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大力推进种植业结 构调整,加快形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 重点建设 50 万亩优质稻,全市粮食年产量稳定在 45 万吨左右的水平,调减早稻面积 16—20 万亩,扩大玉米、大豆、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5 页 共 44 页 红薯等旱杂粮面积。 沿河易涝地区实行耕作改制,发展避洪农业。 围绕建设果蔬大市目标,重点建设 20 万亩优质果园, 20 万亩商品蔬菜等生产基地。 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力争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达到50%。 其中蔬菜产值由现在的 %上升到 15%,水果产值由现在的 %上升到 17%,花生产值由现在的 %上升到 5%。 因地制宜发展优质稻、特色水果、无公害 蔬菜、花生、葛、天师板栗、笋竹、食用菌、中药材、花卉等市场适销对路的特色农业产品。 优化养殖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畜牧水产业。 重点发展三元杂交猪,地方优质家禽,加快草食畜禽的发展,增加肉类奶类产量,提高特种水产品在水产业中比重,力争养殖业产值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达到 60%,突出发展生态农业,搞好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生态农业示范村的建设。 开发绿色农产品 ,推进使用有机肥、生物肥和生物农药,控制农药、化肥、激素等的用量。 采取 封、改、补、造综合造林措施,调整林种树种结构 ,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突出抓好果业、毛竹两大产业的生 产经营 ,使其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 调整农业产业布局 结合本地实际确立和培植主导产业,在贵溪发展贵溪蜜梨、捺菜、笋竹 ,在余江发展葛、中药材、花生 ,在龙虎山发展天师板栗 ,在月湖发展商品蔬菜,加快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形成 “一县一业、一乡一品 ”的格局。 坚持市场取向,按产加销、贸工农、经科教一体化经营的要求,重点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的发展。 推进 “公司加农户 ”、订单农业等多种经营形式 ,增加农产品后续效益。 发挥多种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作用 ,带动农户进入市场,形成利益共享、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6 页 共 44 页 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 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合理组织劳务输出、努力创造就业机会,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十五 ”期间,力争再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3 万人以上。 积极发展乡镇企业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加快乡镇企业体制创新,2020 年基本完成乡镇企业改制任务。 鼓励乡镇企业与农业产业化结合,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细加工。 以加快小城镇建设为契机,以工业小区为依托,重点建设好白露、罗河、邓埠三个 工业小区,合理调整布局,加速乡镇企业的集中连片建设步伐。 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做强做大产值或经营收入 500 万元以上的乡镇企业,扩大企业规模。 全市乡镇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12%。 促进乡镇企业跨越式发展。 着力壮大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全市经济重要支撑,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 要大力培植县域支柱财源和新兴财源,发挥县域比较优势,在夯实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县(市)要积极参与城市生产力布局与分工,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大力发展为城市生产生活提供配套服务的相关产业。 发展商品流通业,旅游产业,加工贸易业,大力提高城镇化、工业化水平。 到 2020 年,力争每个县(市、区)有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产业,有 12 个有地域特色的名牌产品。 增加非公有制的经济总量,把非公有 制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增强县乡财政实力。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长期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积极稳妥推进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促进土地规模经营。 全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7 页 共 44 页 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精简机构和压缩人员,减少村级干部补贴人数。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实行财务公开。 认真执行和完善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粮食储备和风险基金制度。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坚决制止向农民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的做法。 进一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立质量标准和监测体系。 多渠道增加对农业和农 村的投入,确保各项支农资金用于农业。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继续加大贫困乡村及少数民族的扶贫力度。 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个人加大对农业投资,加大农业的综合开发力度,坚持不懈地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搞好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调动农民群众投资兴修水利的积极性。 到 2020 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占耕地的总面积的比例分别达到 90%和 75%。 力争五年内改造中低产田 10 万亩,中低产园 5 万亩。 以农村道路、电网、饮水、通信、广播、电视和农产品市场为重点,大力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 逐步健全气象、水文、防 汛和农业综合减灾等服务体系,努力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 (三)以旅游和商贸为重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我市服务业蕴含的增长潜力很大,要大力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 培植旅游业、商品流通业、房地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促进社会就业,拉动消费需求。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8 页 共 44 页 努力培植旅游支柱产业 旅游是振兴我市经济的战略产业。 要充分开发利用龙虎山独特的旅游资源 ,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 ,开拓旅游市场 ,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 组建龙虎山旅游集团公司 , 规范 旅游行业管理 , 快速发展旅游业。 到 2020 年 , 接待国内外游客 100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 8000 万元;初步构建游、购、娱、吃、住、行系统配套的大旅游产业框架 ,力争全市旅游业总收入达到 5 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6%以上。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 按照大旅游的格局 ,完善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 全面系统地编制各大景区、重要景点和旅游集镇详细规划。 加快景点开发建设 ,重点抓好大上清宫一期工程、正一观、上清古镇、象鼻山、天门山生态游览区、古越民俗文化村、马祖岩、金龙峰、天师草堂、仙人城二期等景点建设。 推 进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重点搞好 “四路两桥 ”的同时 , 全面改善和完善供电、供水和通信设施。 筹建国际旅行社 ,加大星级宾馆建设力度 ,不断改善接待条件, 尽快提高景区旅游接待能力。 加大旅游投入 , 按照 “谁投资、谁受益 ”的原则 , 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旅游开发、经营、建设。 组建龙虎山旅游集团公司 , 使之成为我市旅游招商引资的重要主体,并推行市场运作方式进行融资 , 促进龙虎山旅游项目尽快上市。 推动旅游企业向股份化、 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加快旅游业的对外开放,支持和鼓励外资参与旅游资源开发。 加大旅游商品开发 以 龙虎山道教朝圣为重点 ,推出道教溯源朝圣游、泸溪竹筏揽胜游、崖墓探奇解迷游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精品; 兴建道教文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9 页 共 44 页 化博览馆、道教文化娱乐宫等文化旅游项目 , 使道教养生成为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作好龙虎山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保护、建设工作,加快和完善龙虎山上清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积极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抓好景区 “绿色旅游通道 ”的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建设和繁荣龙虎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充分挖掘硬石岭水库、洪五湖、界牌库区水资源,发展水上游览项目;以铜业公司、果喜集团等企业为基地,发展企业文明科技游 ;大力发展城市商务旅游。 不断推出新的旅游产品,丰富旅游内涵,拓宽和延伸现代观光旅游内容。 建立旅游特色商品生产基地,倡导工业、农业、饮食服务业共同参与推动旅游商品开发,规划建设旅游商品市场,满足国内外游客多层次的消费需求,提高单位人次的消费水平,力争旅游商品收入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达到1525%。 积极开拓旅游市场 充分利用我市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旅游资源优势,加大宣传促销力度,继续办好龙虎山国际道教文化旅游节,提高鹰潭旅游的知名度,拓宽国际国内市场。 加强旅游行业管理,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 加大旅游从业 人员的培训,培养一支高素质旅游队伍,全面提高服务质量,使我市旅游服务与管理尽快迈上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的轨道。 强化媒体和网上宣传,拓展道教文化研讨与交流,提高宣传促销水平。 加强与毗邻地区名胜景区和旅游发达地区的协作,促使龙虎山旅游向华南、华北和西部扩展。 抓住加入 WTO 的机遇,大幅度提高海外游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20 页 共 44 页 客流量,提高旅游市场占有率,确保 2020 年旅游人次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 加快发展商贸业 实施 “商贸活市 ”战略,把我市建成繁华的商贸中心。 依托大流通,建设大市场,推动大贸易。 按照 “调整、提高、规范、发展 ”的方针,合理规划 、分类建设、优化结构、提高档次,建设和完善市场设施,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重点培育和发展生产资料及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 到 2020 年全市市场交易额力争达到 45 亿元,市场建筑面积达到 30 万平方米以上。 在完善和提高赣东商城、装饰建材市场、百佳城步行街、南站干鲜果品蔬菜批发市场的基础上,沿 320 国道两侧加快建设竹木、建材、农副产品、机动车辆等专业批发市场。 同时,着力发展具有鹰潭特色的眼镜市场、刘垦花生市场、潢溪毛发等专业批发市场。 培育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 大力发展仓储 中转业,完善县、乡、村三级商品流通网络,推进城镇以超市、连锁商店、专业商品街为重点的新型商业零售业。 加大流通业的对外开放,增强流通业的竞争力。 大力引进和运用现代交易手段,建立灵敏、高效的市场信息网络,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代理配送、仓储式批发、网络交易、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实现市场组织和经营方式的现代化。 快速发展房地产业 以住宅商品化、社会化为方向,以经济适用住房为重点,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加快住宅建设。 继续抓好旧城改造工程,突出抓好院里小区、沿江小区、 21路小区、新建村小区、龙祥小区约 45 万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21 页 共 44 页 平 方米居民住宅小区的建设,同时启动以龙虎山大道 40路为龙头的住宅面积约 300 万平方米高桥小区建设。 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分配货币化,激活房地产市场,规范房地产一级市场,全面放开房地产二、三级市场。 强化土地供给的计划和规划约束,建立以公开招标、拍卖为主的土地开发、出让方式。 整顿和规范房地产收费,降低住宅造价。 简化房产交易程序,降低房产交易税费,推行个人购房抵押贷款 ,全面促进个人住房消费,培育房屋租赁业。 扩大社会化物业管理的覆盖面,优化居住环境,使房地产业成为我市经济建设新的增长点。 规范和发展金融 保险业 加快。鹰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家国内顶级开发商多年实际操盘之系统资料。 17 经相邻业主、 使用人同意后,并报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因维修物业或者公共利益,业主、使用人确需临时占用、挖掘道路、场地的,须向物业管理企业提出书面申请,经书面同意后方可实施,并在 7 天内恢复原状;给他人 造成损失的,应做 相应 赔偿。 业主转让或者出租物业时,须将本公约作为 物业转让合同或者租赁合同的附件。 业主转让或者出租物业后,当事人须
龙岗镇已形成以吉祥路、盛平路、沿河路为核心的建材家居带,如何从管理、品牌、利益上超越它们,从中抢夺经营者和消费者市场份额,亦是本项目作为家居城专业市场必须有的高度和前提。 机会点 A、巨大的市场前景 龙岗区作为深圳六区面积最大的一个区,所辖龙岗镇、坪山镇、坑梓镇、坪地镇、原横岗镇、葵涌镇、大鹏镇、南澳镇等布吉以东各镇,都是本项目家居消费的辐射地域。 特别是项目所在区域中心城
金银花的田间管理 耕除草。 每年中耕除草一般 34 次。 第 1 次在春季萌芽发出新叶时;第2 次在 6 月份;第 3 次在 78 月份;第 4 次在秋末冬初进行。 中耕时,在植株根际周围宜浅,远处可稍深,避免伤根。 第 4 次中耕除草后还应在植株根际培土,以利越冬。 二、追肥。 每年早春萌芽后和每次采收花蕾后,都应进行一次追肥。 春夏秋三季施用腐热的人畜粪水或硫酸铵、尿素等氮肥
金银花的修剪 提高产量 40以上。 修剪时间主要是冬季,一般在立冬到立春期间进行,即 11 月中旬至来年 2 月初。 冬剪只能延迟,不能提前。 通过修剪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山区一年可收花蕾 23 次。 修剪应掌握主干定型、壮枝轻剪、弱枝重剪、老枝回缩的原则。 1、定型修剪。 即幼苗,以整形为主,结合修剪,将 12 年生幼苗培育成粗壮直立的主干,冬季将主干高留 3040 厘米,上梢剪去,以促侧芽发成枝
失,上级领导签发书面警告书,报人事主管部审核备案并扣以( 10— 20 元)的处罚。 留用察看:员工重复触犯乙类过失将给予留用察看处分,扣以( 50—100 元)的处罚。 降级(降薪或撤职)。 员工在同类职务各类考核评估中不合格或员工违规或违规屡教不改的,可以给予降级(降薪、撤职)处分。 未位淘汰。 采用 5%的未位淘汰制,员工在同级 各类考核评估中连续三次位于 5%末位淘汰范围内的给予辞退。
.对入库人员要严加盘问,并做好登记,对随身携带的火柴,打火机等存入门卫处,防止带入库内。 在进入储存区(生产区)、仓间之前,保管人员也要向外来人员询问,是否携带火种。 对储存有易燃气体、液体的仓库,不准穿戴化纤衣服和带钉子的鞋进入,对外来提货的客户要经常进行防火宣传,严防汽车等车辆夹带汽油桶等易燃物入库。 对装有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不准进库。 机动车辆进库,必须要戴火星熄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