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机械科学研究院cam发展战略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焊接材料 生产量 1000吨 % 机电一体化装备 3~5年 3000 万元 % 高参数齿轮 3~5年 1 亿元 % 焊接材料、耐磨堆焊等 3~5年 9000 万元 % 精密成型 3~5年 5000 万元 % 大型铸件 年需缺口约为 2 万吨和大型锻件缺口约为 铸件方面 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费铸件量为 45~55kg,而我国目前人均尚不足 10kg **注 :表中统计不完全,有待补充。 略 未来的市场: 系统集成、重大技术装备、大型铸件等产品需求趋旺 ,我院可在新型材料、系统集成、光机电产品、铸铁管及精铸,大型复杂的不锈钢、有色金属铸件等产品方面发挥自己的特长。 4.我院产品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 我院多年来为从事 共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的院所, 多专业、多产品,一直以行业服务为己任,未形成自己的核心产品、自己的品牌及相应规模的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不强。 主要为: 1). 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品种多、档次低 ,摆脱困境需要时间和过程,调整产品结构,需要创新。 CAM 发展战略 CAM 外部环境分析 2) . 生产集中度低,专业领域研究方向分散,另一方面, 个别专业产品还存在着内部竞争,造成了资源分散和浪费。 3) . 市场 急需 的重大技术装备、高新技术产品、专用设备及基础件的研发与生产水平不高 ,制约了 我院 技术 进步与产业升级。 4) . 经济规模小、 质量差、 能耗大 的一般性产品需求将下降 ,产品 需求结构将需要不断的调整与变化。 在市场经济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的生存能力。 企业利润与核心产品数量有关,而 核心产品 直接决定于核心能力的高低与多少。 市场需要 高端产品,技术含量高的机械产品市场广阔。 高水平产品、技术不断进步和新领域的产品需求将不断上升, 一般性产品的需求将下降, 而企业间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因此,在发展战略上,我院应该把主要资源配置于 核心产品 方面。 要充分发挥机械行业的技术领先优势,提高我院的整体素质, 调整 产品结构 ,满足国内外两个市场需求 , 提升自主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占有率, 实现高 端(主业)产品的经营规模。 根据我院现阶段的实际能力,紧紧抓住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 加强 产业体系 建设 ,加强技术集成,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实现资 源优化配置。 建立 院集团高技术产业群 , 采用高新技术提升装备制造业, 提高我院科技创新能力及核心产品的竞争力。 5.主要 竞争对手分析 目前,在严峻的竞争环境中, 竞争对手快速发展。 我院不但要面对国外企业的竞争,更要面对国内大型的现代化企业集团 、 国内同行的竞争,竞争的对手不仅有 外资跨国公司 ,还有 大 专院校 和 同行的研究院所、民营企业。 主要竞争对手如下:(见表 22) CAM 发展战略 CAM 外部环境分析 表 22 主要竞争对手 产品 类型 产品 单元 主要竞争对手 涉及单位 系 统 集 成 物流方面 昆明船舶公司、北京起重所、日东电子公司、太原钢玉公 司、苏州富士达公司等; 股份、 自动化所 水处理自动化系统 西门子工程公司、德国帕萨旺公司、清华同方、清华紫光、 太平洋水处理公司等; 自动化所 机 械 装 备 机器人和应用工程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公司、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设备公司、上海机电一体化工程公司、上海富安工厂自动化公司、中国华 录大连贤科机器人技术公司等; 自动化所 低能加速器 美国 Varian公司、清华同方公司、北京原子高科公司、比利时 IBA公司、俄罗斯科学院核物理所等; 自动化所 汽车制造专机设备 美国宝克公司、日本小野测器公司、奥地利 AVL公司等; 机电所 环保设备制造业 山西沃土总公司、北京沃土天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兴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保定市排水公司、深圳市先科环保有限公司等; 机科发展股份公司 材 料 类 制 品 铸造方面 铝合金铸件 621所, 239厂, 211厂等、钛合金铸件 — 621所 , 725所等; 沈铸所 涂料方面 关西涂料、国际涂料、海虹涂料等外资跨国公司;同类院 所及所属公司、民营企业; 武汉所 技术服务 汽车检测方面 天津、长春等地汽车检测单位; 锻压方面 热处理方面 有待补充。 略 **注 :表中统计不完全,有待补充。 略 我院在机械行业 面临的竞争对手众多且庞大, 企业间竞争状况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内企业间竞争激烈,特别在技术水平中、低档产品领域;竞争的产业不仅在制造业,而且扩展到了服务业;竞争的环节不仅有产品本身的竞争,而且扩展到了技术、营销、管理和人才的 竞争。 二是技术复杂程度高、技术水平高的产品领域,主要是与国外同行间的竞争。 (六)机会与威胁的因素 通过对机械科学研究院外部 环境 的分析 可看出:国内的环境优于国外的,技术方面优于经济方面的。 制定战略的关键是应提升院所的竞争能力,发挥机械院在国内外大市场 竞争中的行业、人才、技术优势及技术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我院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因素综合如下:( 见表 23) CAM 发展战略 CAM 外部环境分析 表 23 我院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因素 外 部 机 会 — O 外 部 威 胁 — T O1.政治稳定,法制逐渐完善,国民经 济持续增长; O2.科技体制改革政策,促进院所向科技企业、向市场转变; O3.我国加入 WTO 后,将为制造业带来机遇; O4.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对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给予扶持和保护; O5.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提升制造业科技含量; O6.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等战略实施,给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O7.技术创新促进制造业发展,采用高新技术提升装备制造业; O8.社会环保意识增强。 T1.我国加入 WTO 后,在高技术方面将面临更激烈竞争; T2.院所改制,优惠政策到期,将影响院所的发展; T3. 基础共性技术科研开发投入资金偏低,获取项目的难度加大,发展资金筹措困难; T4.行业、市场竞争激烈,竞争对手快速发展。 主要有:外资跨国公司、同行科研院所、民营企业; T5.国外新材料及高新技术装备引入; T6.实现规模经营迫在眉睫。 CAM 发展战略 CAM 内 部环境分析 三、 CAM 内部环境分析 (一)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主要从组织机构、计划管理、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控制职能及企业文化六个方面进行分析。 1.组织机构 调整后机械科学研究院由母公司、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其他所属单位组成。 形成了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院和直属单位两级管理 的集团公司架构,为院做实做强做大奠定了基础。 组织结构图见院概况。 在调整过程中,为使院职能管理部门在设置及职能划分上适应母子公司的架构,对职能管理部门进行了重组。 明确岗位职责、分级招聘上岗、绩效年度考核,管理部门出现了新活力。 为促进管理工作规范化,完善和制定了院(集团)各项管理办法,完成了工作重心向集团管理的转移。 职能管理部门与主要职责如下 1)科技发展部: 科技及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科技、市场拓展,政府项目、综合项目组织,国际国内合作等。 2)企划管理部: 发展战略的制定及管理,公司制改革管理,综合计划, 绩效考核、投资项目管理,无形资产管理等。 3)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生教育及员工培训,人事劳资,离退休人员管理及服务,行政干部任免等。 4)财经审计部: 经济政策,财会管理,产权管理,资本运营,审计等。 5)行政事务部: 行政文秘与行政管理,管理信息化工作,安技、保卫及综合治理,实物资产管理,基建及技改管理等。 CAM 发展战略 CAM 内 部环境分析 6)党群工作部: 党务文秘,党的组织、宣传、统战,企业文化,干部队伍建设,纪检监察,工会日常工作,团委日常工作等。 由于 院(集团) 是在改企转制过程中,通过行政组合、国 有资产划拨组成的企业集团。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院及各直属单位在管理和体制上不断适应和完善,逐步建立起适合科技型企业的管理体制。 但适应改企转制后的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尚未健全 ,在某些方面还带有原事业单位的模式。 院(集团)母子公司架构是建立在按 企业 法 注册基础上的企业型集团, 并不是按 公司法 注册的母子公司。 院(集团)是一个多法人的企业结合体,尚不紧密, 影响院做实。 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管理有力的企业集团,尚未形成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母公司要真正成为 决策中心、管理中心、投资中心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现各直属单位正按院 制定的 “ 机械科学研究院直属单位实施公司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 加快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 2.计划管理 20xx 年院首次制定、下达了全院综合计划。 该计划是以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一定标准为基准要求的体系,包括了技术、经济、科研、经营等方面的内容,明确各直属单位年度应实现的目标。 计划管理制度建立后,院(集团) 计划管理 工作由原集团层无计划(各直属单位有自己的计划),过渡到将各直属单位上报的计划进行汇总,现正逐步加大控制范围, 朝着建立严格、带有指令性的院(集团)计划管理体系推进。 3.人力资源 现院(集团) 直属单位的领导班子考察与任免、专家的评审、职称评审、大学生接收计划、劳动工资计划、出国(出境)政审等工作已由院人力资源部统一管理。 为适应这一转变,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已逐步建立。 CAM 发展战略 CAM 内 部环境分析 截至 20xx 年 12 月 31 日全院在职人员构成见表: 总人数 技术人员数 技 术 人 员 职 称 学 历 年 龄 高 工 中 级 初级 其它 研究生以上 大 本 大专 中专 35岁 以 下 36~45岁 46~54岁 55岁以上 4167 2963 1252 824 672 94 364 1592 668 205 1017 1034 792 120 现已形成由 4 位院士, 20 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 262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4 位“百千万人才工程”人员和 353 位研究员组成的科研带头人队伍。 老同志有研发经验,年青的技术人员掌握知识较新,他们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发挥骨干作用。 为促进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院发挥 1 个博士和 15 个硕士授予点的作用和采取岗位培训、送出去培训的措施,重视在职人员的培养。 调动和组织好这样 一支较强的研发队伍将在提高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和产业化创新能力上发挥作用。 由于院及各直 属单位是从事业性质的科研、设计单位转制为科技企业的。 作为一企业来说, 缺乏掌握现代经济理论和熟悉现代经济实务专业人才及高素质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在产品销售中,技术人员既是研发人员,又是推销人员, 缺乏 懂技术、懂经济、法律、熟悉国际国内市场营销和能够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 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亟待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科技带头人。 这都需要院尽快制定出具有前瞻性的人力资源规划。 4.激励机制 改企转制过程中,院(集团)各直属单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为调动生产一线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从分配制度入手,完善内部分配办法,发挥工资的激励功能,对不同的人员实行不同的分配方式,已 逐步建立和完善考核奖励办法。 通过对职能管理部门和人员的调整、精减,加强岗位考CAM 发展战略 CAM 内 部环境分析 核,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机制逐步建立。 通过以上办法的制定, 对调动生产一线人员的积极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从战略发展看 ,存在管理不到位,激励总体滞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