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考核-考试内容内容摘要:

微生物实验考核-考试内容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考核试卷姓名: 学号: 学院: 班级:。 一、培养物及镜下形态观察( 二、油镜使用( 三、操作( 2分)1、 写出细菌形态、染色 1、细菌接种2、 排列方式 2、染色3、 . 3、倍比稀释4、 . 5、 镜下观(图片):选 3 实物(选 2): 1、三种葡萄球菌色素 2 、血平板 : 、 溶血 3、 双糖铁 4、动力实验 5 、生化反应 油镜使用(必考):写出细菌形态、染色、排列方式 操作(选 1): 1、细菌接种:分区划线、液体、斜面、半固体2、革兰 染色 /抗酸染色3、倍比稀释镜下观(图片):选 3肠杆菌G+ 葡萄球菌镜下观(图片):选 3白色念珠菌 钩端螺旋体镜下观(图片):选 3鞭毛 肺炎球菌荚膜镜下观(图片):选 3结核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镜下观(图片):选 3链球菌 破伤风杆菌芽孢镜下观(图片):选 3金黄色,白色,柠檬色葡萄球菌实物(选 2)三种葡萄球菌色素不完全溶血 完全溶血实物(选 2)血平板 : 、 溶血肠道致病菌 肠道非致病菌(半乳糖分解变红)实物(选 2) 双糖铁实物(选 2) 双糖铁上 红下黄为肠道致病菌,另一种全黄的为非致病菌以观察细菌的动力及对葡萄糖的分解能力;上层为含有乳糖的亚铁固体斜面培养基,主要观察细菌对乳糖的分解能力及是否产生硫化氢。 培养基的上层和下层的指示剂均为酚磺酞,遇碱变红色,遇酸变黄色。 若细菌分解双糖而产酸产气,则培养基均呈黄色,且有气泡产生。 细菌产生硫化氢时,遇硫酸亚铁,生成黑色硫化亚铁。 固体斜面(含乳糖)半固体(含葡萄糖)实物(选 2)动力实验左侧为无鞭毛,右侧有鞭毛生化反应实物(选 2)三种糖黄色硫化氢黑色尿素红色“黄黑红”为阳性注:只有第二个有红的为阳性葡萄球菌:球形,革兰染色阳性(紫色),葡萄状排列大肠杆菌:柱状,革兰染色阴性(红色),不规则排列油镜使用(必考):写出细菌形态、染色、排列方式1区4区3区2区烧接种环烧接种环烧接种环平板分区划线接种目的:分离细菌实验方法:1区接种2区接种3区接种4区接种标记,37 , 24h。 液体接种目的:增殖细菌实验方法:1、接种环烧灼灭菌,取菌;2、培养管去塞,倾斜;3、接种环在上液面靠近管壁处研磨;4、塞上塞子,标记, 37 培养 24h。 目的:增殖细菌和保存细菌斜面接种实验结果:均匀一致的菌苔实验方法:1、接种环烧灼灭菌,取菌;2、培养管去塞,倾斜;3、接种环从斜面底部向上划直线;4、围绕直线从下向上划蛇形曲线;5、塞上塞子,标记, 37 培养 24h。 目的:鉴定细菌有无鞭毛(动力实验)半固体接种实验结果:动力实验阳性(向穿刺线外扩散)动力实验阴性(仅沿穿刺线生长)实验方法:1、接种针烧灼灭菌,取菌;2、培养管去塞;3、接种针从培养基表面中央垂直插入,离管底 1、接种针原路返回;5、塞上塞子,标记, 37 培养 24h。 4、半固体穿刺:接种针、大 /痢 二选一 (单、双组)垂直刺入培养基、沿原路返回革兰染色法 实验方法1、制片(涂片,干燥,固定)2、初染(革兰 液 1 洗) 结晶紫3、媒染(革兰 液 1 洗) 卢戈碘液4、脱色(革兰 液 30s , 2次,水洗)95%酒精5、复染(革兰 液 30 s,水洗) 稀释石炭酸复红6、滤纸吸干玻片水分7、镜检(油镜)方法1. 制片, 干燥,固定。 2. 初染 :石碳酸复红覆盖 标本,加热 5 (注 :至蒸汽产生 , 勿煮沸 , 及时添加染料 )冷却后细水流冲洗。 3. 脱色 : 3% 盐酸酒精 30 s(15 细水流冲洗。 4. 复染:碱性美蓝 1水流冲洗。 5. 吸水纸吸干,油镜镜检。 抗酸染色使用滴管加样操作(选 1)倍比稀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