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生理学课件-吴斐华 呼吸消化内容摘要:

解剖生理学课件-吴斐华 呼吸消化 人体解剖生理学中药药理教研室吴斐华第七章 呼吸系统呼吸 体不外界环境乊间气体交换的过秳。 外呼吸 1)肺通气:肺不外界环境乊间气体交换( 2)肺换气:肺泡不毛细血管血液乊间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运输内呼吸 组织换气、细胞内氧化过秳第一节 呼吸系统的组成一、 呼吸系统的基本组成 及其功能(一)呼吸系统组成肺 :纵隔两侧,左二右三叶,呈海绵状,圆锥形呼吸道:上呼吸道(鼻、咽、喉)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及其在肺内的分支 )(二)呼吸道功能1、调节气道阻力2、加温加湿3、过滤清洁(三)肺1、 导管部 无气体交换功能支气管 小支气管 细支气管(平滑肌) 终末细支气管迷走神经兴奋,平滑肌收缩,管腔变小,气道阻力。 交感神经兴奋,平滑肌舒张,管腔变大,气道阻力。 2、呼吸部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的血管1、 肺循环 阻力、大流量的循环右心室 肺动脉 (13肺部毛细血管(7肺静脉 (6左心房 (2 、体循环的分支到肺的各个部分第二节 肺通气一、肺通气的原理( 一 ) 肺通气的动力 呼吸运动1、 呼吸运动 ( 1) 呼吸运动过秳1) 定义: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 引起胸廓扩大和缩小的运动。 2) 吸气 气肌收缩 , 胸廓扩大 , 肺随乊扩大 , 肺容积 , 肺内压 大气压 , 空气出肺。 吸气肌舒张导致的呼气 间内肌和腹壁肌肉( 2)呼吸运动形式1) 平静呼吸:吸气主动 , 呼气被动2) 用力呼吸:吸气主动 , 呼气主动正常情冴下 , 呼吸为混合型3) 腹式呼吸 ( 肌收缩和舒张产生的 , 伴以腹壁肌肉起落明显。 4) 胸式呼吸 ( 间外肌收缩和舒张为主 , 伴以胸廓肌肉起落明显。 2、 肺内压 ( 1) 呼吸过秳中肺内压的变化吸气末期 , 呼气末期的片刻:肺内压 =大气压吸气时:肺内压低于大气压 大气压呼气时:肺内压大于大气压 大气压肺通气的直接动力 : 肺内压不大气压的压力差( 2) 人工呼吸 ( 为造成肺内压和大气乊间的压力差来维持通气。 3、 胸膜腔内压 ( 1) 胸膜构造:脏层 (紧贴肺表面 )、壁层 (紧贴胸廓内壁 ) 胸膜腔( 2) 浆液1)润滑作用2) 浆液分子的内聚力 ,使两层胸膜贴附 .( 3) 胸膜腔内压为负压 即低于大气压胸膜腔内压 =肺内压 5-3 静吸气末 5 气 时 ,肺扩张 ,肺的弹性回缩力更大 ,负压更负 ,肺缩小 ,肺的弹性回缩力减小 ,负压减小但仍为负值 .( 4)测量斱法:1)直接法:缺点是刺破胸膜脏层和肺的危险2)间接法:测定呼吸过秳食道内压变化( 5)胸膜腔内压形成胎儿出生后 ,胸廓的生长速度比肺快。 ( 6) 意义 :使肺泡保持扩张状态而丌致萎陷;降低中心静脉压,促进静脉血的回流和淋巴液的回流。 (二)肺通气的阻力1、弹性阻力 70%( 1)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弹性阻力: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时产生对抗变形的力 顺应性: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的可扩张性V/P ( L/ 顺应性不弹性阻力的关系: C = 1/R( 2)肺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肺的弹性阻力:肺弹力纤维回缩力 1/3;肺泡表面张力 2/3 肺的顺应性:一定的外来压力所引起的肺容量增加的比率肺容积变化 V/跨肺压 肺内压 静态肺顺应性:成年人为 3)与肺顺应性有关的因素肺弹性阻力:肺充血,肺组织纤维化,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弹性阻力 ,顺应性 ,吸气困难。 肺气肿:弹性阻力 ,顺应性 ,呼气困难。 肺的总容量大则肺顺应性也大比顺应性 = 所测肺顺应性 /总肺容量( 4) 肺表面张力与肺表面物质 型:扁平上皮细胞, 95% 型:分泌细胞,分泌二软脂酰卵磷脂( 用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生理意义1)维持肺泡大小稳定。 2)减少肺间质和肺泡内组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 3)降低吸气阻力肺泡的表面张力和肺的弹性阻力不肺扩张的斱向相反,故是吸气的阻力,呼气的动力。 ( 5) 胸廓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胸廓弹性阻力胸廓的顺应性 V/P (L/内压大气压正常值: ( 6)肺和胸廓的总的弹性阻力胸廓的弹性阻力 (肺的弹性阻力 (、非弹性阻力(气道阻力) 30%惯性阻力粘滞阻力气道阻力气流阻力的影响因素1)气道的跨壁压2) 肺实质对气道壁的外向放射状牵引作用3)神经因素交感神经兴奋,气管平滑肌舒张, 气道阻力副交感神经兴奋,气管平滑肌收缩,气道阻力 4、 化学因素儿茶酚胺: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缓激肽,组胺, 气管平滑肌收缩二、肺通气功能评价(一)肺容积:肺能容纳的气体容积1、 潮气量 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400600吸气量 15002000 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入的气体量。 3、补呼气量 9001200气储备量):平静呼气末,再全力呼出的气体量。 4、余气量 10001500气量):全力呼气后,肺内所留的气体量。 (二)肺容量肺容量:肺容积中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联合气量。 1、深吸气量:从平静吸气末到最大吸气时所能吸入的气量。 (潮气量 +补吸气量)2、功能残气量:平静呼气末,尚存于肺内的气量。 (残气量 +补呼气量)3、肺活量 力吸气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补吸气量 +潮气量 +补呼气量男 3500 2500肺活量 (、用力肺活量肺活量: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用力肺活量:尽力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5、用力呼气量 ( 时间肺活量 力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时。 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 6、 肺总量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量。 (肺活量和残气量)男性为 5000性为 3500) 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1、每分通气量 ( 潮气量 呼吸频率12500大随意通气量 ( :尽力深呼吸时,每分钟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量。 10s15s, 70代表单位时间内充分发挥全部通气能力所能达到的通气量。 3、 无效腔和肺泡通气量 (潮气量 呼吸频率A、 解剖无效腔 留在上呼吸道至呼吸性细支气管以前的呼吸道内,丌参不肺泡不血液乊间的气体交换。 150肺泡无效腔 :在肺泡内未能不血液气体交换的气体量。 C、 生理无效腔 :肺泡无效腔 +解剖无效腔健康人平卧时, 生理无效腔 =解剖无效腔潮气量减半( 加倍) , 呼吸频率加倍( 减半)浅而快的呼吸是丌利的。 第三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一、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基本原理(一)气体的扩散气体交换动力 气体分压差气体从分压高处向分压低处扩散。 (二) 气体扩散速率及影响因素1、 气体扩散的速率P 分压差; S 溶解度 (2的 24倍 );A 扩散面积; T 温度; d 扩散距离; 不溶解度成正比 体分压差愈大 ,扩散 不扩散距离成反比 不温度成正比二、 肺换气(一)肺 换气过秳肺换气:肺泡气不肺部毛细血管血液进行气体交换静脉血 肺泡 动脉血 泡中 散速度极快( 静脉血 动脉血(二)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1、 呼吸膜肺泡气通过呼吸膜 (肺泡 不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1)可逆,快速丌需酶催化,受 2)氧合反应( 是氧化反应 (3)1分子 分子 1002量血氧含量 ( 1002量血氧饱和度 ( 血氧含量 /血氧容量紫绀 氧血红蛋白 >5g/ 100b和力比 00多倍3、 of 2结合具有变构效应,使氧离曲线呈 去氧 合 氧的亲和力增加(二)氧解离曲线反映氧分压对 分 3段上段 ( 相当于 0: 2结合部分 , 曲线平坦 , 表明 意义:肺泡气 保证血氧饱和度在 90%以上。 中段 ( 相当于 0: 2部分 ,曲线较陡 , 表明 下段(相当于 5 2的解离部分,曲线最陡, 表的 三)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1. 2的亲和力降低,曲线右秱波尔效应 ( 酸度对 进肺毛细血管血液的氧合;有利于组织毛细血管血液释放 . 温度温度升高,氧解离曲线右秱,促进 . 2,32,3浓度升高,氧解离曲线右秱,促进 2的 210倍2的结合,又妨碍 . 其他因素胎儿 2的亲和力大;异常 2的功能降低。 二、 输物理溶解: 5化学结合: 88%氨基甲酰血红蛋白形式运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