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cj(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沿筒口滑移,使其紧贴水面,擦干筒外壁水分后称重。 用下式计算筒的容积(V): 6.7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试验 6.7.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 中的含泥量。 6.7.2含泥量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1)案秤 —— 称量10kg,感量10g。 对最大粒径小于15mm的碎石或卵石应用称量为5kg感量为5g的天平; (2)烘箱 —— 能使温度控制在105 177。 5 ℃ ; (3)试验筛 —— 孔径为1.25mm及0.080mm筛各一个; (4)容器 —— 容积约10L的瓷盘或金属盒; (5)浅盘。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第 18 页 共 43 页 6.7.3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试验前,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表6.7.3所规定的量(注意防止细粉丢失),并置于温度为105 177。 5 ℃ 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分成两份备用。 6 .7.4含泥量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6.7.4.1称取试样一份(m0)装入容器中摊平,并注入饮用水,使水面高出石子表面150mm;用手在水中淘洗颗粒,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较粗颗粒分离,并使之悬浮或溶解于水。 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1.25mm及0.080mm的套筛(1.25mm筛放置上面)上,滤去小于0.080mm的颗粒。 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大于0.080mm的颗粒丢失。 6.7.4.2再次加水于容器中,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6.7.4.3用水冲洗剩留在筛上的 细粒,并将0.080m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内颗粒)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0.080mm的颗粒。 然后,将两只筛上剩留的颗粒和筒中已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为105 177。 5 ℃ 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试样的重量(m1)。 6.7.5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 ω c 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6.8碎石或卵石中泥块含量试验方法 6.8.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中泥块的含量。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第 19 页 共 43 页 6.8.2泥块含量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1)案秤 —— 称量20kg、感量20g;称量10kg、感量10g ; (2)天平 —— 称量5kg、感量5g; (3)试验筛 —— 孔径2.50mm及5.00mm筛各一个; (4)洗石用水筒及烘干用的浅盘等。 6.8.3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试验前,将样品用四分法缩分至略大于表6.7.3所示的量,缩分应注意防止所含粘土块被压碎。 缩分后的试样在105 177。 5 ℃ 烘箱内烘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分成两份备用。 6.8.4泥块含量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6.8.4.1筛去5mm以下颗粒,称重(m1); 6.8.4.2将试样在容器中摊平,加入饮用水使水面高出试样表面,24h后把水放出,用手碾压 泥块,然后把试样放在2.5mm筛上摇动淘洗,直至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6.8.4.3将筛上的试样小心地从筛里取出,置于温度为105 177。 5 ℃ 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重(m2)。 6.8.5泥块含量 ω c,1 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6.9碎石或卵石中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含量试验6.9.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中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含量。 6.9.2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第 20 页 共 43 页 (1)针状规准仪和片状规准仪(见图6.9.2),或游标卡尺; (2)天平 —— 称量2kg,感量2g; (3) 案秤 —— 称量10kg,感量10g; (4)试验筛 —— 孔径分别为5.00、10.0、20.0、25.0、31.5、40.0、63.0、80.0mm,根据需要选用; (5)卡尺。 6.9.3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试验前,将来样在室内风干至表面干燥,并用四分法缩分至表6.9.3-1规定的数量,称量(m0),然后筛分成表6.9.3-2所规定的粒级备用。 6.9.4针、片状含量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6.9.4.1按表6.9.3-2所规定的粒级用规准仪逐粒对试样进行鉴定,凡颗粒长度大于针状规准仪上相对应间距者,为 针状颗粒。 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相应孔宽者,为片状颗粒; 6.9.4.2粒径大于40mm的碎石或卵石可用卡尺鉴定其针片状颗粒,卡尺卡口的设定宽度应符合表6.9.4的规定。 6.9.4.3称量由各粒级挑出的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重量(m1)。 6.9.5碎石或卵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 ω p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6.10卵石中有机物含量试验 6.10.1本方法适用于近似地测定卵石中的有机物含量是否达到影响混凝土质量的程度。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第 21 页 共 43 页 6.10.2有机物含量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和试剂: (1)天平 —— 称量2kg,感量 2g;称量100g,感量0.1g各一台; (2)量筒 —— 100mL、250mL、1000mL; (3)烧杯、玻璃棒和孔径为20mm的试验筛; (4)氢氧化钠溶液 —— 氢氧化钠与蒸馏水之重量比为3 ∶ 97; (5)鞣酸、酒精等。 6.10.3试样的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试验前,筛去试样中20mm以上的颗粒,用四分法缩分至约1kg,风干后备用。 6.10.4有机物含量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6.10.4.1向1000mL量筒中,倒入干试样至600mL刻度处,再注入浓度为3%的氢氧化钠溶液至800mL刻度处,剧烈搅动 后静置24h; 6.10.4.2比较试样上部溶液和新配制标准溶液的颜色,盛装标准溶液与盛装试样的量筒容积应一致。 注: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取2g鞣酸粉溶解于98mL10%的酒精溶液中,即得所需的鞣酸溶液,然后取该溶液2.5mL,注入97.5mL浓度为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塞后剧烈摇动,静置24h即得标准溶液。 6.10.5结果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第 22 页 共 43 页 若试样上部的溶液颜色浅于标准溶液的颜色,则试样的有机质含量鉴定合格;如两种溶液的颜色接近,则应将该试样(包括上部溶液)倒入烧杯中放在温度为60~70 ℃ 的水浴锅中 加热2~3h,然后再与标准溶液比色。 如溶液的颜色深于标准色,则应配制成混凝土作进一步检验。 其方法为:取试样一份,用浓度3%氢氧化钠溶液洗除有机杂质,再用清水淘洗干净,至试样用比色法试验时,溶液的颜色浅于标准色;然后用洗除有机质的和未经清洗的试样用相同的水泥、砂配成配合比相同,坍落度基本相同的两种混凝土,测其28d抗压强度。 如未经洗除有机质的卵石混凝土强度与经洗除有机质的混凝土强度的比不低于0.95时,则此卵石可以使用。 6.11碎石或卵石的坚固性试验 6.11.1本方法适用于以硫酸钠饱和溶液法间接地判 断碎石或卵石的坚固性。 6.11.2坚固性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及试剂: (1)烘箱 —— 能使温度控制在105 177。 5 ℃ ; (2)天平 —— 称量5kg,感量1g; (3)试验筛 —— 根据试样粒级,按表6.11.2选用; (4)容器 —— 搪瓷盆或瓷盆,容积不小于50L; (5)三脚网篮 —— 网篮的外径为100mm,高为150mm,采用孔径不大于2.5mm的网和铜丝制成。 检验40~80mm的颗粒时,应采用外径和高均为150mm的网篮;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第 23 页 共 43 页 (6)试剂 —— 无水硫酸钠或10水结晶硫酸钠(工业用)。 6.11.3硫酸钠溶液的配制及试 样的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6.11.3.1硫酸钠溶液的配制:取一定数量的蒸馏水(多少取决于试样及容器的大小),加温至30 ℃ ~50 ℃ ,每1000mL蒸馏水加入无水硫酸钠(Na2SO4)300~350g或10水硫酸钠(Na2SO4 10H2O)700~1000g,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并饱和,然后冷却至20 ℃ ~25 ℃。 在此温度下静置两昼夜。 其相对密度应保持在1151~1174kg /m3范围内。 6.11.3.2试样的制备:将试样按表6.11.2的规定分级,并分别擦洗干净,放入105 ℃ ~110 ℃ 烘箱内烘24h,取 出并冷却至室温,然后按表6.11.2对各粒级规定的量称取试样(m1)。 6.11.4坚固性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6.11.4.1将所称取的不同粒级的试样分别装入三脚网篮并浸入盛有硫酸钠溶液的容器中。 溶液体积应不小于试样总体积的5倍,其温度保持在20~25 ℃ 的范围内。 三脚网篮浸入溶液时应先上下升降25次以排除试样中的气泡,然后静置于该容器中。 此时,网篮底面应距容器底面约30mm(由网篮脚高控制),网篮之间的间距应不小于30mm,试样表面至少应在溶液以下30mm; 6.11.4.2浸泡20h后,从溶液中提出网 篮,放在105 177。 5 ℃的烘箱中烘4h。 至此,完成了第一个试验循环。 待试样冷却至20~25 ℃ 后,即开始第二次循环。 从第二次循环开始,浸泡及烘烤时间均可为4h;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第 24 页 共 43 页 6.11.4.3第五次循环完后,将试样置于25~30 ℃ 的清水中洗净硫酸钠,再在105 177。 5 ℃ 的烘箱中烘至恒重。 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用筛孔径为试样粒级下限的筛过筛,并称取各粒级试样试验后的筛余量(mi ′ ); 注:试样中硫酸钠是否洗净,可按下法检验,即:取洗试样的水数毫升,滴入少量氯化钡(BaCl2)溶液,如无白色沉淀,即说明硫酸钠已被洗净。 6.11.4.4对 粒径大于20mm的试样部分,应在试验前后记录其颗粒数量,并作外观检查,描述颗粒的裂缝、开裂、剥落、掉边和掉角等情况所占颗粒数量,以作为分析其坚固性时的补充依据。 6.11.5试样中各粒级颗粒的分计重量损失百分率( δ ji)应按下式计算: 6.12岩石的抗压强度试验 6.12.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的原始岩石在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 6.12.2岩石的抗压强度试验应采用下列设备: (1)压力试验机 —— 荷载1000kN; (2)石材切割机或钻石机; (3)岩石磨光机; (4)游标卡尺,角尺等。 6.12.3试样 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第 25 页 共 43 页 试验时,取有代表性的岩石样品用石材切割机切割成边长为50mm的立方体,或用钻石机钻取直径与高度均为50mm的圆柱体。 然后用磨光机把试件与压力机压板接触的两个面磨光并保持平行,试件形状须用角尺检查。 6.12.4至少应制作六个试块。 对有显著层理的岩石,应取两组试件(12块)分别测定其垂直和平行于层理的强度值。 6.12.5岩石抗压强度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6.12.5.1用游标卡尺量取试件的尺寸(精确至0.1mm),对于立方体试件,在顶面和底面上各量取其边长,以各个面上相互平行的两个边 长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