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课件-引起人类疾病的病毒内容摘要:

微生物课件-引起人类疾病的病毒 引起人类疾病的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 毒1 2 43 5 6 7 8 -) 行性感冒病毒( 物学特性流感病毒的生活史分型与变异 根据 核糖核蛋白 ( 和基质蛋白( 的不同,可分为甲( A),乙( B),丙( C)型。 根据 血凝素 (神经氨酸酶(分为若干亚型( 13,9)。 而:流感病毒的基因重组频率高,易发生突变 引起大流行。 1997年,香港地区禽类流感病毒( 染给人,引起全球恐慌。 抗原漂移因 异幅度小,属量变,引起局部中、小型流行。 抗原转换 因 质变,导致新亚型的出现,引起世界性的暴发流行。 培养特性可在鸡胚和培养细胞中增殖,但不引起明显的病变。 抵抗力不耐热,对干燥、乙醚、甲醛和乳酸等敏感。 “ 流行性感冒 ” ( 是依据意大利语中用来描述这个疾病起源的片语 “ un di 即 “ 寒冷的影响 ”。 它主要发生在深秋、冬天和早春季节。 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群受到感染。 常见症状 发热、畏寒、肌肉酸痛、出汗、咳嗽、鼻塞 、咽痛、头痛、厌食 、乏力致病性与免疫免疫性 : 痊愈后对同型流感病毒有 1免疫物质为 查与防治检查: 病毒分离取患者咽漱液或鼻咽拭,接种鸡胚或培养细胞 血清学诊断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酶免疫测定 抗原检测直接从病人呼吸道分泌物、脱落细胞中检测抗原 分型鉴定核酸杂交、 列分析防治 药物治疗盐酸金刚烷胺、干扰滴鼻素、板兰根、大青叶 接种疫苗流感病毒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减毒活疫苗、核酸疫苗肝炎病毒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A, B, C, D, E) 嗜肝 世界现有 世界人口的 5%。 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总人口的 其中有1/4是慢性乙型肝炎,大约是 3000万例,每年约有 35万人死于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疾病。 据调查推算,中国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约 15% 25%最终将死于肝硬化或合并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最终死于相关肝病的危险性,男性为 50%,女性为 15%。 这与男性的病毒不易被清除,以及男性吸烟和饮酒等因素有关。 1、 生物学性状( 1)形态结构(不同形态的 3种颗粒)大球形颗粒 ( 1970年发现)完整的 412双股未闭合环状 长的为 短的为 +为不完全 球形颗粒22三种颗粒中最常见的存在形式,由 含 不具感染性。 管形颗粒22长 150700球形颗粒的聚合体。 ( 2) 抗原组成抗”, 2627000 在于外衣壳上 易在血清中查到,抗原性强,刺激机体产生抗 活动期 活动期 9000 离于血清中。 2、 致病性乙肝的主要传染源 :乙肝病人和 播途径 :血液,密切接触 , 母婴垂直传播种 输血或注射、外科和口腔手术、针剌、使用公用剃刀、牙刷等物品,皮肤微小操作污染含少量病毒的血液,均可成为传染源。 非学者从一个 ) 中找到 产生 抗原性与免疫性均与血液中的 前,此细胞系已用于体外研究病毒基因组表达的有用模型。 黑猩猩是 可用于研究 测自动免疫、被动免疫的效果以及 黑猩猩的来源短缺,难以广泛应用。 未感染过 + 乙肝已恢复或接种过疫苗+ + + “ 小三阳 ” + + “ 大三阳 ” 传染性强3、 检查与防治(“两对半”)防治:血液、性接触等,母婴抗病毒药物治疗 :( 1) 2)干扰素诱导( 3)阿糖腺苷及单磷阿糖腺苷 : 抑制病毒的 合酶及核苷酸还原酶活力,从而阻断 复制。 ( 4)无环鸟苷及 6选择性抑制病毒 合酶,有较强的抗病毒活动,对人体的毒性较低。 ( 5)拉米夫定 : 二脱氧胞嘧啶核苷类药物( 6)中医中药治疗 治疗原则为去邪、补虚及调理阴阳气血。 ( 7)护肝药物 如维生素类、促进能量代谢的药物。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滋病人(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 的病原体,系引起细胞病变的灵长类逆转录病毒之一,属逆转录病毒科。 1983年首先从 1例淋巴腺病综合征患者分离到,1984年美国 来证明这二种病毒是一样的。 1986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统一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6全球艾滋病疫情年度报告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 2006年艾滋病流行报告。 报告指出,截至 2006年 12月,世界共有艾滋病感染者3950万, 2006年新感染 430万,新死亡 290万。 5全球艾滋病疫情年度报告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仍然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最多的地区。 本年度该地区新增感染者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达万。 东欧和中亚地区是病毒感染者增加最快的地区,感染人数比年度增加了,死于艾滋病的人数增加了倍。 中国年报告首例艾滋病, 2006年 1月,由中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做出的 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与防治工作进展 正式公布,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底,中国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 65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约 、 生物学性状( 1) 形态与结构球形,直径 100120内含病毒层囊膜嵌有 成刺突和跨膜蛋白。 囊膜内面为 内有核心蛋白( 包裹 包括:逆转录酶、整合酶、蛋白酶( 2)培养特性将病人自身外周或骨髓中淋巴细胞经 8 72小时作体外培养, 1 2周后,病毒增殖可释放至细胞外,并使细胞融合成多核巨细胞,最后破溃死亡。 黑猩猩和长臂猿,一般多用黑猩猩做实验。 用感染 将感染 无论黑猩猩或长臂猿感染后都不发生疾病。 ( 3)抵抗力对热敏感: 56 30室温保存 7天仍保持活性。 对消毒剂和去污剂敏感: 氯酸钠, 白粉,70%乙醇, 35%异丙醇、 50%乙醚、 2苏尔处理 5能灭活病毒。 2、致病性传染源: ) 性传播 :通过男性同性恋之间及异性间的性接触感染。 2) 血液传播 :通过输血、血液制品或没有消毒好的注射器传播,静脉嗜毒者共用不经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造成严重感染(我国云南边镜静脉嗜毒者感染率达60%)。 3) 母婴传播 :包括经胎盘、产道和哺乳方式传播。 艾滋病的易感人群 主要是指男性同性恋患者、静脉吸毒成瘾者、血友病患者,接受输血及其它血制品者、 与以上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等。 3、致病机制要有 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细胞表面 过 成细胞破坏。 其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艾滋病病毒感染后的三个发展时期1) 急性感染期一般在感染后 2状似感冒,能很快自愈。 这个时期可以检测到艾滋病病毒抗原,但是检测不出艾滋病病毒抗体。 2) 无症状感染期(潜伏期)自从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到发展成艾滋病病人,这一段时间成为潜伏期。 潜伏期长短个体差异很大,短至不到一年,长至可达 15年以上,平均 5) 艾滋病发病期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体内免疫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便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症状,成为艾滋病人。 成为艾滋病人后,一般会在半年至两年内死亡。 临床症状爱滋病人由于免疫功能严重缺损,常合并严重的机会感染,常见的有细胞(鸟分枝杆菌)、原虫(卡氏肺囊虫、弓形体)、真菌(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最后导致无法控制而死亡,另一些病例可发生 疫性对 24)。 但抗体不能与单核巨噬细胞内存留的病毒接触,且 有抗体失去作用。 在潜伏感染阶段, 被免疫系统识别,逃避免疫清除。 这些都与 生物学诊断(一)抗体检测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和免疫荧光试验( ( 二 ) 抗原检测(三)核酸检测用 有快速、高效、敏感和特异等优点,目前该法已被应用于治原则 防治措施包括:(一)宣传普及防治知识。 (二)建立 握流行动态。 对高危人群实行监测,严格管理艾滋病人及 三)对供血者进行 保血液制品安全。 (四)加强国境检疫,防止本病传入。 抗艾滋病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1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这类药物可作为(在转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酶)的底物或竞争性抑制药阻止病毒的复制。 这类药物主要分为以下 5类。 苷类 目前临床应用的新药有齐多夫定、拉米夫定等双脱氧核苷类。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药 代表药为地拉韦定、奈韦拉平等。 白酶抑制药:沙喹那韦、利托那韦 ( )和吲哚那韦等。 入抑制药: 20和 806。 合酶抑制药 齐多夫定单核苷酸等。 2 免疫调节药物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 2和丙种球蛋白等 3 抗机会性感染药4 抗 “ 鸡尾酒 ” 疗法5 疫苗6 抗中药 疫苗研究 用于临床试验的几种疫苗 : 灭活病毒粒子疫苗 减毒活病毒疫苗 合成肽疫苗 活载体疫苗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