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内容摘要:
药理学-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 傅 强中药药理教研室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全世界患癫痫病的人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1,是仅次于脑卒中居第二的常见神经疾病;尽管标准的治疗方法使 80的病人的发作得到控制,但仍有数十万病人(仅美国就有 500,000人)没有得到控制。 癫痫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慢性 、 反复性和突发性大脑功能失调。 临床表现为不同的运动 、 感觉 、 意识 、 行为和自主神经障碍等症状。 癫痫是大脑局部病灶神经元兴奋性过高 , 产生阵发性放电 , 并向周围扩布而引起的大脑功能失调综合征。 引起发作的原因很多,例如,所有的神经性疾病,从感染到肿瘤和外伤。 在有些亚型中,遗传是主要的发病因素。 概述癫痫 (一 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 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同一症状反复出现的脑源性的突然发作( 呈现短暂的运动、感觉或精神异常。 发作 本身成为特定治疗对象 )不明或遗传因素 .(2)部分病例是因为各种脑损伤所致。 发作时多伴有脑电图异常。 病灶异常放电向周围扩散,导致更广泛的脑组织兴奋,引起癫痫发作。 分类 发作的类型 特征局限 性发作 单纯 局限 发作 意识不消失 , 局部痉挛复杂 局限 性发作 意识消失 ,自动症 ,也叫 神 经 运动性发作复 杂 部分性 发 作 继发为 全面性 强 直 阵挛 性 发 作 先兆全身性发作 失神发作 也叫 小发作 , 突然意识短暂消失强直阵挛性发作 也叫 大发作 , 意识 消失全身强直性 、 阵挛性抽搐肌阵挛性发作 突然 、 短暂 、 快速的肌肉收缩癫痫持续状态 通常指大发作持续状态 ,反复抽搐 , 持续昏迷。 癫痫的分类防治癫痫的主要方法是长期服用抗癫痫药控制症状 ,抗癫痫的作用方式 有两种 ;A、 直接抑制病灶神经元的异常放电。 B、 防止病灶异常放电的扩散。 机制 :1 增强脑内 制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 ( 酰胺咪嗪 )丙戊酸钠乙琥胺地西泮苯妥英钠苯妥英钠( 二苯乙内酰脲的钠盐。 常用抗癫痫药。 1. 膜稳定作用阻滞 道,减少 流。 2. 抑制 通道,抑制 内流3. 抑制 K+外流,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不应期。 4. 抑制神经末梢对 导 接增强 流增加而出现超极化。 作用机制1 抗癫痫 : 大发作为 首选药局限性发作有效为 首选药小发作无效 , 有时甚至使病情恶化。 2 抗外周神经痛 : 对三叉神经 、 舌咽神经及坐骨神经痛。 3 抗心律失常 : 强心苷过量中毒所致心律失常的首选药。 作用和用途1 局部刺激 :强碱性 ,局部刺激大 ,口服引起食欲减退 、 恶心 、 呕吐 、腹痛等 ,饭后服可减轻 ;静脉注射可致静脉炎。 2 牙龈增生 :多见于青少年和儿童 ,长期服用者发生率 20%,干扰胶原代谢引起结缔组织增生。 3 神经系统反应 : 血药浓度大于 20ug/ 复视等。 严重者共济失调 、 精神错乱。 4 血液及造血系统 :长期服用可致叶酸缺乏 , 发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也可引起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应定期检查血象。 5 其他:低血钙:诱导 骨软化症 ;女性多毛 , 男性乳房增大 ;致畸作用 ;房室传导阻滞 :静脉注射过快 ;过敏反应:皮疹。 不良反应卡马西平 ( 酰胺咪嗪 )药理作用 膜稳定作用 , 能降低神经细胞膜对 和 K 的通透性 , 从而降低细胞的兴奋性 , 延长不应期。 临床应用 1 大发作和单纯局限性发作首选 ,小发作和复杂局限性发作也有效。 2 治疗外周神经痛 : 疗效优于苯妥英钠。 3 抗躁狂 : 有一定疗效 , 可用于治疗锂盐无效者 , 或与锂盐用治疗躁狂症。 苯巴比妥药理作用 抑制病灶内细胞的兴奋性和异常高频放电; 提高病灶周围正常组织兴奋阈值 , 阻止病灶异常放电向周围组织的扩散 , 增加实验动物脑内 临床应用 1. 强直阵挛性发作及癫痫持续状态 , 首选之一 , 经 运 动 性 发 作 有效 ,药理作用 抑制 通道增加 增强脑内谷氨酸脱羧酶活性 , 抑制 从而使 降解减少 , 增强 阻止异常放电的扩散。 低浓度使 K+通道开放 , 细胞膜超极化。 临床应用 为广谱抗癫痫药。 小发作 , 优于乙琥胺。 强直阵挛性发作和难治性癫痫也有一定疗效。 乙琥胺仅对 小发作 有效 , 为 首选药。 作用与阻断 道有关。 地西泮地西泮静脉注射用于 癫痫持续状态 , 为首选药丙戊酸钠苯二氮卓类 地西泮 是控制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之一。 静脉注射见效快,安全性较大。 但偶可引起呼吸抑制,宜缓慢注射( 1mg/ 硝西泮 对小发作、肌阵挛性癫痫和婴儿痉挛有较好疗效。 氯硝西泮和氯巴占 对各型癫痫都有效,尤以对小发作、肌阵挛发作和不典型小发作为佳。 (1) 根据癫痫类型选药(2) 剂量从小量开始 , 不致不良反应又能控制症状(3) 坚持长期用药 , 不可随意停药 ,(4) 减药要缓慢 , 强直阵挛性发作减药过程至少 1年 , 失神性发作 6个月抗癫痫药的临床应用一般原则惊厥 是中枢神经过度兴奋所致 , 表现为全身骨骼肌不自主的强烈收缩 . 硫酸镁 (是细胞内重要的阳离子 , 在神经冲动的传递和神经肌肉应激性的维持方面基本上是一 抑制性离子。 血浆中 于正常值时 , 出现神经及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升高 , 而 度 升高 时 , 可致 中枢抑制和肌肉松弛。 这种作用可被 对抗。 阻断神经 肌肉接头的传递 ,骨骼肌松弛。 抑制心脏 , 舒张外周血管平滑肌 , 可使血压下降。 用于 :子痫 、 破伤风致的惊厥高血压危象口服导泄作用和用途。药理学-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