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课件(朱卫)微生物的生长与环境条件内容摘要:
微生物课件(朱卫)微生物的生长与环境条件 微生物的生长 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的影响 ( 微生物的控制 )概念生长:细胞体积的增大;繁殖:细胞数量的增加 单细胞微生物生长与繁殖难以区分,以群体数目的增加作为生长的标志。 多细胞丝状微生物细胞物质量的增加作为生长的标志,通过形成孢子(有性与无性)使得个体数目的增加叫作繁殖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 生长曲线 ) 多细胞微生物生长的测定全数测定 计数器法 比浊法活菌计数 稀释平板法 ( 膜过滤法 ) 液体稀释培养法细胞物质量的测定 (间接测定法)4. of 干重法 含氮量法 生理指标测定法特点 分裂缓慢 菌体粗大;含量增加,代谢活力强 对不良条件敏感(灭菌最佳时机)生产上 尽量缩短延滞期 增加接种量 适龄菌种(对数生长期) 用与培养菌种相同组成分的培养基特点 细胞大量繁殖 浓度成几何级增加 dx/ X 个体形态,染色性,生理特性典型生产上 可作为发酵的种子 可作为实验材料养时间胞数 / - 长速率常数 R= - 时 G=指数 期生长的数学模型繁殖代数 n=响指数期的因素 菌种 营养成分 营养物浓度 培养温度特点 生长速率几乎等于死亡速率,细胞浓度不增加。 基质大量消耗,代谢物大量积累。 形成芽孢,可作为菌种保藏材料。 生产上尽量延长稳定期特点 死亡速率大于生长速率 菌体开始自溶 细胞形态多样,染色性改变生产上 要掌握发酵时间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培养 微生物的分离稀释平板法划线法单细胞分离法选择培养基分离法 微生物的纯培养分批培养与连续培养厌氧培养 物理因素温度水分活度氧气和氧化还原电位辐射作用 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最低温度:微生物能生长的温度低限 最适温度: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最快的温度 最高温度:微生物能生长的温度高限温度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一般规律不同微生物类群适应的温度范围微生物类群 最低生长温度 最适生长温度 最高生长温度嗜热微生物嗜温微生物冷育微生物嗜冷微生物40 455 155555 7530 4025 3012 1560 9035 4730 3515 20高温和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1、 高温的影响 引起菌体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变性 影响高温效应的因素 菌种与菌龄 高温延续的时间 菌体所处介质 菌体密度2、 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降低代谢速率 , 抑制菌体生长 导致敏感菌的死亡 物理效应 裂解或冰晶刺伤 化学效应 脱水 影响因素 菌种 降温速度 介质( 一 ) 水活度的概念 一定温度下基质环境的水蒸汽压 相同温度下纯水的水蒸汽压(二)适合在不同水活度下生长的微生物类型 最低生长 适生长 好氧型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生长的微生物 , 以有氧呼吸方式产能2、 厌氧型微生物生长过程不需要 专性厌氧和耐氧型厌氧微生物两类,以发酵或无氧呼吸方式产能2、兼性 厌氧型微生物有氧条件下以有氧呼吸方式产能生长,无氧条件下以发酵或无氧呼吸方式产能的微生物260 杀菌力最强 光复活作用:可见光激活微生物的光复活酶并修复 紫外灯:实验室常用 4060种类: 射线 、 高能电子束 单位: 居里 ( 辐射源强度 )伦琴 ( 辐射源强度 )拉德 ( 吸收剂量: 100尔格 /g)目前的法定表示单位: 100 细菌 、 放线菌: 适宜中性或偏碱的环境 酵母 、 霉菌: 适宜偏酸的环境 机制: 改变膜电位 , 影响膜的功能 影响酶的功能 影响基质中各类物质的性质1、 重金属及盐: g,氧化剂: 过氧化氢 、 高锰酸钾 、 次氯酸盐 、卤素等3、 有机物: 酚 、 醇 、 醛 、 酸 、 表面活性剂等 酚系数: 一定条件下致死全部供试菌的最高稀释度与达到同样效果的酚的最高稀释度的比值 常用杀菌剂 : 苯酚 、 甲酚 、 乙醇 、 福尔马林 、 新洁尔灭一 、 共生 两种生物密切生活在一起 , 可形成特殊共生体的生存关系二 、 互生 一种生物的活动为另一种生物的活动创造有利条件的现象三 、 拮抗 一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抑制或杀死另一种生物的现象四 、 寄生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 ,吸取后者物质作为营养物 , 00 1000 104 105 106 00 1000 104 105 106 107no/.1 an to . . . .后一次收获,叫分批培养 , 将微生物放在恒定的容积的流动系统中培养称为连续培养。微生物课件(朱卫)微生物的生长与环境条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