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有机化学课件-第7章 炔烃和二烯烃内容摘要:
中国药科大学有机化学课件-第7章 炔烃和二烯烃 第七章炔烃和二烯烃烃第二节 二烯烃第三节 卤乙烯型和卤丙烯型卤代烃第四节 电性效应小节主要内容C C s p 杂 化一个 键两个 C C 型 分 子(一) 结构和命名第一节 炔烃( 化方式: 109 120o 180 ( ( ( (轨道形状: 狭 长 逐 渐 变 成 宽 圆碳的电负性: 随 S 成 份 的 增 大, 逐 渐 增 大。 50 40 25C 几个重要的炔基C 1 2个实例141 345678(S)3)分子中同时含有双键和叁键,可用烯炔作词尾,给双键和叁键以尽可能小的编号,如果位号有选择时,使双键位号比叁键小。 练习题 1 写出 C H 3 C H 2 C H 2 C C 3 C H 2 C C C H 3C H 3 C H 3C 炔烃是否有顺反异构。 无。 因为炔烃的 二 ) 物理性质简单炔烃的沸点、熔点以及密度比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和烯烃高一些。 炔烃分子极性比烯烃稍强。 炔烃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石油醚、乙醚、苯和四氯化碳中。 )化学反应 键(电子云密度大,易发生亲电反应)核较为暴露的 末端炔氢的反应 H+碳氢键的断裂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酸性电离,所以将烃称为含碳酸含碳酸的酸性强弱可用 性越强。 烷烃 (乙烷 ) 烯烃 (乙烯 ) 氨 末端炔烃 (乙炔 ) 乙醇 水50 40 35 25 16 逐 渐 增 强其 共 轭 碱 的 碱 性 逐 渐 减 弱酸性C H 炔 氢 具 有 酸 性H C C H + N H 2 - H C C - + N H 3 ( p K a = 2 5 )轨道成分越多, 氢 化 合 物 中 H 的 酸 性 顺 序 :C H > C H > C Hs p s p 2 s p 3H C C H H C C N aN a H 2生成的炔钠是一个亲核试剂R C C N a R X/ R C C R /这个反应可以用于制备高级炔烃 H + N) H + H + 22 ) 还原2/ d, t 2/ 0>90%)(90%)(82%)2. 碳碳 键的反应催化加氢*1 H + 1 H + 1 C R + H 2L i n d l a r C a t R ( 顺 式 烯 烃 )要想将炔烃只还原到烯烃 ,可以采用林德拉 (化剂 或者用 H 5 C C C 2 H 5 + H 2P d / C a C O 3喹 啉C H 5 C 2 H 5H 喹啉用碱金属在液氨中还原反应式 C C - R R - C C - R H C 反式的烯基负离子较稳定相当于反式加氢,生成反式烯烃*1 钠的液氨溶液的制备+ l) + i ,K 蓝色溶液*2 反应体系不能有水,因为钠与水会发生反应。 *3 与制 液 ) 色是溶剂化电子引起的。 明加卤素碳 以炔中 电子控制较牢。 H 氯必须用催化剂,加溴不用。 ( 2) 亲电加成反应C H 2 C H C H 2 C C HB r 2- 2 0 o C , C C l 4C H 2 C H C H 2 C C HB rB r ( 9 0 % )反式加成生成反式烯烃。 C lC 化氢与不对称炔烃加成时,符合马氏规则。 与 用汞盐和铜盐做催化剂。 由于卤素的吸电子作用,反应能控制在一元阶段。 反式加成。 C H 3 C H 2 2 C H 3H + :生成的卤代烯烃再与卤化氢加成还是符合马氏规则。 这说明正碳离子 比正碳离子 更为稳定,这可以用共轭效应来解释。 R C B r C H 2 B r C H 2H 互变异构 =H 互变异构 R + R互变异构 R O 化,酸性。 符合马氏规则。 乙炔 乙醛, 末端炔烃 甲基酮,非末端炔烃 两种酮的混合物。 官能团异构体:分子式相同、分子中官能团不同而产生的异构体。 互变异构体:分子中因某一原子的位置转移而产生的官能团异构体。 3 C C H C H 3O 3 C C H C H 3酮式( 式和烯醇式的互变异构是有机化合物中的一个普遍的现象,对于孤立的醛酮,一般是酮式较稳定,平衡偏向于酮式。 互变异构体: 互变异构当中,酮式和烯醇式处于动态平衡。 互变异构体之间难以分离。 定义:亲核试剂进攻炔烃的不饱和键而引起的加成反应称为炔烃的亲核加成。 常用的亲核试剂有: . H + 150化剂 C H 2 - C H 2 H 5粘合剂炔烃亲核加成的区域选择性:优先生成稳定的碳负离子。 ( 3) 亲核加成反应2. H + H + H 150化剂 C H 2 - C H C C H 3 C H 2 - C H 乳胶粘合剂 现代胶水2O, 70化剂 C H 2 - C H 人造羊毛( 4)硼氢化反应6 R C C H + B 2 H 6 C O 2O C H 2 C H 3 C O O H = C H 2顺式加成反马氏加成6 R C C R + B 2 H 6 C 3 C O O R R H Hc i s 3 C H 2 C C C H 31 ) B 2 H 62 ) C H 3 C O O C H 3H 3 C H 2 0 R冷,稀, 10025 R) 2) 5) 氧化反应R C C RCOO。中国药科大学有机化学课件-第7章 炔烃和二烯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