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新风暴对我国金融形势的影响分析-会议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O 和 CDS 的规模是次贷的数十倍,将整个金融市场暴露在一个前所未有和无法估量的系统性风险之下。 对于 CDS 和 CDO 等金融衍生工具而言,存在两大制度性风险。 一是完全通过场外交易市场( OTC)在各机构间进行交易,没有任何政府监管,没有集中交易的报价和清算系统,缺乏连续交易的透明市场为此定价,流动性非常 差。 二是普遍具有杠杆经营的特征,实行保证金交易,并实施按市值定价( marktomarket)的会计方法。 一旦 CDS 和 CDO 快速跌价,市场价值缩水,在杠杆作用下,追加巨额保证金就成为持有者的巨大负担。 因此,在以上两大风险的作用下,雷曼的破产和美林被并购发生得非常突然,此前并没有什么征兆,金融市场和监管当局也未能及早发出预警。 当持有 CDO 和 CDS 的金融机构暴出巨亏后,其股价会出现重挫,从而引发股票市场投资者的恐慌情绪。 金融机构的巨额亏损还会引起金融市场普遍的风险重估,市场投资者纷纷减持高风险资产,增加流动性资产在资产组合中的比重。 一旦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加入抛售高风险资产、追逐流动性的行列,必 然造成高风险资产价格的加速下跌和流动性短缺,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信用度在瞬间发生惊天逆转。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次债及其衍生品已经形成了全球性的市场,持有者遍及全世界。 美国大型金融机构也往往发展为跨国公司。 因此,次贷危机所带来的金融动荡并不局限于美国本土,各国股市、债市、汇市及各类相关衍生品市场等也随之产生联动,形成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 全球央行联手救市仍无法力挽狂澜,次贷风暴远未结束 面对愈演愈烈的金融动荡,全球各大央行的救市力度也不断升级。 9 月 14 日雷曼申请破产保护的消息引发全球股市 15 日出现全面暴跌, 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当日跌幅达 %,创“ 9 11”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欧洲主要股票市场大跌 4%5%,亚洲主要新兴市场跌幅多为 4%左右。 为缓解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短缺和恐慌情绪,避免金融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在各国单独救市不见成效后, 9 月 18 日,美联储联合日本央行、欧洲央行、英国央行等六大国家央行联手向金融体系注入高达 2470 亿美元的资金。 而在此之前,全球央行在 9 月15 日 9 月 17 日已累积注资近 4000 亿美元。 市场对联合救市行动给与了积极反应, 9 月 19 日,全球股市出现大涨。 9 月 20 日,美国政府又公布了巨额救市 方案,拟动用 7000 亿美元,购入“不流动”按揭证券,并将国债法定上限提升至 万亿美元,从而成为经济大萧条以来美国最大型的救市方案。 以美联储为首的各国央行积极救市,对缓解当前的金融动荡有着积极的作用。 不过,由于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根源在于美国房地产价格的下跌,在美国房价止跌之前,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坏消息还可能接踵而至,可能还会有下一个“雷曼”出现,并引发新的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震荡,美国次贷危机掀起的全球金融风暴尚未结束。 3.持续不断的金融风暴可能诱发我国股市过度下跌,房市“硬着陆” 我国依靠资本项目的 适 度 管 制 和 金融服务市场低开放度而在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幸免于难。 但 20xx 年加入 WTO 以来,我国经济和金融的开放度不断提高,尽管我国资本项目仍未完全开放,但危机传染的风险已经大大上升。 目前美国次贷危机有演化为金融危 机的可能,国际金融市场正面临持续的动荡和全面的 风险重估,从而可能对我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带来传染性风险。 从国际金融动荡向国内股市和房市的传染途径上看,主要有市场心理和资金两个渠道。 一方面,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重估可能影响国内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心理预期,引发我国股市和房市的风险重估。 另一方面 ,尽管我国资本项下仍不可自由兑换,但由于经常项目已完全放开,短期国际资本(热钱)可以隐藏在经常项目之中,或以地下交易的形式进出我国,从而实现国际和国内之间的资金传导。 20xx20xx 年,我国股市和房市在经济增长强劲、人民币升值等因素推动下,出现快速上涨,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资产价格泡沫。 今年年初以来,我国股票市场持续下跌,股市的泡沫风险已经基本释放。 但在国际金融动荡的影响下,国内脆弱的投资者信心还可能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