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经济全球化与贸易壁垒的相关性分析-贸易壁垒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壁垒在实行贸易保护方面有很强的隐蔽性。 一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在理论上对所有国家一视同仁 , 没有限定在某一国家 , 从而避免了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额度在分配中存在的 明显的不合理和歧视性问题;二是技术性贸易壁垒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形式灵活多变 , 使出口国、出口商难以适应 , 其限制进口的目的是通过间接途径达到的。 三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广泛地利用安全、卫生及环境标准作为限制进口的武器 , 很容易把人们的视线从贸易保护转移到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上 , 从而具有更强的隐蔽性。 合理性。 设立技术法规、标准及检验程序 , 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及消费者利益 , 因而有其合理的一面。 WTO 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协议并不否认各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 只是要求技术性贸易壁垒不应妨 碍正常的国际贸易 , 不得具有歧视性。 复杂性。 技术性贸易壁垒因其涉及的技术和适用范围的广泛性 , 使其比配额、许可证等其他非关税壁垒更为复杂 , 而 WTO 允许各国根据自身特点如地理及消费习惯等制定与别人不同的技术标准。 因此 , 要证明技术标准是否妨碍正常的国际贸易并不容易。 灵活性。 不断发展的技术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形式的多样化为灵活运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了条件 , 技术性贸易壁垒也较其他关税壁垒更容易实施。 影响大。 尽管要求采取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尽量减少对贸易的影响 , 但一般来说 , 一旦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了影响 , 其程度较之于关税和一般非关税壁垒要大得多。 而且一些技术性贸易壁垒容易产生连锁反应 , 即从一个国家扩展到多个国家 , 甚至全球。 技术贸易壁垒的全方位的立体构成: :技术标准是指经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执行的、供通用或重复使用的产品或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 有关专门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也是标准的组成部分。 技术法规是指必须强制执行的有关产品特性或其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包括 : 法律和法规;政府部门颁布的命令、决定、条例;技术规范、指南、准则、指示;专门术语、符号 、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 在质量标准方面,欧盟规定进口商品必须符合 IS09000 国际质量标准体系。 程序:合格评定程序一般由认证、认可和相互承认组成,影响较大的是第三方认证。 认证是指由授权机构出具的证明,一般由第三方对某一事物、行为或活动的本质或特征,经当事人提出的文件或实物审核后给予的证明,这通常被称为“第三方认证”。 认证可以分为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产品认证主要指产品符合技术规定或标准的规定。 其中因产品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所以产品的安全认证为强制认证。 目前最为流行的国际体系认证 有IS09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 IS014000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行业体系认证有诸如 QS9000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TL9000 电信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 :近十几年来发达国家相继采取措施,大力发展绿色包装,主要有 : (1) 以立法的形式规定禁止使用某些包装材料,如含有铅、汞和镉等成分的包装材料,没有达到特定的再循环比例的包装材料,不能再利用的容器等。 (2) 建立存储返还制度。 许多国家规定,啤酒、软性饮料和矿泉水一律使用可循环使用的容器,消费者在购买这些物品时,向商店缴存一定 的保证金,以后退还容器时由商店退还保证金。 (3) 税收优惠或处罚,即对生产和使用包装材料的厂家,根据其生产包装的原材料或使用的包装中是否全部或部分使用可以再循环的包装材料而给予免税、低税优惠或征收较高的税赋,以鼓励使用可再生的资源。 、检验制度:基于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确保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制定了严格的产品检疫、检验制度。 由于各国环境和技术标准的指标水平和检验方法不同以及对检验指标设计的任意性,而使环境和技术标准可能成为技术贸易壁垒。 : EDI 和电子商务将 是 21 世纪全球商务的主导模式,而电子商务的主导技术是信息技术。 目前,发达国家在电子商务技术水平和应用程度上都明显超过发展中国家,并获得了战略性竞争优势;而发展国家 其是不发达国家在出口时因信息基础设施落后、信息技术水平低、企业信息化程度低、市场不完善和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健全等而受到影响,在电子商务时代处于明显劣势,导致信息不透明,如合格认定程序;信息传递不及时,如技术标准更改; 信息传递途径不畅通 7 等,这样,新的技术壁垒 信息技术壁垒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之间形成了。 :绿色技术 壁垒是指那些为了保护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 为避免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遭到灾难性的危害,国际社会签订了一系列国际公约, 1996 年 4 月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专门技术委员会正式公布了 IS014000 系列标准,对企业的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环境标志产品、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加以审核,要求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这是一种自愿性标准。 目前 ,IS014000 正成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技术壁垒。 主要发达国家还先后分别在空气、噪声、电磁波、废弃物等污染防治、化学品和农药管理、自然资源和动植物保护等 方面制定了多项法律法规、许多产品的环境标准。 另外,西方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频频征收环保税,还要求根据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污染者应彻底治理污染并将所有治理费用计入成本,也就是 使环境资源成本内在化,否则是进行生态倾销,应征收生态反倾销税。 (2)环境壁垒。 环境壁垒包括以下内容: 环境技术标准。 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较高,处于技术垄断地位。 它们在保护环境的名义下,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限制国外商品进口。 这些标准均根据发达国家生产和技术水平制定,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可以 达到,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则很难达到。 多边环境协议。 目前,国际上已签订的多边环境协议有 150 多个,其中近 20 个含有贸易条款。 特别是保护臭氧层的有关国际公约,将禁止受控物质及相关产品的国际贸易。 这些受控物质大部分是基础化工原料,如制冷剂、烷烯炔化工产品,用途广泛,因此影响面非常大。 随着多边环境协议执行力度的增强,其对贸易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 环境标志。 环境标志是一种印刷或粘贴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标志。 它表明该产品不但质量符合标准,而且在生产、使用、消费及处理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均 无损害。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IS014000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汲取发达国家多年环境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并颁布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得到世界各国政府、企业界的普遍重视和积极响应。 现在,国际上采购商在要求有 IS09000 质量证书的同时,还要看有无 IS014000 环保证书,对于产品质量不相上下的企业,通常足优先挑选那些两证齐全者,因为这表明产品符合国际环保要求,有利于达成国际贸易订单。 不言而喻,没有通过 IS014000 认证企业的产品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绿色补贴。 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有必要将环境和资源费用 计在成本之内,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 发达国家将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环境成本,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成本却因此而提高。 更为严重的是,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企业本身无力承担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政府有时给予一定的环境补贴。 对此,发达国家以违反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定为理由,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口。 (3)社会壁垒。 社会壁垒是指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 社会壁垒由社会条款而来,社会条款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法律文件,而是对国际公约中有关社会保障、劳动者待遇、劳工权利、劳动标准等 方面规定的总称,它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相辅相成。 国际劳工组织 (ILO)及其制定的上百个国际公约,也详尽地规定了劳动者权利和劳动标准问题。 目前,在社会壁垒方面颇为引人注目的标准是 SA8000,该标准是从 IS09000 系统演绎而来,用以规范企业员工职业健康管理。 通过论证的公司会获得证书,并有权在公司介绍手册和公司信笺抬头处印上 SGS— ICS 论证标志和 CEPAA 标志。 此外,它们还可得到 SA8000证书的副本用于促销。 目前全球大的采购集团非常青睐有 SA8000 认证企业的产品,这迫使很多企业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去 申请与维护这一认证体系,这无疑会大大增加成本。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劳工成本是其最大的比较优势,社会壁垒将大大削弱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 三、贸易壁垒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我国入世后,经济发展大大提高,对外贸易也在世界对外贸易经济中占一定地位,但我国的对外贸易还受到一些国家 实施的反倾销和 配额限制等 贸易壁垒的制约。 以美国对我国纺 8 织品的限制为例,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并在出口总值上占有领先地位。 中国虽是美国最主要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国之一,输美的纺织品一直受种种配额约束,从海关执行的有关被 动配额许可证政策中略见一二。 同时美国为防止通过经第三国转运绕过配额管理,美国政府加大监控力度,实施配额和纺织品原产地规则。 美国坚持认为,如果每一个国家并没有完成它每年所有的配额,这些没有利用的配额仿佛是一张公开的请帖,吸引在配额约束下的中国和其它国家从事转运。 93年以来美国曾三次以 “通过第三方向美国出口纺织品 ”为由,对我国实行削减纺织品贸易配额的制裁。 除美以外,加拿大、欧共体、挪威、芬兰、奥地利也对我国纺织品进行配额限制;再以欧盟对我国水产品实施贸易壁垒为例, 丰富的资源、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使我国水产品出口在世 界上有着广阔的市场,尤其是在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水产品虽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出口状况却不容乐观。 近年来,针对我国水产品实施的反倾销和贸易壁垒接连不断,而欧盟、美国、日本、韩国四大主要出口市场恰恰是设限最多的国家和地区。 由此可看出,贸易壁垒对一国的影响都会制约其对外贸易发展,那么贸易壁垒对全球化经济的影响可想而知。 (一) 关税壁垒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征收关税有两个目的:一是保持进出口有序增长;二是防止低价倾销。 从实际情况看,如果一国对外经济增长过快,其他国家肯定要 采取各种手段来限制该国对外经济发展,保护自己国家对外经济有序增长,保护本国产业不受影响,而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征收高额关税,减少进口;少收或免征关税,鼓励出口。 国际市场出现不公平待遇,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由于关税的征收,使产品的成本大大提高,国际市场出现了很大的价格差,同一种产品各商家的价格高低不同,这必然会使各商家大大加强价格战,扰乱国际市场经营秩序,使国际贸易不能健康的发展下去,使经济发展的整合力度不断减弱,延缓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然,这种贸易壁垒也是对产品的消极保护,使产品失去竞争力,也制约了经济 全球化的发展。 征收关税使本国产品有了一定的优势,在一段时期内起到了保护本国产业的作用,只是暂时有效,它一方面使本国产业失去了与国际产业竞争的机会,不能适应国际贸易这一大环境的发展;另一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