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分子生物学 转录与转录后加工(下)内容摘要:

药学分子生物学 转录与转录后加工(下) 第五章 转录与转录后加工 第一节 转录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与转录起始和终止有关的 第三节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转录及抑制剂 第四节 转录后加工及其机制总 总量的 4%非编码 总量的 94%一、原核生物转录的起始原核生物 常在转录完成之前就开始翻译 酶与模板的 生成非专一的 ,不稳定的复合物在模板上移动;2. 起始识别:全酶与 35序列结合 ,产生 封闭的酶 ;10序列处 , 模板 形成 开链式的启动子二元复合物 (;4. 酶移动到 +1,连续合成 6因子释放 ,形成 酶。 转录的起始过程 :二 . 原核生物转录的延长一个起始核苷酸位点;一个延长核苷酸位点。 嘌呤核苷三磷酸充填了起始位点,另一个核苷三磷酸充填延长位点并均与模板碱基互补,才合成第一个磷酸二酯键三、原核生物转录的终止不依赖 因子的转录终止依赖 因子的转录终止被 因子追上在转录泡中 因子使 释放出因子和 因子的转录终止四 机制不详五、 按照抑制作用性质的不同 1 嘌呤和嘧啶类似物,形成核苷类似物而抑制 2 通过与 3 与 第一节 转录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与转录起始和终止有关的 第三节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转录及抑制剂 第四节 转录后加工及其机制第五章 转录与转录后加工 第四节 转录后加工及其机制 转录后加工 :与 3的切除 ,特殊结构的形成、碱基修饰和糖苷键的改变及剪接等过程,变为成熟的核生物 数多顺反子需要切成小的单位,但 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不同步,并且需要间接过程的加工。 真核生物从 1) 5 加帽;(2) 3 加尾;(3) 剪接(4) 修饰:对某些碱基进行甲基化。 二、 帽成为 加帽方式: 用 磷酸二酯键相连的二核苷酸,而且 5端总是 为帽子 0。 单细胞真核生物只具有帽子 0。 第一个核苷酸的 2成帽子 1(包括帽子0),符号为 为 A, 第二个核苷酸的 2成帽子 2(包括帽子 1),符号 一) 5加帽 三种帽子的共同 在帽 1 中可被甲基化 位 置 C N O C N C C H C N H C C H N C N N C H O C O O O 2 C O P O P O P O C H O O O 帽 1 位 置 O O P O C 帽 2 位 置 O O P O O 图 13 - m R N A 5 端的帽子位置和可被甲基化的位点 子 0首先转录初产物的 5端三磷酸脱下一个磷酸基团,与 磷酸二酯键连接( 由 供甲基,使碱基及核糖甲基化。 2. 二) 3 24.一个信号 于切点上游 13二个信号位于 5含 后常有一串富含 2. 3末端的产生:切离酶识别切点上游 13点后 特异性因子 割与多聚腺苷酸化专性因子)和 白切割激发因子)的协助下完成切离作用,产生 3末端。 3. 加 A)尾巴A)尾巴大约 200应如下:多聚核糖核苷酸 + 多聚核糖核苷酸(A)n+化。 (三) 真核生物 6甲基腺嘌呤 ,约 1/1000的几率1. 原核生物 N AI l e t R N AA l a t R N AA s N AT r S 2 3 S 5 a s e I I I R N a s e I I I R N a s e I I I R N a s e I I a s e R R N a s e R R N a s e R R N a s e R R N a s e 3 - r R N A 的加工二 . 真核生物 在细菌和真核生物中都有,真核中修饰更加广泛)( 1)将甲基基团加到核苷酸糖基的 22)将尿苷酸变为假尿苷酸三、 须切割才能释放。 t R N AI l e t R N AA l a t R N AA s N AT r S 2 3 S 5 a s e I I I R N a s e I I I R N a s e I I I R N a s e I I a s e R R N a s e R R N a s e R R N a s e R R N a s e 3 - r R N A 的加工核和真核都有) 核酸内切酶在 核酸外切酶 个个切除 7个核苷酸 端切断, 末端的 2个核苷酸 核苷修饰 甲基化、脱氨基、核苷酸替换、硫代0个核苷酸就有一个被修饰。 特点:范围广,种类多包括甲基化、脱氨基、核苷酸替换、硫代。 四、 一类 :磷酯键转移反应将 含二类 :特异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去除 由特异的 剪接。 (一)第 存在 :真菌线粒体基因内 ,低等真核生物的细胞核 间接点序列特点:( 1)其边界序列为 5外显子 U ( 2) 具有 中部核心结构 ( 、 Q, R、 S( 3) 内部引导序列 ( 含子中能与两个剪接点边界序列配对 , 将两个剪接点拉到一起。 剪接条件 :需能量 剪接机制:内含子能折叠形成具核酶催化中心的空间结构,催化剪接剪接过程:核进攻 35位或 19位,释放出 15和 4个核苷酸的的两个小片段,最终形成线形产物 )第 存在 :真菌和植物细胞器的基因组 剪接条件 :需 不需鸟苷,不需能量 结构特点:5 3开 3剪接点 612y y 剪接机制 :内含子能折叠成类似 6身催化。 同 )第 为 人类遗传疾病中有 15%与 边界序列:符合 含子 5端总是 端总是 分枝点序列:为 y * 具有2 接体与磷酸酯键转移反应剪接途径分为两步:( 1) 5剪接位点的断裂分枝点 G,形成 5酸二酯键, 端被游离( 2) 3剪接位点的断裂 和外显子连接端,两 酸二酯键相连,切除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