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生产提供的控制 A/0 14 Q/XS01 生产在受控条件下进行。 适用时,受控条件应包括: a) 获得合同或定单、标书对产品的特性的表述; b) 按 R/XS38《生产计划》、 R/XS23质 量计划》进行生产; c) 使用适宜的设备; d) 获得和使用监视和测量装置; e) 实施监视和测量; f) 放行、交付和交付后的活动的实施。 7. 5. 2 生产过程的确认 本公司有 3 个关键过程,即: a) 投料反应 b) 络合 c) 检验 对这些关键过程我们实施确认,确认包括: 在规定的工艺条件下进行作业,能否获得预期效果; a) 设备认可和人员的监定; b) 经过有关人员评审和总经理的批准; c) 做好记录。 标识和可追溯性 适当时,公司应在生产实现的全过程中使用适宜的方 法识别产品。 公司要针对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产品的状态。 在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公司要控制并记录产品的唯一性标识。 这就是有关记录的名称、编码、日期等信息。 顾客财产 见 1。 2 节,本节被删减,为与标准号保持一致,故设立本节。 产品防护 在内部管理或交付到预定的地点期间,公司要针对产品的符合性提供防护,这种防护要包括标识、搬运、包装、储存和包护。 防护也要适用于产品的组成部分。 成品外运委托外方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 ,必要时 ,与外方签定合同 .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公司为有效使用和管理监视的测量 装置,建立和实施 P/XS08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为确保有效,必要时,测量设备要: a) 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在使用前进行效准或检定。 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要记录效准或检定的依据 b) 进行调整或再调整; c) 得到识别,以确定其效准状态; d) 防止可能使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 e) 在搬运、维护和储存期间防止损坏或失效 此外,当发现设备不符合要求时,公司要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应予保持(见 4。 2。 4)。 A/0 15 Q/XS01 8 测量、分析和改进 8.1 总则 公司要策划和实施为实现以下目标所需进行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持续改进过程. a) 证实产品符合要求; b) 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c) 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的持续改进。 包括确定适用的方法。 如统计技术及应用。 8.2 监视和测量 顾客满意 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的一种测量,公司要对顾客有关公司是否已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信息进行监视,并确定获取和利用这种 信息的方法。 具体实施见 P/XS09顾客满意率控制程序》。 内部审核 本节由管理者代表负责,归口办公室,相关部门有职责。 公司规定每年不少于一次的内部审核,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 a) 符合 ISO 9001:20xx 和本手册的要求。 b) 得到有效的实施和保持。 基于审核活动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程度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公司要对审核方案进行策划,要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 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要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审核员不能审核自己的工作进行。 程序文件要包括策划,实施审核以及报告结 果和保持记录 ()的职责和要求。 受审核方负责人要及时采取措施,以消出所发现的不合格及其原因,跟踪活动要包 括对所采取措施的验证和验证结果的报告 (见 8。 5。 2)。 内部审核的一切活动,要严格按照 P/XS10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进行。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公司主要采用内部审核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和过程进行监视,内部审核每年不少于一次。 必要时,经管理者代表批准临时安排。 通过现场审核,发现不合格,跟踪验证所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性。 此外,公司以不同形式,每月招开一次生产质量分析会。 根据 情况分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会议做好记录。 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特殊过程和关键过程的监视,测量和记录,使过程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确保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公司应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已得到满足。 这种监视和测量应依据所策划的按排(见 7。 1),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 要保持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 记录应指明有权放行产品的人员(见 4。 2。 4)。 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否则在策划安排(见 7。 1)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应放行产品和交付。 具体实施见 P/XS11产品监视和测量 控制程序。 A/0 16 Q/XS01 不合格品控制 公司要确保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不合格品控制以及处置有关的职责和权限要在程序文件中作出规定。 公司要通过下列一种或几种途经,处置不合格品: a) 采取措施,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 b) 经有关授权人员批准,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原材料; c) 采取措施,防止其预期的使用或应 用。 应保持不合格的性质以及随后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记录,包括所批准的让步的记录(见 4。 2。 4) 在不合格品得到纠正之后应对其再进行验证,以证实符合要求。 当在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公司要采取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的措施。 具体实施见 P/XS1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 数据分析 以生产科为主,相关部门要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 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这要包括来自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以及其他有关来源的数据。 数据分析提供以下方面的信息: a) 销售科要提供顾客满意 ( 8。 2。 1); b) 化验科要提供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 8。 2。 4); c) 车间要提供特殊过程和关键过程控制参数的符合性( R/XS30,31 和 32); d) 办公室要提供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8。 2。 2); , e) 供应科要提供来自供方出据的采购产品检验报告、合格证之类的符合性( R/XS06) . 公司要利用数据分析结果,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价(提交管理评审),并力求寻找改进的机会。 改进 [1] 目的 通过使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促进质 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以保持其有效性和适宜性。 [2] 范围 策划和管理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所必需的过程。 [3] 职责 [3. 1] 总经理负责识别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机会 [3. 2] 各级人员负责本职工作的改进机会。 [3. 3] 管理者代表和相关部门实施、跟踪和验证改进的有效性。 [3. 4] 办公室负责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归档。 [4] 工作程序 [4. 1] 总经理召集办公室及有关部门,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和充分性进行管理评审。 [4. 2] 通过使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 A/0 17 Q/XS01 管理评审内容的综合评审,查找质量管理体系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4. 3] 各部门也可在各种质量管理活动中发现本部门问题,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4. 4] 公司采取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纠正措施所遇到的问题影响程度相适应。 要编写程序文件,以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 a) 评审不合格(包括顾客抱怨); b) 确定不合格原因; c) 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 d) 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 e) 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见 4。 2。 4); f) 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 公司要确定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以防止不合格的发生,预防措施要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要编制程序文件,以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 a) 确定潜在不合格及其原因; b) 评价防止不合格发生的措施的需求; c) 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 d) 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 e) 评审所采取的预防措施。 [4. 7] 总经理、管理者代表至全体员工通过认真严格地执行 P/13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以达到质量管理体系持续地改进。 A/0 18 Q/XS01 附录 1。 质量质能分配表 序 号 手 册 章 节 号 题 目 总 经 理 管理者代表 办 公 室 生产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