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工艺学-离子交换法 ion-exchange内容摘要:

生物制药工艺学-离子交换法 ion-exchange 第八章 离子交换法 (本原理 离子交换法:利用溶液中带电粒子与离子交换剂之间 结合力 的差异进行物质分离的操作方法。 带电粒子与离子交换剂间的作用力是 静电力。 电荷密度、电荷种类2离子交换剂 离子交换剂: 由惰性的不溶性载体 、 功能基团和平衡离子组成。 阳离子交换剂:平衡离子带正电荷。 阴离子交换剂:平衡离子带负电荷。 + Y+ + X+ X+为平衡离子; Y+为交换离子。 3吸附 选择性吸附 : 调节溶液的 使目的物带有相当数量的静电荷,而主要杂质离子带相反电荷或较弱的电荷。 选择合适的树脂(如阳离子交换树脂),便可使目的物被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而杂质较少被吸附。 4洗脱 ( 1) 调节洗脱液的 ( 2) 用高浓度的同性离子将目的物离子取代下来。 对阳离子交换树脂而言,目的物的 碱),将其洗脱下来所需溶液的 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和洗脱过程6( 1) X+为平衡离子, Z+为待分离离子;( 2) Z+取代 X+而被吸附;( 3)加碱后 去正电荷,被洗脱;( 4)提高 X+的浓度取代出 Z+树脂的选择 物质带负电荷 ,与阴离子交换剂进行交换; 物质带正电荷 ,可以与阳离子交换剂进行交换。 7蛋白质等电点与所用交换剂8离子交换技术的应用9第二节 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和种类 离子交换树脂构成: ( 1)惰性的不溶性高分子固定骨架,称 载体。 ( 2)与载体 共价键 连接的不能移动的活性基团,又称 功能基团。 ( 3)与功能基团以 离子键 连接的可移动的活性离子,亦称 平衡离子。 如聚苯乙烯磺酸型钠树脂。 10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类 强酸型树脂:磺酸型树脂,功能基团为磺酸根 ( 甲基磺酸根 ( 有好的解离能力。 中酸性树脂:磷酸型树脂( ) 弱酸性树脂:羧酸型树脂和酚型树脂 ( ) ,在 酸性环境中解离度受到抑制。 11阴离子交换树脂 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 弱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活性基团为伯 、 仲 、 叔胺基。 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度受到抑制。 中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兼有以上两类活性基团。 12离子交换树脂功能基团的电离常数13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14两性树脂:蛇笼树脂 (5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 强酸类 1 100号; 弱酸类 101 200; 强碱类 201 300; 弱碱类 301400; 中强酸类 401 500 交联度 :是合成载体骨架时交联剂重量的百分数 ,用 “ × ”将树脂编号与交联度分开。 弱酸 101 × 4其交联度为 4。 国内常用树脂命名: 724; 732; 71716离子交换树脂的骨架(一)苯乙烯型离子交换树脂 由 苯乙烯 与 二乙烯苯 经过氧苯甲酰催化聚合而成。 交联度1718(二) 丙烯酸型离子交换树脂丙烯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是由 丙烯酸甲酯与 二乙烯苯 经过氧苯甲酰催化聚合而成。 19丙烯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110树脂:丙烯酸甲酯与二乙烯苯聚合而成。 724树脂: 它是由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二乙烯苯三元共聚而得。 20(三)其它离子交换树脂 蛇笼树脂 : 脱盐 螯形树脂 :金属离子 吸附树脂 : “ 脱色树脂 ” 热再生离子交换树脂:21常用离子交换树脂特性表22第三节 离子交换动力学 一 、 离子交换平衡 2分别为离子 2的价电数。 表示溶液中与树脂表面的两种离子。 23尼科尔斯基方程式 用 1、 数量关系可表示 : 尼科尔斯基方程式 K 1时 离子 2对树脂有较大的吸引力24二、离子交换速度 R B+ + A+ R A+ + B+ 离子交换过程 : 1、 A+从溶液扩散到树脂表面。 2、 A+从树脂颗粒表面扩散到颗粒中心。 3、 平衡离子 A+ 与离子 B+交换。 4、 B+从交换中心扩散到离子表面。 5、 B+ 再扩散到溶液中。 25粒子扩散 速度: 颗粒孔径 、 颗粒半径 、 树脂交换容量 、 离子 A+的半径与电荷 、 平衡离子的性质 ( 电荷 、 半径 )。 26离子交换速度的影响因素: 1、 树脂粒度 :树脂粒度大 , 交换速度慢。 2、 搅拌速度 3、 树脂交联度 :交联度大 , 交换速度低。 4、 离子半径和离子价 :离子每增加一个电荷 , 交换速度下降一个数量级。 5、 温度。 6、 离子浓度 :交换速度随离子浓度的上升而加快。 27三、离子交换动力学 交换离子被吸附,平衡离子被释放。 交换带 : 交换离子 浓度从起始浓度 的树脂层。 交换带窄: K 1 ; 速慢。 28第四节 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 一 、 离子交换对树脂的基本要求 二 、 影响树脂性能的几个因素 三 、 主要理化常数的测定29一、离子交换对树脂的基本要求: 1、 有尽可能大的 交换容量。 2、 有良好的 交换选择性。 3、 化学性质稳定。 4、 化学动力学性能好。 5、 物理性能好。 30二、影响树脂性能的几个因素 1、 离子交换树脂具有的 功能基团性质 和 数目 , 数目 是其交换容量的基础。 ( 2、 树脂的 交联度 树脂强度 、 交换选择性 、 动力学性质。 3、 树脂骨架 和 平衡离子。 31偶极离子在离子交换过程中的行为是很特殊的 , 以氨基酸的交换为例: + 3+ + + + 3+ 钠盐树脂 氢型树脂 ,被取代的氢离子为羧基所固定,使被吸附的氨基酸不能形成偶极,与树脂之磺酸基没有排斥力。 与钠型树脂相比, 氢型树脂 有较 大 的有效 交换容量。 33三、主要理化常数的测定 1、 含水量 :常用 干燥法和离心法 测得。 2、 膨胀度 :膨胀系数 3 湿真密度树脂充满水时的密度。 g 树脂。 34交换容量测定方法 阳离子交换树脂 ( 氢型 ) 的测定方法:一定量树脂中加入 一天或数天后测定 从 消耗的碱量 求交换容量。 阴离子交换树脂 ( 氯型 ) 的测定方法:一定量树脂装柱 , 用过量 测定 流出液中氯离子总量 , 求交换容量。 35滴定曲线:36滴定曲线371 强酸树脂 弱酸树脂 强碱树脂 弱碱树脂 子交换的选择性 影响离子交换选择性的因素: 离子价与离子水合半径 离子价与离子浓度 交换环境 树脂结构 偶极离子排斥38一、离子的化合价与水合半径的影响: 相对亲和力 和相对浓度。 电荷效应越强的离子与树脂的亲和力越大,而决定电荷效应的主要因素是 价电数和离子半径。 39 一价阳离子亲和力的次序是: H+ K+ 对 强碱性 树脂阴离子亲和力次序: F I - 对 弱碱性 树脂阴离子亲和力次序: F =I = -。 40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41强酸强碱树脂对各种离子的选择系数 H+ K+。 42二、离子化合价与离子浓度的影响: 设离子平衡后溶液中两种离子的浓度比是定值 P. 2=P 在稀溶液 (中 , 树脂吸附高价离子的倾向很大。 43举例 例如: 当 k=2 P=1 m1+ 时 若 则 若 则 在较稀的溶液中,树脂几乎仅吸附高价离子。 44三、交换环境的影响 1、 溶液的 解离度 、 交换容量 、选择性。 2、 离子强度 : 交换容量 、 选择性 、交换速度 3、 有机溶剂 :能降低有机离子的解离程度。 45四、树脂结构的影响( 一 ) 树脂载体的交联度 : 交联度上升 , 膨胀度下降 , 树脂潜在的选择能力提高。 空隙大小 的影响 , 即膨胀度增大 , 促使树脂吸附量增加。 选择性 的影响 , 膨胀度增大时 , 促使树脂吸附量降低; 膨胀系数值很小时,空间效应占主要地位。 膨胀系数增大到一定值时,选择性占主要地位。 46图 用磺酸基树脂 从含有 ml;甲基丙烯酸 丙烯酰胺树脂 , 链霉素与钠离子交换等温线与树脂膨胀的关系1 膨胀系数 2 膨胀系数 3; 3 膨胀系数 4 树脂对链霉素吸附量 , g; m2=m m 树脂的最大交换容量 , g; 溶液中链霉素和钠离子浓度 , ( 二 ) 辅助力 :离子交换树脂与被吸附离子间的作用力除静电力外 , 还存在一种辅助力。 无机离子交换常数 10之间。 有机离子交换时 , 02103。 (三) 其它结合力:某些树脂对金属离子有特殊的亲和力。 羧酸型树脂48五、偶极离子排斥作用: 偶极离子 + 3+ + + + 3+ 钠盐树脂 氢型树脂 与钠型树脂相比, 氢型树脂 有较 大 的有效 交换容量。 49氢型与钠型磺酸基树脂吸附氨基酸比较50第六节 离子交换操作方法 一 、 树脂的选择 目的物是弱酸性或弱碱性的 小分子物质时 , 宜选用强酸强碱树脂 ( 氨基酸的分离 )。 蛋白质、酶 和 其它生物大分子 的分离多采用 弱碱或弱酸性树脂 ,减少生物大分子的变性,利于洗脱,提高选择性。 51二、树脂的处理和再生1、 外观特征 透明或半透明;颗粒圆整 , 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