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oec的基本框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司的实践看, OEC 的效果体现在四 个方面: 提高管理精细化程度 搞企业离不开管理,企业管理的内容大致相同,但在管理的程度上却有很大差别。 OEC 方法以追求零缺陷、高灵敏度为目标,把管理问题控制、解决在最短时间、最小范围,使经济损失降到最低,逐步实现了管理的精细化。 它清除了企业管理的所有死角,并将过去每月对结果的管理变为每日的检查和分析,对瞬间状态的控制,使人、事、时、空、物等因素不断优化,为生产提供了优质保障,不良品率、材料消耗大幅度下降,管理达到了及时、全面、有效的状况。 提高流程控制能力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控能力普遍提高。 所有员工都以追求工作零缺陷和经济损失最低、收益水平最高为目标,苦练基本功,提高技术技能,在努力消灭不良品的同时,自我把关,决不让不良品流入下道工序。 二是控制能力普遍提高。 通过实行质量奖惩价值券,各道工序之间的质量互检工作得到了加强。 三是专控能力得到加强。 在各生产环节上,各职能部门的巡检人员定时巡查,进行瞬间纠偏,使各环节始终处于有效控制之中。 通过“日日清工作法”,海尔的各项管理工作实现了由事后把关向全过程控制的转变,受控率从岗位上看,达到了100%,从时间上看,由过去的 50%达到了 98%以上。 完善 企业激励机制 实行“日日清工作法”,使海尔形成了对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均有激励作用的激励机制。 在分配上,推行了计点到位。 计效联酬的全额计点工资;在用工上,实行“优秀工、合格工、试用工三工并存,动态转换”,对人员的使用,全部实行公开招聘,公开竞争,择优聘用。 在这样的机制下,在海尔有许多理想、有作为的青年脱颖而出,二十多岁的处长、分厂厂长随处可见。 在考核上,对员工按日进行七项日清考核,对干部按事挂钩,对单位按年度总兑现。 在奖励上,对个人设有海尔奖(分金、银、铜)、希望奖(分一等、二等、三等)、合理化建议奖;对集体 设有合格班组、信得过班组、免检班组、自主管理班组等集体荣誉奖。 这极大调动了全体员工奋发向上、追求卓越的积极性。 OEC的源头 —— 斜坡球体定律 中国最庞大的下资料库 (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第 7 页 共 12 页 张瑞敏从“吾日三省吾身”的中国传统自律方法中,悟出企业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就如同斜坡上的一个球体,它受到来自市场竞争和内部员工惰性而形成的压力,如果没有止动力,就会下滑,为使海尔在斜坡(市场)上的位置保持不下滑,就需要强化内部基础管理这一止动力。 “斜坡球体定律”在海尔被奉若神明,大家称其为“海尔发展定律”,它也道出了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海尔的经济学家给“斜坡球 体定律”列的公式是:A=( F动 F阻) /M,即企业发展的加速度,与企业发展动力之和与阻力之和的差值成正比,与企业的规模成反比。 其中: A 代表企业发展的加速度; F 动代表企业发展的动力之和( F 动 1+F 动 2+F 动 3) —— 海尔常谈到的动力有三个:一是基础管理的止退力,二是优质产品、优质服务、科技发展的提升力,三是创国际名牌、市场占有率扩大的推动力; F 阻代表影响企业发展的阻力之和( F 阻 1+F阻 2) —— 海尔常谈到的阻力有两个:一是来自企业内部自身惰性的下滑力,二是来自企业外部竞争对手的压力; M 代表企业的质量,即规模。 海尔 认为,日事日毕解决基础管理的问题,使 F 动 1F 阻 1;日清日高解决速度的问题,使 F动2+F 动 3F 阻 2。 海尔的管理模式 —— OEC 法(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就是解决企业从斜坡往下滑的问题。 海尔从 1989 年开始搞日清日高管理,主要针对当时企业管理上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即管理对过程控制不细。 生产制造过程中到处是“金”,生产的投入产出比不合理,造成严重的浪费。 为解决这一问题,海尔提出搞“日清”,即每天对各种消耗和质量进行清理,找出原因和落实责任,做不到日清,不准下班回家。 这就是日清日高管理法的雏形。 张瑞敏发现这是一 种非常实用而有效的办法,于是加以推广,并在其他工作中应用。 通过 ISO9001 认证后,这一管理思想和方法得到完善,形成了现在的 OEC 管理法。 用斜坡球体论比喻, OEC 在管理上的深层含义有三: 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没有管理,没有止挡,企业就会下滑,就不可能成功。 抓管理要持之以恒。 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艰苦而又细致的工作。 管理水平易反复,也就是说止挡自己也会松动下滑,需要不断地加固。 管理是一项笨工夫,没有一种一劳永逸的办法,只有深入细致地反复抓,抓反复,才能不滑坡,上档次。 管理是动态的,永无止境的。 企业向前 发展,止挡也要跟着提高。 管理无定式,需要根据企业目标的调整,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进行动态优化,而不能形成教条。 海尔的口号是“练为战,不为看”,一切服从于效果。 中国最庞大的下资料库 (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第 8 页 共 12 页 抓带趋向的小事 张瑞敏说,中国许多企业失败在于管理流于形式,而实际上管理者行事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目标来办,怎么有效怎么办,让下面摸清你的思路和意图。 1989 年 12 月 28 日,张瑞敏在北京获得“轻工部部级管理专家”证书时发表讲话,指出企业家应该具备两种素质: 首先,作为企业的领导者要有善于把握大局的能力,在眼前一堆事情里你能不能找出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来 ,找出制约发展的根本问题来。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会对其他问题产生什么影响。 这种很快抓住主要矛盾的能力是企业领导必须具备的。 另一点,作为企业的领导,要有一种对一件事一抓到底的韧劲。 在中国企业里,往往是领导做出一个决策之后,在向下传达过程中出现衰减或偏差。 如果你不能一直盯住,很多事你以为已经到位,下面往往还没开始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