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基本性状-医学微生物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内容摘要:

病毒的基本性状-医学微生物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病 毒 学3000及孟非思壁画中长老患小儿麻痹症。 病毒 微小,可通过除菌滤器,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 结构简单,无完整的细胞结构病毒引起疾病的特点 传播性 病死率 持续感染 肿瘤的形成关系第 23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第一节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病毒体( 完整的成熟病毒颗粒,具有典型的形态结构,并有感染性。 测量单位为 纳米 ( m)150 大型病毒(最大 300 萄球菌(1000痘病毒300× 250肠杆菌噬菌体( 65 × 95B、腺病毒(70C、脊髓灰质炎病毒(30D、乙脑病毒( 40E、蛋白分子(10F、流感病毒( 100G、烟草花叶病毒病毒的结构和组成病毒体结构模式图n of he of a be NA 病毒的核心)毒的衣壳) or a. b. in 核衣壳)of a of 旋对称型( 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型( 复合对称 型( 粒 )五邻体六邻体膜) A It is by a a be 膜子粒)突)of A. .核心:核酸 基因组 决定病毒遗传、变异和复制壳粒 衣壳 保护、介导、抗原性包膜 膜子粒 突 保护、介导、抗原性病毒体结构模式图壳粒 衣壳核心(核样物)核衣壳包膜 包膜病毒包膜子粒F 毒的化学组成) or : or or ss:or ( 结构蛋白( 质) ,on 非结构蛋白 第三节 病毒的培养和增殖( 、病毒的培养: 用活细胞 动物 ( 接种 鸡胚 ( 接种 组织培养 ( 代细胞传代细胞二倍体细胞常用的细胞培养名称 原代细胞培养 恒河猴肾细胞培养, 人 胚肾、 肺等细胞培养,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 二倍体细胞株 38 (人胚肺细胞株) , 8 (恒河猴胚细胞株) 传代细胞系 H e l a 细胞, D e t r o i t 细 胞 ( 胸 骨 髓 细 胞 系 ),C h a n g C / I / L / K (人结膜 C ,肠 I ,肝 L 与肾 系 ), V e r o ( 绿 猴 肾 细 胞 系 ), B H K - 21(幼地鼠肾细胞系) 细胞病变 ( 包涵体( 常细胞细胞病毒包涵体病毒数量和感染性 测定1、 蚀 斑试验病毒感染单层细胞后,产生的局限性病灶,称蚀斑,蚀斑是由一个感染性病毒体复制形成的,称蚀斑形成单位,病毒悬液中的感染性病毒量以每毫升的蚀斑形成单位 来表示。 2、 物或细胞后,引起 50% 发生死亡或病变的最小量。 病毒的增殖活细胞敏感细胞复制 ( 毒复制周期病毒基因为模板 , 籍 使细胞转为复制病毒的基因组 , 转录 、 转译出相应的病毒蛋白 , 最终释放出子代病毒。 of 病毒的复制) As in in of by or 附和穿入 壳 物合成 装成熟与释放 触 结合 特异性吸附(病毒配体位点与细胞膜特异受体结合) 穿入蔽期 ) 6大类型:双链 区域: 内(除痘病毒)质(除流感病毒及部分副粘病毒)生物合成 (以 亲代 早期蛋白(酶) (功能蛋白) 子代 子代 晚期蛋白 (结构蛋白) 子代病毒单正链 结构和非结构蛋白中间复制体 子代核酸 单负链 链 蛋白质中间复制体 子代核酸(依赖 转录病毒 病毒 逆转录酶 整合入细胞染色体 子代病毒 配( 放( 裂解( : 芽( : 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只有一种类型的核酸,只能在活的、敏感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三、病毒增殖的细胞效应 干扰现象 发生一种病毒的增殖抑制了 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 产生原因 干扰素 第一种病毒改变了细胞表面受体结构或细胞代谢途径;或抑制第二种病毒 毒的异常增殖 缺陷病毒( 基因组不完整的病毒体 缺陷干扰颗粒( 陷病毒不能复制,但却能干扰同种成熟病毒体进入细胞。 顿挫感染( 流产性感染 )( :细胞条件不合适,病毒进入细胞但不能复制 容许性细胞 非容许性细胞第四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传统遗传学 分子遗传学突变株 度敏感突变株( 8 35 可以复制, 37 40 不能复制分子遗传学 病毒基因组分析 病毒保护性表位的确定 病毒抗原高变区分析 毒力相关基因编码区分析 耐药性变异分析 作用于病毒蛋白质的某些细胞蛋白的研究第五节 病毒的分类( 类原则核酸类型和结构( ds/。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