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实用仪器分析-气相色谱法内容摘要:

药学实用仪器分析-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一节 概述以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一、分类与特点:主要固定相不同 气 吸附气 分配由柱的类型分 填充柱 4624 550柱效,高选择,高灵敏度,快速,用样量少(几 l)局限性:样品需气化,因此能直接用气色分析的有机物约 20%,其他挥发性小的液,固体等需预处理后再分析。 二、流程:气源 减压阀 净化器 针型阀(压力表)调整气路 (干燥器) 控制进入柱的气体中气压 净化载气除去 压力和流速 检测器 色谱柱分 离部分 (将浓度或质量 信号转为电讯号) 在恒温箱中第二节 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1、峰:由电信号强度对时间作图所绘制的曲线称为色谱流出曲线。 流出曲线上的突起部分称为色谱峰。 2、基线:在操作条件下,没有组分流出时的流出曲线。 3、死时间 分配系数为 0 的组分的保留时间。 ,保留时间 从进样开始到某个组分的色谱峰顶点的时间间隔。 调整保留时间: 4、保留体积 需通过色谱柱的载气体积为该组分的 V R = * 色谱图)F c 大, ,若 , ,二者乘积不变,V R 与载气流速无关。 VR = tR * m = * 是定性参数域宽度:标准差 : 峰宽的一半半峰宽 :的峰宽。 峰宽 W:基线宽度为峰宽。 (经拐点做切线,与基线相切)h 平衡参数:分配系数和容量因子 k=K*V s/t R/比于 K,V s/常数。 则 k= t R/,亦表示固定相中某组分质量是流动相中某组分质量的倍数。 k 大的组分,固定相中相对质量大。 不同组分,有不同的 K 或 k,在柱中产生差速迁移而得以分离。 k 是重要的色谱参数之一。 t R= )7、保留指数:二、塔板理论:把色谱柱看作一个分馏塔。 (一)基本假设:分在柱内一小段高度中,很快达到两相间平衡。 H理论塔板2、载气以脉冲形式进入色谱柱(一次进入一个塔板体积)3、纵向扩散可以忽略。 4、分配系数在各塔板上是常数。 在以上假设下,组分在柱中符合逆流分配,并可用二项式分布来解释这种过程。 (二)二项式分布:69假设有 A,B 两组分。 K A=2 268 图 21流分配过程用二项式定理三次转移后,各漏斗中溶液含量:(p+q)3 = 33层 q下层(3=(三)正态分布:用二项式计算的流出曲线图 21尾,因塔板太少,当塔板 N>50 时,可得对称曲线,色谱柱塔板数一般在 103以上。 用正态分布来讨论流出曲线的 c 和 t 的关系。 在 t=t R 时:则有:A= 1/2*代入 得:t> 峰高两侧等比例下降,降速度取决于。 倒峰 样 柱 T (防检测器污染)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质量型(一)原理:氢焰中燃烧有机物 离子流,定向流动被检测化学电离只能测含 C 有机化合物(热导无此限制)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定向流动被检测。 离子流强度与进入检测中的组分的量有关, 测离子流强度可以定量。 与被测组分含量有关微电流大小 与单位时间进入离子室的质量有关(二)定量依据与注意点:1、用峰高 定量时,载气流入速度要恒定。 (m 一定时, h 与 F 成正比)用峰面积 A 定量时,取决于单位时间引入检测器的质量,与载气流速无关。 2、载气 燃气 助燃气 2 :1:103、长久使用时,气路要洁净。 (否则基线波动)4、检测器 T > 柱温(至少大 30,防止凝结)三、检测器性能指标:(一)灵敏度:量纲:mv*ml/量纲:mv*s/c = 1mv/2 ml/ 焰: 由此式知,用峰面积定量时,与载气流速无关。 (二)检测限:D = 2 N / 倍噪音时,单位时间载气引入检测器中改组分的质量或单位体积载气中所含该组分的量称检测限。 D 越小,仪器性能越好。 第五节分离条件的选择固定相,柱温,载气流速三个主要方向。 一、分离度:基本分离( 4 分离)即 =近完全分离( 6 分离)后计算中,若视完全分离,即 R : = K 2/k2/,k,n 关系代入 R 可得:1时 =1, =0, R=0 无法分离 1 时 ,n, ,k 2越大,R 越大离条件的选择:1、色谱柱的选择:固定相,固定液,载体等选择。 2、柱温:使难分离组分有尽可能好的分离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较低柱温,以 适宜不拖尾为宜。 柱温选择的三种情况:沸点 固定液配比 柱温300 5 250左右300 1 200沸程 程序升温例: 21气: 种类 :导) ,选 (H e 气好,但价格贵) 选 载气线速度:H = A + B/U + 大 小 大 应考虑如何降低 大 小 应考虑如何降低 高 H 最小,但往往使用的最佳线速度大于图中所示。 U 佳,即实际应用时 ,损失板高 10 (实践确定)4、其他条件的选择: 气化室温度:稍高于样品沸点,一般不高于 50 检测器温度:高于柱温 30 (防止样品凝固污染) 进样量:01L。 进样量大会使峰变形,拖尾。 讨论题: H 1/2 增大 变小柱温加倍 变小 变小柱长加倍 2 不变 固定液用量加倍 2 记录仪纸速加倍 不变 不变 不变 柱长加倍时,n=2n 定性定量方法一、定性分析:(一)利用保留值定性1、已知物对照法:已知物和未知+已知物用同一色谱条件, 相同,且峰增高,则含对照物。 2 号峰增高, 同,说明样品中含对照品组分。 2、相对保留值:与柱温,固定液,及组分的性质有关。 有手册可查,按手册条件操作,将所得 与手册对照。 3、保留指数(一个组分的保留行为换算为相当于含有几个碳的正构烷的保留行为,这个相对值称为保留指数。 z.z+n=1,2,.,通常 n=1规定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的 别为 600,700,800 每增加一个 值增加 100。 (二)官能团分类鉴定法:化学定性:由色谱柱流出的鉴定组分,通入官能团分类试剂中,观察是否发生反应来判定该组分含什么官能团或何化合物。 (三)联机技术:气 同时得到色谱与光谱气 或:色谱与光谱联合解析。 二 定量分析:(一)面积测定:对称因子:f s =(A+B)/2 拖尾峰 步沿峰 > <称峰: = A = 进样量一定时,可用 代替 A 进行含量计算。 2 等腰三角形锐峰A =1/2 对称峰:A = 1/2 h( 记分仪积分。 (二)校正因子:1 绝对校正因子:mA 质量与峰面积成正比。 =i 绝对校正因子测含量时:同一台仪器,对不同组分不同。 因进样量少,很难求出准确的 现常用相对校正因子。 2 相对校正因子:被测物质单位峰面积,所相当物质的量是基准物质单位峰面积量的几倍。 (三)定量分析:1 归一化法:优点:不需准确进样操作条件不需严格控制可用 h 代替 有组分在一个分析周期内部应流出色谱柱,而且检测器对它们均产生信号。 2 外标法:(工作曲线法,外标一点法)工作曲线法(同光谱)外标曲线法:同一种浓度的待测组分的标准溶液对比样品液中相应组分的方法。 操作方法:同一条件下,各进样几次,取平均值。 优点:简单。 缺点:进样量及实验条件要恒定。 3 内标法:将一种已知重量且不是样品中组分的纯物质,加入待测样品溶液中,由样品组分和内标物重量及峰面积比求出组分含量。 不能保证样品所有组分均流出切出峰时用此法。 要求:内标峰与待测组分峰既要分开又要靠近。 内标不是样品中的组分。 加入量应接近被测组分。 优点:只要被测物和内标出峰,分离度符合要求既可定量。 适用于微量组分或杂质含量测定。 缺点:内标寻找麻烦。 例 :中水的测定。 4 内标对比法:(用于 查不到或不知的时候)标准品+内标 检品+ 内标(内标量相同)亦可用 代替 A 计算。 例: 结1 了解气相色谱的分类及一般流程。 2 基本理论:差速迁移 t R,k,K, 等要改变 K, 主要改变固定液。 塔板理论:重点掌握 n,H 的计算(理论一般了解) ,分离度的计算。 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