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信用卡开卡意愿与使用频率影响因素研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度与其对信用卡的态度显著正相关。 (五) 外在变量 TAM 模型中,外在变量包括系统设计特征、用户特征 (包括感知形式和其他个性特征 )、任务特征、开发或执行过程的本质、政策影响、组织结构等等。 而根据国内外研究结果,大量研究 仅 围绕 人口 统计特征 展开。 表 3 金钱与信用态度对信用卡使用行为的影响 学者 金钱与信用态度对信用卡使用行为的影响 J. Xiao et al.( 1995)[21]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喜欢信用贷款。 在这次调查中 有 82%的学生有良好的情感态度, 67%的学生有良好的认知态度。 H. Tokunaga( 1993)[22] 研究发现信用卡的高度使用者把金钱作为一种权力 /声望工具,经历了更多的财务问题,更少关注卡的余额,他们有更低的自我价值。 amp。 D. Templer( 1982) [23] 研究发现金钱态度与个人收人无关。 Furnham( 1984) 注意到金钱态度是多维度的,而且人口统计变量影响个人对金钱的态度和行为。 江明华 和 任晓炜( 20xx) [24] 应用最广泛的 Hayhoe 等 (1999)的金钱态度信用态度量表来研究影响我国信用卡持有者透支行为的金钱和信用态度因素。 通过 logistic 回归分析 ,研究发现 14 个因子中的 4 个因子对信用卡透支功能的使用有显著影响。 这四个因子是 :正面情感、保守和冲动消费 ,以及存款。 关于信用卡持卡者的人口统计特征与信用卡使用行为之间的关系, Y. Chien 与 S. Devaney (20xx)的研究表明, 已婚户主、所从事的是专业技术或者管理工作、受过更 好 的教 8 育、家庭成员数量大、更低收人的家庭信用卡透支数额大一些。 这说明用户的个人特 征 对信用卡的使用存在相关关系。 但是,消费者申领信用卡原因不同也是导致 其不开卡 的重要 因素 ,本研究试图从是否基于价值申领信用卡来考察其对 各变量路径系数的影响。 上述研究未从信用卡申领行为角度考察睡眠卡的成因, 本研究 基于 技术接受模型( TAM),选取感知结果、感知风险、相关知识、外在变量以及金钱信贷态度等因素进行研究, 由此可得 本研究的 理论 模型 ,如图 1 所示。 图 1 理论模型及假设 三、 研究方法 与样本数据 (一) 样本与数据 本研究从成都、深圳与郑州三地收集持有睡眠卡消费者的数据。 从不同经济、地理城市中抽取样本旨在反映消费者 对睡眠卡的真实感知与态度,均衡由地理区域差异而带来的测量偏差。 由于调查对象需为持有睡眠卡的消费者,因此对被访者进行了严格的甄别,甄别问题包括是否拥有信用卡,是否在银行部门工作,是否有未开通的信用卡或开通后除为免年费而进行的消费外是否在连续六个月刷卡消费小于等于 1 次。 在调查过程中,学生样本兼顾了理工类与文科类院校,针对在职人员,采用街头拦截访问方式进行调查。 在成都、深圳、郑州分发了 2 1 110 份问卷,分别收回 190、 8 95 份有效问卷,有效率约为 %。 样本感知信用卡风险 金钱 /信贷态度 信用卡相关知识 信用卡态度 感知信用卡实用 信用卡使用意向 感知信用卡方便 H6 H5 + H2 + H1 + H8 + H4 + H3 + H7 + 9 男女比例基本接近 1:1, %受过高等教育,持卡 者 中 35 岁以下 占 95%; 根据 江明 华等( 20xx)的研究,持有信用卡的男女比例约为 1: 1,持卡者中 84%受过高等教育,持卡 者中 35 岁以下 占 78%, 因此 , 本样本在人口统计特征分布上是合理的。 (二) 问卷和测量 1 问卷的形成 C. Hayhoe et al. (1999) 在关于大学生信用卡研究的文章提出了测量信用卡态度的 12 个指标 , 并 证实了其可靠性及有效性。 因此态度采用 Hayhoe 量表。 使用 意向 参考了 Zeithaml, Berry amp。 Parasuraman (1996)提出的衡量行为意愿指 标,并结合 睡眠卡 持有人群的行为特点,对其意愿指标作了一定修改。 相关知识包括主观知识、具体的客观知识和非具体的客观知识,其中主观知识测量参考 Srinisasan et al.( 1988)、 Srinisasan et al.( 1991)和 Brucks(1985)研究中使用的主观知识量表;非具体的客观知识测量参考了 Brucks(1985)、 Dacin( 1986) 研究中的客观知识量表和 Johonson amp。 Russo(1984)研究中的使用经验量表;具体的客观知识测量 量表是基于 金玉芳( 20xx)等的消费者知识分类体 系, 在 借鉴 Dacin amp。 Andrew( 1986)使用的具体的客观知识量表 基础上形成的。 金钱和信用态度的测量参考了江明华( 20xx)等的研究, 但本文认为, 对信用卡的正面情感实际是对信用卡的态度,因此 本研究 仅使用了保守、冲动消费、存款三个因子进行测量。 感知实用性和感知方便性两个变量均采用多指标衡量法来测量。 测量指标的选用与开发步骤如下:首先,基于 TAM 模型中的感知易用性和感知实用性及信用卡的相关研究 选择 了许多临时指标,并请教四位市场营销和银行 业务 的专家,根据他们的意见进行了提炼。 其次,根据提炼后的指标形成焦 点小组访谈提纲,开展了两轮焦点小组访谈(拥有信用卡的学生),通过内容分析筛选出顾客感知实用性和方便性指标。 再次,将之前得到的测量指标进行整理,并再次征求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与修改。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得到衡量感知实用性的七个题项和衡量感知方便性的六个题项。 本研究所有量表均采用 7 分制 Likert 量表 ( 1=完全不同意, 7=完全同意)。 获得初始问卷后,我们选择本校管理学研究生、 MBA 学生进行预调查,获得有效样本56 份。 借助 软件将反向题重新计分,以 27%的高得分者和 27%的低得分者构成高分组和低分组 进行项目分析,判断两组平均数 T 检验是否显著,对应 T 检验不显著的题项剔除,因为其鉴别度低。 最后得到 7 个变量 36 个题项。 10 表 4 潜变量及其观测指标的信度 变量 名称 题项 载荷 变量 名称 题项 载荷 信用卡相关知识 Alpha = X1 我比周围人知道更多的信用卡品牌及其特点 信用卡态度 Alpha = Y1我喜欢使用信用卡 X2 我比周围人知道更 多的 不同银行信用卡的还款地点 Y2 一想到使用信用卡,我就感到高兴 X3 我比周围人知道 更多的不同品牌信用卡的功能差异 Y3我喜欢拥有一张信用卡 X4我非常了解信用卡 还款期限 Y4我认为使用信用卡是明智的 X5 我非常了解信用卡年费的收取 Y5 使用信用卡频率越高越能体现其价值 X6我有使用借记卡消费的经历 Y6使用信用卡的成本低 X7我有使用信用卡消费的经历 Y7 我每天使用信用卡,但我的债务并没上升 感知信用卡方便性Alpha = X8 信 用卡能刷卡消费的受理点很多,很方便 感知信用卡实用性 Alpha = Y8 我非常看中信用卡的透支取现功能 X9信用卡特约消费网点(特约商店)分布均匀 Y9 信用卡信用等级积累对我将来有用 X10信用卡还款网点(地点)多,分布均匀 Y10信用卡分期付款功能对我非常有用 感知信用卡风险Alpha =0..633 X11 我担心信用卡被消磁后无法使用 Y11 信用卡的异地转帐 /取款手续费低对我有吸引力 X12 我担心银行没有及时通知我还款期限及金额,导致我超出期限还款 和 多付利息 Y12我非常看中信用卡相对较长的免息期 X13 我担心 账号 密码被人盗用,从而蒙受经济损失 Y13信用卡能满足我特殊需求(如出国) X14 我的购物习惯可能会被商业机构追踪 信用卡使用意愿Alpha = Y14在未来三个月内,我会留意有关信用卡的信息 金钱与信用 态度Alpha = X15 当我需要一件东西时,我就会买,哪怕别人反对 Y15未来三个月里,我打算开通我的信用卡 X16我知道我的存款数额 Y16我愿意使用更多的信用卡功能 X17我赞同 “超前消费观 ” Y17我将会增加信用卡的使用频率 Y18我将会增加信用卡业务的交易金额 Y19我愿意经常使用信用卡 2 因子分析 对每一个潜变量的观测指标分别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并进行正交旋转, 删除因子载荷过 11 低的题项(小于 )。 用 X X X3 测量样本的主观的知识,用 X X5 测量具体的客观知识, X X7 测量非具体的客观知识; Y1 Y15 测量消费者信用卡开通意愿, Y1 Y1Y1 Y19测试其使用意愿。 各题项在相应变量上的因子载荷如表 4 所示,除 Y1 略低于门阀值 之外,其余各题项在相应变量上的载荷均大于。 说明各潜变量的结构效度良好。 3 变量信度分析 以总样本为例, 7 个变量的信度如表 4 所示,感知信用卡方便性、感知信用卡风险和金钱与信用态度的信度值略低,但均高于标准值。 前面的因子载荷反映了各潜变量的内部结构,各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水平是较为理想的,可以用来测量相应概念。 由此获得各潜变量及其观测指标。 四、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一) 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度 在预设模型下,感知 方便性 到信用卡态度的路径系数仅为 ,且对应的 T 值最小,为 ,说明假设 4 不成立。 另外,感知 方便性 到感知实用性、感知实用性到信用卡态度、感知风险到信用卡态度三条路径系数的对应 T 值也不显著,根据拟合规则,删除感知 方便性 到信用卡态度的路径构建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