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密植早期丰产建园技术内容摘要:

金银花密植早期丰产建园技术 名二花、双花,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 金银花根、茎、叶、花均可入药,主要药用部分为干燥后的花蕾,具有清热解毒,消除慢性炎症、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金银花开发力度的加大和应用领域的拓宽,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改进栽培技术,提高金银花前期产量并维持盛产期年限,已成为生产上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们根据金银花扦插苗单纯营养生长期短、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特点,采取了提高初栽植密度,一年后视生长情况和空间大小逐步间伐等措施,不仅使金银花前期产量大幅度提高,提前 23 年进入盛产期,而且在进入盛产期后,植株生长基本不受影响。 空间利用仍较合理,充分利用了土地、空间和气候资源,大大提高了综合效益,克服了纯密植园前期产量高后期产量下降和稀植园进入盛产期迟、前期产量低的缺点。 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栽植时间金银花四季均可栽植,9 月中旬翌年 3 月中旬栽植成活率较高,华北地区以南以秋季栽植为好。 此期气温虽然明显下降,但地温仍在适宜根系生长的范围之内,新栽的金银花在土壤结冻以前伤根可以愈合,并能发生大量新根,成活率高,来年春季长势旺,缓苗时间短,产花量大,年后定植的金银花虽可成活,但发芽和根系愈合生长同步进行,地上部和地下部争夺养分、水分矛盾突出,缓苗时间长,前期长势差,当年产花量小。 冬季严寒、干旱、缺水地区为预防抽干,可在春季定植。 二、栽植模式 m,每 667 平方米株数为 167296 株,初栽植密度(6671184 株/667 平方米)是盛花期密度的 4 倍,一年后隔行间伐,保留 333592 株,23 年后隔株间伐,保留永久性植株 167296 株。 采用该模式第 1 年可间作大蒜、洋葱、菠菜等蔬菜作物。 该模式的优点是能保证金银花生长不受作物影响,前期产量高,第 1 年每 667 平方米产量即可达到达 1020 2 年可达30404 年即可进入盛产期。 m,株距为 m,密度 185231 株/667 平方米,初栽植密度(740924 株/667 平方米)为盛花期的 4 倍,一年后隔株间伐,每 667 平方米保留 370462 株,23 年后第 2 次隔株间伐,保留永久性植株。 采用该模式,第 1 年行间除间作蔬菜外,还可间作小麦、大麦等低秆作物,但播种幅宽不宜超过 1m,以免影响金银花生长。 该模式优点是田间管理方便,但金银花生长稍受作物影响。 上、长度 3540健壮枝条作插穗,代替苗木建园,栽植密度及间伐步骤同模式 1、2。 埋条深度为枝条长度的 1/22/3,埋后踏实浇透水,越冬前共浇 23 水,并于越冬前埋土防冻保墒。 采用此法建园,要考虑补苗问题,因此株间可部分加密或一穴双株。 该模式优点是:可解决苗源不足问题;缺点是:浇水次数多,与间作物管理不协调,成活率比采用苗木稍低。 三、主要技术措施 产上栽培的优良品种主要有封丘大毛花和山东鸡爪花。 封丘大毛花是国家原产地保护品种,树势直立,枝条粗壮,整形修剪容易。 花蕾长度 46原酸含量 药用成份协调,抗病虫害,适应性强,栽后当年即可结花,进入盛产期后每 667 平方米可产 100150生产上的首选品种。 寒、耐涝、耐脊簿,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和偏碱土壤中均能正常生长开花,但是为了达到丰产、优质和无公害栽培的要求,园地应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 并要远离城市、工矿企业和交通要道,壤、灌溉水要经检测符合国家标准。 要施足底肥,每 667 平方米地施优质腐熟有机肥 45 立方米,过磷酸钙 50酸氢铵 50酸钾 10酸锌 1消灭地下害虫,可每 667 平方米地用辛硫磷 1细沙土加 20前撒施,进行土壤处理。 耕地深度数 25耕随耙,然后打成 24m 宽的畦埂。 早结蕾和早期丰产的基础,目前封丘金银花生产上使用的壮苗标准是:茎秆粗壮、节间短、空心小、苗高 50上,老桩粗度 上,老桩长度 15上,新枝基部粗 上,新枝长度 30上,15上侧根 3 条以上。 使用壮苗,当年即可大量结蕾,可提早 23 年进入盛产期。 距规划好定植点,然后在定植点挖 50方的定植穴,生土与熟土分开放置,每穴施入腐熟有机肥 510磷酸钙 料与熟土掺匀填到穴内,每穴栽 1 株,栽植深度比苗木在苗圃中的深度略深一些,栽后踏实,浇足定植水,待水阴干后封土,略高于地面。 为了提高成活率和快速返苗,一般在定植后 23 周应再浇水一次,以后视情况浇水。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