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新风暴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会议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 8 成。 由于美国大量的国债都是被国外投资者所持有(截至 7 月底,日本是持有最多美国国债的国家,总额高达5934 亿美元。 中国则持有 5187 亿美元名列第 2,第 3 位的英国则持有 2908 亿美元, 3 国都较六月增持了近百亿元),美国政府总是倾向于让美元贬值来减轻其债务。 再加上美国依靠向市场大量注入资金的方式来缓解金融危机,最终又可能导致美元流动性过剩。 初步预计,人民币汇率在经过短暂震荡之后很可能重新进入不断升值的轨道,从而进一步抑制我国商品出口的增长。 表 3:近几年来我国主要贸易出口地区出口比重( %) 中国香港 印度 日本 韩国 中国台湾 20xx 20xx 20xx 20xx 20xx 俄罗斯 美国 澳大利亚 东盟 欧盟 20xx 20xx 20xx 20xx 20xx 企业投资意愿和能力减弱 从国内投资看,次贷危机带来的主要是不利影响,并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是企业投 资热情下降。 次贷危机存在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使得人们对风险厌恶普遍上涨、对经济增长信心普遍下滑。 目前无论是国外经济研究机构还是国内研究机构,对世界经济增长和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都在下调,这无疑将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 因为企业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好的收益,在不确定性增大,对未来投资收益预期不佳的情况下,短期内适当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就成为企业家理性的选择。 二是境外直接利用外资能力减弱。 随着次贷危机不断深化,西方金融大鳄为求自保,纷纷甩卖海外资产,套现应对危机,以免成为下一个“雷曼”。 目前,多家外资机构 已经将规模巨大的在华资产列上甩卖列表。 其中,申请破产的雷曼正在为自己的中国业务寻找“下家”,换取资金自救。 美国国际集团 (AIG)也打算通过出售包括中国寿险在内的资产的方式来筹集营运资金。 在房地产市场上,被雷曼、美林、摩根士丹利、美国国际银行等机构列入出售名单的物业规模高达上百亿美元。 三是降低企业投资收益。 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是占比最大的。 这种资金结构的转变表明投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规律决定的,市场景气、企业利润率高的时候,投资就快速上升。 反之亦然。 这一点与过去政府和国有企业为 投资主体时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未来企业利润增长的不乐观,将极大地减弱企业的投资动力。 四是减弱部分中国出口企业的投资能力。 受次贷危机影响,美国企业销售、经营状况均受到不同程度打击,资金周转困难,对外支付能力下降,付款速度变慢,违约率提高,使越来越多的中国外贸出口企业遭遇海外商账危机,而次贷危机的发源地美国,则成了中国外贸企业海外商账的重灾区。 企业资金回收慢甚至可能出现收不回资金的窘境下,其投资能力下降就成为必然。 消费热点进一步降温 受国内经济周期性调整的影响,多数消费热点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降温,而次贷危 机的出现毫无疑问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雪上加霜的作用。 一是减弱了部分居民的实际购买力。 今年我国东部沿海外向型中小企业倒闭增多,失业者增多必然缩减消费支出。 与此同时,次贷危机给我国 A 股市场的调整同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