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20xx年远景目标纲要(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在 20xx年完成,多数项目开始进入实施的关键阶段。 该酸雨和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 程项目实施后,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 万吨,每年减少烟尘排放量 万吨,每年替煤量 万吨,每年减少废水排放量 200 多万吨,对改善柳州市环境质量将起到关键作用。 “九五”期间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 酸雨污染仍然是我市主要的环境问题 目前我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尚未达到国家三级标准,主要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指标超标,根据目前我市发布的市区空气环境质量状况周报的监测结果,市区空气质量维持在良好至轻度污染水平,其中,以 SO2为“首要污染物”出现的频率居多,二氧化硫污染仍是我市大气的 主要污染因子。 根据柳州市大气二氧化硫总量控制研究成果,我市二氧化硫总量控制区大气二氧化硫环境质量达到三级和二级标准的环境容量分别为 万吨和 万吨, 1998 年现状二氧化硫排放量为 万吨,较环境容量指标仍有较大距离。 我市二氧化硫总量控制和宏观管理的任务仍非常艰巨,二氧化硫削减工作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完成,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以及以煤为主的国家能源政策、柳州市工业二氧化硫结构性污染为主格局将在一定时期存在等因素,新一轮的二氧化硫排放高峰即将出现,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将进一步加 大,二氧化硫排放将是污染控制的重点。 柳江河饮用水保护河段水质污染呈上升的趋势 柳江河水季节性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上游流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柳江河流量向两极发展,近年来其最大和最小流量已相差 580 多倍。 1999 年 2月 15 日到 3 月 1 日,柳江河创历史最低水位( 米)、最小流量( 58 立方米 /秒),柳江河的污染问题暴露无余。 由于上游柳州监狱露塘糖厂、金农淀粉 柳州市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 20xx 年远景目标纲要 11 厂将大量高浓度有机废水直接排入柳江河饮用水河段,加上城市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和部分企业超标排污,柳江河出现了水质恶变,水体变黑,江河死鱼 3 万多公斤的重大污染事故。 污染造成的影响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柳江河有机污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由于历史原因,我市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处理率为 0,仅河北半岛沿河城市生活排污沟渠 20 多条。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每年全市有机污染物 COD 排放量达到 8 万多吨,其中生活污水 COD 排放量约为 万吨,占全市废水有机污染物排放量的%,给柳江河水造成较大影响。 受工业废水排放的影响,柳江河以重金属离子为主要地区特征污染物的问题比较突出。 锌品厂、有色金属冶炼厂、龙城化工厂每年排入柳江河的金属镉 量达到 24 吨,大量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已对柳江河下游交给柳州地区的交接段面河水造成了影响。 上游来水水质对我市饮用水河段的用水安全构成了威胁。 受上游河池地区有色金属采矿业和冶炼业兴起和发展影响,近年来,我市上游露塘断面连续多年出现镉、砷、铅污染物的检出情况,其中 1998 年河池地区交给我市西门涯断面河水砷的含量最高已达 毫克 /升,超过国家地面水Ⅲ类水标准。 环境噪声和餐饮业油烟污染问题日趋突出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房地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城市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及餐饮 业油烟污染扰民投诉事件日益增多,群众反映强烈。 据统计,目前此类污染的投诉比例占到所有环保投诉的三分之一。 噪声和餐饮油烟污染成为我市又一环境热点问题。 乡镇企业污染不可忽视 根据对柳州市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结果 , 国家控制 12项污染物排放指标与县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相比较,乡镇工业在废水、废气排放量仅相当于县级以上工业排放量 %和 %的情况下,铅污染物排放量已超过县级以上工业排放量,烟尘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也已达到县级以上工业的一半以上,另有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已达到县级以上工业污 染物排放量的 35%以上,表明近年来在乡镇工业得到大力发展的同时 , 乡镇工业污染治理水平较低,污染物超标排放严重,对局地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的威胁大。 乡镇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城镇环保基础设施薄弱 柳州市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 20xx 年远景目标纲要 12 我市现有的城镇环保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方面至今仍是一个空白,城市生活污水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城市排水管网设施陈旧、落后,城市排水仍为合流制,污水就近排入江河。 城镇垃圾处理符合国际标准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大多只是简单的 堆放和填埋,城市基础设施 环境污染治理欠帐严重。 环保投入少、环境管理能力差 由于历史欠帐多,整体经济实力差,环保投入严重不足,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进度慢,环保监控手段落后,环境管理能力差。 “九五”期间,柳州市环保投入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远不能改变环境建设和污染治理落后的状况,与日益繁重的环境保护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严重制约我区环境保护的开展。 第三章 环境发展趋势分析 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概述 自然环境状况 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中部,柳江中下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0850′~ 10944′,北纬 2354′~ 2450′。 全市辖两县五区,总面积 5307平方公里,市区是一个北、东、西三面为低山丘陵,南面张开的岩溶盆地,柳江蜿蜒曲折穿市而过,形成了河流阶地地貌与岩溶地貌叠加的特点。 柳州市地处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地带,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多年平均气温 ℃,年气温变幅177。 ℃内。 多年平均降雨量 毫米,最大年降雨量 毫米,最小降雨量 毫米,一般 4~ 8 月雨量较多,占全年的 %。 柳州盛行南北风,少有东西风,全年主导风向为北北西风,冬季多 为偏北风,夏季多为偏南风,年平均风速为 米 /秒,市区静风频率较高,为 %。 社会经济状况 柳州是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又是山水景观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 优越的区位条件、交通条件、资源条件和较为坚实的工业基础,使之成为广西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柳州市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 20xx 年远景目标纲要 13 现有国有大中型企业 50 多家,形成了以汽车、钢铁、有色金属、轻工、纺织、建材、化工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经济效益在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城市中居首位。 改革开放以来,柳州市经济飞速发展, GDP 从 1978 年的 亿元增长到1998 年的 亿元, 20 年间增长 20 多倍。 1979 年人均 GDP 仅为 632 元,1998 年增长为 9280 元,年平均增长率为 16%。 另外多方位、立体化的交通体系也给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使柳州成为广西最重要的物质集散、贸易中心。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城市面貌也得到较大改善,全市人口从 1978 年 万人发展到 1998 年 万人,建成了白莲机场,柳江河上架起了 6 座大桥,新增城市道路 169 公里,开发建设了一大批住宅小区,建成了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图书馆等一批文化娱乐 基础设施,同时加强了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酸雨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大气环境质量逐年好转。 经济发展规划概述 根据柳州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及总体目标,到 20xx 年,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年增长 10%的速度,总人口控制在 200 万以内。 “十五”期间,将更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战略性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发展,逐步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使一、二、三产业的比重达到 6: 51: 43,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10%,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6%,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年均增长 12%,财政收入年均增长 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 增长 8%。 到 20xx 年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年增长 8%的速度,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相信不久的明天柳州将发展成为一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具有综合功能的现代化城市。 环境空气污染趋势 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能源消耗预测 柳州市不生产一次性商品能源。 “十五”期间能源结构预计不会发生较大变化,仍以燃煤为主。 根据柳州市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及能源消耗弹性系数预测,到 20xx 年,全市煤耗量达到 430 万吨,其中工业燃煤 万吨,占全市耗煤 柳州市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 20xx 年远景目标纲要 14 量的 %。 主要能源预测见下表。 表 321 “十五”期间柳州市原煤消耗量预测 单位:万吨 年份 耗煤量 1998 年 (现状) 20xx 年 20xx 年 全市 389 430 其 中 工业 民用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①、燃煤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以 1998 年为基准年,如二氧化硫控制措施保持在 1998 年年底以前的水平,至 20xx 年,全市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烟尘 量将分别达到 万吨和 万吨(见下表)。 预测时,燃煤含硫量按照 1996 年市政府颁布的燃煤控制标准来计算;计算烟尘排放量普通锅炉灰份按 25%计,除尘效率平均按 90%,电厂灰份按 20%计算,除尘效率按 98%计算。 表 322 “十五”期间柳州市原煤污染物排放预测 单位:万吨 年份 污染物排放量 1998 年 (现状) 20xx 年 20xx 年 全市二氧化硫 其中 工业 民用 全市烟尘 其中 工业 民用 ②、机动车尾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1998 年,柳州市机动车辆共计 178726 辆,其中摩托车 107568 辆。 根据公安部门的提供数据,至 20xx 年,我市的机动车辆将达到 640408 辆,其中摩托 车 385436 辆,年均增长速度为 20%。 如目前每辆机动车除摩托车外排放氮氧化物按 50 公斤计, 1998 年机动车尾气氮氧化物排放量为 万吨, 20xx 年,将增至 万吨,增长 %。 大气污染趋势分析 根据我市能源结构及消耗预测,“十五”期间,柳州市煤烟型大气污染的基 柳州市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 20xx 年远景目标纲要 15 本格局不会改变,燃煤二氧化硫污染仍将是我市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 至 20xx年,大气煤烟型污染将呈加剧趋势,如放松对二氧化硫的总量控制和削减,大气环境质量将重新走向恶劣。 水环境污染趋势 废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废水排放量预测 ① 、工业废水排放量预测 1998 年柳州市单位工业产值能源、原材料及水资源消耗量明显偏高。 “ 十五”期间,随着柳州市的工业结构调整、优化以及技术改造力度将明显加大,单位工业产值水资源消耗量将明显降低,预计到 20xx 年和 20xx 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分别为 20741 和 19451 万吨 /年。 ② 、生活污水排放量预测 “十五” 期间,柳州市城市化进程将明显加快,城市人口将快速增长,到20xx 年柳州市人口预计将达到 200 万,城市化水平提高到 60%,城市生活用水量及生活污水排放量均会大幅度增加。 预计到 20xx 年和 20xx 年柳州市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将分别达到 14555 和 22502 万吨 /年(见表 331)。 表 331 “十五”期间柳州市废水排放量预测结果一览表 单位:万吨 /年 年份 市区 全市 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 合计 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 合计 1998 年(现状) 17048 7834 24882 19080 9170 28250 20xx 年 17584 8938 26522 19538 10462 30000 20xx 年 18667 12434 31101 20741 14555 35296 20xx 年 17506 19223 36729 19451 22502 41953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十五”期间,受柳州市工业结构影响,水环境主要问题仍表现为有机污染和重金属污染,主要水特征污染物为 COD、镉、铅、砷。 如维持在“九五”期末的水污染控制水平,“十五”期间以上各项水污染物排放量的预测结果见表332。 柳州市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 20xx 年远景目标纲要。柳州市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20xx年远景目标纲要(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