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的丰产栽培内容摘要:

金银花的丰产栽培 银花为忍冬科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 主要用于中西药剂、中成药和化妆品生产及出口原料,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2002 年以来,豫南山区桐柏县结合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在山坡地上发展金银花面积 1300亩(667 平方米,下同),栽后第 2年平均亩产量(干)75效益 1500元;第 3年亩产量(干)106效益 2200元;4年后亩效益在 3000元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选择适宜栽培地金银花抗旱能力强,耐贫瘠,对土壤要求不严,除盐碱地和过于贫瘠的土壤外,一般土壤均可种植。 宜选择阳光充足的平地、山坡地,也可在地埂、渠边、庭院等处种植。 2选择丰产品种品种优劣直接关系到产量和质量,注意选择株形紧凑、萌芽力和发枝力强、开花多、花形中等、色泽金黄、丰产稳产和抗性强的品种。 厚、盐量小于 沙壤土质、灌溉方便的地块。 亩施基肥 30005000翻整平,做 1的畦。 根、扦插法均可繁殖。 生产中一般多用扦插繁殖,成苗快。 46 月或 910 月均可。 选长势旺盛、无病虫害的植株,选取 23 年生健壮枝条的中部作插条,剪成 2030的段(每段至少有 35 个芽),下剪口呈斜型,并摘去下部叶片,插条上端可用蜡封口,下端(即入土端)可用 20%奈乙酸(生根剂)9001000 倍液浸泡 12 小时促进生根,可使成活率达 90%以上。 按行距 20距 10出地面 1015露 23 个芽),然后覆土压紧,浇水。 若光照过强,需搭遮阳棚或盖草遮阳。 生根前保持地面湿滑,待生根成活后撤出遮阳物。 当年苗可长到 12m 高,有 23 个分枝。 春季扦插的当年秋季即可移栽。 4栽植技术春、秋两季均可移栽。 春季在 4月上、中旬;秋季在 8月上、中旬,选阴雨天移栽。 栽植前,山地应挖品字形大穴 1×1×1×1m;立地条件好的平坦地,挖穴栽植即可;每穴施优质农家肥 23苗时,应尽量使根系带些土块,按照行距 1距 1m,每穴栽 23 株,亩栽 500600 穴。 栽植后,浇一遍定植水。 土、浇水,早春新芽萌发后和秋天地冻前结合施有机肥各培土 1次。 1 年追肥 23 次,早春头茬花接近采完时追第 1遍肥(含氮量高的复合肥),促进多开花;第 2遍肥用含氮量低的复合肥,时间在 78 月份;第 3遍施有机肥,时间在 10月份;施肥量:5 年以上植株每穴施土杂肥 5次施复合肥 磷肥 150200g、碳酸氢铵 50100g;幼株酌减,土壤肥沃可少施,1 年 1次基肥、1 次追肥。 同时,也可进行叶面施肥,花前、次营养叶面肥。 能自立,成株后应在株旁立架,高为 茎蔓缠绕其上,保持通风透光良好,否则趴地生长,产花量低,也不便于采摘和管理。 长季节要及时清理无用萌蘖枝,使通风透光良好;冬季或早春萌芽前应将衰老枝、病虫危害枝、徒长枝、细弱枝和干枯枝剪去,60上的长枝要适当剪短,保留 45 对芽,促使多发枝、多开花。 长势旺的轻剪,留 67 对芽;长势弱的重剪,留 23 对芽;使枝条疏密均匀,内、外层次分明,整个支柱形成直立伞形花墩。 采头茬花后也要进行修剪,促进多发 2次分枝,提高 2茬花的产量,以后再修剪可得 3、4 茬花,合理精细修剪可多发新枝、多开花,比不修剪的增产 46 成。 6病虫害管理金银花病虫害较少,但阴雨天多时会出现蚜虫和叶斑病为害。 防治方法:天解冻后铲除杂草、松土;合理修剪,增施有机肥,提高抗性。 次铲除剂,如石硫合剂、菌毒清等;夏前后各喷 1次 50%杀螟松10001500 倍液;叶斑病可用 12240 倍波尔多液或大生 00倍液防治,每周喷液 1次,连续 3周(注意采花前 1520 天禁止喷药,以免污染金银花)。 7采收加工金银花栽植后 2年开始产花,5 年后进入盛花期,每年 56 月份开花,采花须及时。 在花蕾由绿色变黄白色至开花前采摘,此时采摘花的质量好、产量高。 选晴天露水干时进行,采后要及时晾干或烘干。 一般丰产期亩产干花 150的可达 200银花藤的收获可结合修剪进行,割下带叶嫩枝,扎成小捆晒干即可。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