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物质的跨膜运输(第3版)内容摘要:
细胞生物学-物质的跨膜运输(第3版) 第五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膜转运的三种途径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胞吞与胞吐膜转运第一节 膜转运蛋白与物质的跨膜运输一、脂双层的不透性和膜转运蛋白通道蛋白 载体蛋白 离子载体种类 水通道蛋白( 离子通道葡萄糖载体、钠钾泵、质子泵、钙泵等可动离子载体(缬氨霉素)、形成通道载体(短杆菌肽 A)转运方式 协助扩散 被动运输或主动运输被动运输性质 跨膜蛋白 跨膜蛋白 小的疏水分子,溶于脂双层区别 根据大小和电荷辨别溶质只允许与蛋白结合部位相适合的溶质分子通过微生物合成,二、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同运输形式的比较性质 简单扩散 协助扩散 体分子、小的不带电荷的极性分子、脂溶性分子沿浓度梯度扩散(高 低)不耗能量没有膜蛋白的协助限制因素:脂溶性、分子大小、带电性2、水孔蛋白( 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 水通道的发现 4个亚基组成的四聚体扩散与渗透有何不同。 渗透 :水分子以及溶剂通过半透性膜的扩散。 3、 协助扩散( 脂溶性物质或亲水性物质;需膜蛋白协助;比自由扩散转运速率高;存在最大转运速率有特异性、饱和性4、主动运输( ) 耦联转运蛋白3)光驱动泵 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扩散消耗能量需膜运输蛋白的协助选择性和特异性第二节 离子泵和协同转运一) 钠钾泵1 组成 亚基 功能亚单位 基 调节亚单位2 作用机理3、生物学意义维持细胞的渗透性,保持细胞的体积;维持低钠高钾的细胞内环境;维持细胞的静息电位。 (二) 钙泵和其他 泵分布在质膜和某些细胞器膜保持细胞内游离钙离子低浓度2、 菌、细菌的质膜二、 型 质子泵1、 溶酶体膜、破骨细胞质膜和液泡膜2、 物类囊体膜、细菌质膜三、 含有两个保守的 基酸、核苷酸、多糖、多肽、蛋白质催化脂双层中脂类的翻转四、 协同转运( 、特点钠钾泵或质子泵与载体蛋白协同作用间接消耗 接动力为膜两侧离子的电化学梯度动物细胞为 钠离子电化学梯度植物细胞和细菌为 质子电化学梯度2、类型同向转运 (质运输方向与离子转移方向相同 ,如葡萄糖进入小肠反向转运 (质运输方向与离子转移方向相反 , 如 H+交换第三节 胞吞作用 ( 胞吐作用 (同特点:1、主动运输,需 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运输如蛋白、多肽、多糖3、膜融合4、小泡运输5、质膜的循环一、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胞饮作用 吞噬作用胞吞物 溶液 颗粒性物质胞吞泡 胞饮泡直径小于 150常且持续原生动物或吞噬细胞特有,需信号激发网格蛋白有被小泡介导的选择性转运网格蛋白 协助形成小窝和小泡接合素蛋白 捕获特异转运分子转运分子受体 识别转运分子发动蛋白 ( 小窝脱离质膜,形成小泡。 有被小泡的常见类型类型 外被蛋白 起源 目的地网格蛋白有被小泡网格蛋白 +接合素蛋白 1高尔基体 溶酶体 (经胞内体 )网格蛋白有被小泡网格蛋白 +接合素蛋白 2质膜 胞内体 ) 扳动内化作用,形成网格蛋白有被小泡 脱被并与胞内体融合 受体分选,转运小泡与溶酶体融合受体的可能命运1、再循环 回到同一质膜域2、降解 进入溶酶体3、跨细胞的转运(胞吞转运作用) 转运至质膜的不同区域母体 细胞的转运(四 ) 胞吐作用1 组成型胞吐途径真核细胞均有,连续进行高尔基体反面管网区 质膜作用:供应质膜更新可溶性分泌蛋白分泌到胞外 (以粗面内质网 高尔基体 分泌泡 细胞表面 )2 调节型胞吐途径分泌细胞具有 ,分泌小泡受刺激时分泌。细胞生物学-物质的跨膜运输(第3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