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实用仪器分析-红外分光光度法内容摘要:
药学实用仪器分析-红外分光光度法 1红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1 概述谱又称:电子光谱、振一转光谱一、定义:由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为红外光谱。 是以速光率 T 或 T 图来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线,由于波长等距,曲线“前密后疏”使用较多的是 线,由于波数等距,曲线“前疏后密” 使用较多的是 R 与 区别:1、起源不同:分子的价电子跃迁产生(电子光谱)分子振、适用范围:要讨论芳香化合物、共轭、长共轭化合物,且限于溶液。 乎所有的有机化合物,且用于固、液、气。 3、特征性强: 波数 )(104m5m 中红外(中红外研究最为)400040025500m 定红外红外主要用于定性、紫外主要用于定量。 三、用途:定性、定量、定结构构型、取代基位置定结构:官能量;化学类别;精细结构 直链、支链§2 基本原理峰位、峰形、峰强描述主要讨论:起源、峰位、峰形、峰强及其影响因素。 一、振动能级和振动光谱讨论双原子分子。 A、B 两原子看作两个小球,化学键质量可忽略,则两个原子沿键轴方向的伸缩振动可近似为简谐振动,双原子分子视为谐振子。 1、位能:U= 2)(1r=U=0r>U>0子振动的总能量:V+V+ ),1,2(振动量子数)由 定律:F=件:弹簧伸长量不能太大。 而由图 15=0 时,E V= 振幅小21V=1 时,E V= 振幅增大23当大到一定程度时,化学键断裂了,即分子离解了(达到了离解能)真实分子并不是谐振2、基频峰产生的重要条件V=0 V=1由图 15动能级是量子化的,分子只能吸收相当于两个能级差的光量子,才能发生跃迁。 假定光子能量:E L=E=E 2) 1+ )L=E 时,即: L=动能级跃迁必要条件 L= 基频峰产生必要条件。 以上两式说明:红外光子频率恰好等于分子振动频率的整数倍才可能发生跃迁。 红外吸收的必要条件。 二、振动形式:(一)伸缩振动:键长沿键轴方向周期性变化。 ( S, 104,表 14)弯曲振动1、面向弯曲:剪刀 ,摇摆2、面外弯曲: 乙称变形 S,不对称变形 105是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产生吸收峰呢。 我们先由计算得出其振动的自由度。 (三)振动自由度:基本振动的数目为振动自由度要确定一个原子在空间的位置,要 X、Y、Z 三个自由度,若一个分子有几个原子,应有 3n 个自由度。 但分子作为一个整体有平动、转动、振动,而红外是由振动引起,故:振动自由度=分子自由度红外区)=3线性分子)或:振动自由度=32(线性分子)=3 6 非线5 线例:H 2O 非线性分子 3×3 振动形式三、基频峰与泛频峰1、基频峰:分子吸收红外辐射后,振动能级由基态 V=O 跃至激发态 V=1 所产生的吸收峰。 V=1 L= o 本振动频率是否所有基本振动都产生基频峰呢。 例:线性分子 2349671两个峰。 原因:(1) 简并:振动形式不同,但振动频率相同,产生简并。 (2) 红外非活性振动:振动过程中分子偶极矩不发一变化。 (或说偶极矩变化为 0) ,正负电荷率心重合 r=0由 = u=0红外线是个交替磁场,若 u=0,则不产生吸收。 (3) 仪器分辩率磁弱(4) 峰太弱。 产生红外光谱两个必要条件: L=2、泛频峰:(包括倍频峰、合频峰、差频峰)=0V=2, L=2 2 倍频峰V=0V=3, L=2 3 倍频峰3 倍以上,因跃迁几率很小,一般很弱,常测不到。 1+ 1三、特征峰与相关峰: 14 2000十一烷与亚十一腈峰基本一致,2247H 2) 9H 2) 9 2247为 H 2) 8吸收峰 振动形式3090 饱和亚甲基碳 C=C 碳=碳双键伸缩振动一般相关峰 990 =饱和次甲基而外 振动909 = 不饱和亚甲基而外 振动特征峰:凡可用于鉴别官能团存在的吸收峰称为特征吸收峰。 相关峰:由一个官能团产生的一组相互依存的特征峰称相关峰。 如上边烯的四个峰为相关峰。 (1)由一组相关峰确定官能团的存在,是 析的重要原则。 (2)相关峰的数目与官能团的性质、仪器性质及测定范围有关。 14收峰的位置峰位用 可用振动频率 =hV=h )本振动频率:将化学键连接的两个原子近似看作谐振子,则分子中每个谐极子的振动频率 计算如下:(S K键力常数(将两个原子由平衡位置拉长 1Å 后的恢复力)U折合质量K 越大,折合质量越小,谐振子的振动频率越大。 则: (1)1302u5较适用的形式单键:K=5 N/ 双键:K=10N/ 三键:K=15N/ C=C 波数计算三键 K=15N/ 612 C=C =1302 =1302 =H u= =112=1302 论: 1、u小, 大,凡含 H 的键,一般都出现在高波数。 2、u相同,若 K 大, 也大 C=C> u相同,一般 >>(K >(二)影响因素:1、内部因素:相邻基团及空间效应。 (1)诱导效应(吸收峰向高波数移动。 例: C=O 1715735780羰基上孤对电子间双键移动,双键性增强,K ,向高波数移动。 2、共轭效应:(+m) 向低波数移动:例: C=O 685键性减弱,K,低波数移动。 若诱导共轭共存时,要看何占主导地位。 例:导,但 O 孤对电子又有共轭但M 17351 而 =C 1745650)与分子对称性有关: 15 1585 C= 无 C=C u=0即:不对称分子,u 大。 (3)此外:不对称振动,u 大(同一基团)。 §3 典型光谱在 谱上,有较多吸收带,而这些吸收带的频率、形状和强度都反映了分子结构的各种情况,我们按不同类别化合物、将其特征的吸收来介绍。 一、脂肪烃类:1、烷烃: 2960, 2870, 1465±203 890(无用,被共它基团峰掩盖)。 2、烯烃: =090(m) C=C1650 (弱) 非共轭 16801620共轭 16601578 = 1000650(强) (峰强与对称性有关)=90 910 辛烯 14=70(s) 此差别较显著 顺式 =730650(s)3、炔烃: = C=H 3300(峰尖)判炔在链端 21402100R 无 22602190对照 14烷、烯、炔对比讲述。 虚线 30001,3000c 28003000 , , 迭。 3000 以上仅炔有 3300 的锐峰。 2000 逐近,烷、烯无吸收峰,而炔 C=C烯 C=C 而炔、烷无。 二、芳烃: 31003000 C=C (骨架振动)1600(m,or s)1500(s) 910650泛频峰:20001667 峰弱,不讨论。 H 1275960(不特征与其它峰重迭) 15 C=C: 1600, 1500吸收峰为 66 C=C 伸缩振动重要特征。 当苯环与不饱和或 n 电子基团共轭时,1600,1500 有时会裂分。 2、 是用来鉴定苯环上取代苯位置及鉴定苯环存在的特征峰。 相邻 H 个数 个 H) 770730 d(双峰)7106904 个 H 770735 s 单峰3 个 H 810750 随相邻 H 数725680 t 三峰 减少,向高波9900860m 数方向移动。 2 个月 8607901 个月 要背注:取代苯的泛频峰是苯环取代的特征峰,峰位、峰形与取代基的性质基本无关,主要取决于取代基的数目和位置。 三、醚、醇、酚类:1、醇和酚: 游离 36503590 锐峰(s)缔合 35003200 钝峰(s or m)(多以此存在、氢键) 12501000 酚>1200 伯 1050醇98% 2、不能含水份(否则产生 扰判定)(一)固体样品1、压片法:称 200谱纯 2品,玛瑙红外2、糊剂法:10品十几滴液体石蜡 氟代烃) 、研成糊状,玛瑙夹子窗片于两个 片。 液体石蜡适用于 1300400固体石蜡有 , 干扰)3 4000130013、薄膜法:溶于挥发溶剂,涂在 上,溶剂挥发后(二)液样:液体池法:13夹片法:适用于挥发性不大的样品涂片法:用于粘度大的样品。 5 应用示例一、光谱解析(一)样品来源和性质:1、来源、纯度、灰分:来源:助于估计样品及杂质范围纯度:>98% 否则需精制或分离灰分:含无机物2、物理常数:沸点、溶点、折光率等,光谱解析旁证。 3、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分子结构中距离达到饱和时的缺一价元素的“对”数。 2134n 分别是分子式中四、三、一价元素数目。 例:1284H 2 567状饱和化合物 U=0一个双键一个脂环 U=1一个三键,或两个双键 U=2苯环 U=414(二)解析程序:表 14光谱的几个重要区段表 15要背下来。 3000 以上不饱和碳氢及。 (1)Y 的电负。药学实用仪器分析-红外分光光度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