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业技术学院、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等 50余所兄弟院校的二百余名同行,交流研讨专业教学改革经验。 《吉林日报》、《长春晚报》、《第一汽车集团报》等新闻媒体对该专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职业技 能鉴定等工作进行了多方面的报道。 三、专业建设整体目标 :面向汽车维修行业相关企业各岗位,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通过专门的和综合的职业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使学生具备汽车维修行业高级人才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服务于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 15 :专业建设服务于国家汽车维修行业的人才需求,继续保持国家示范专业领先的专业发展目标,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相关专业中,起到引领和辐射作用,为区域和行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 才。 本专业辐射专业方向有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整形技术、汽车保险评估等。 四、专业建设具体指标及措施 :根据社会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结合专业性质和我们的办学条件,到 2020 年,在校生规模达到 960 人左右。 :借鉴丰田 TTEP 技术教育模式,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内,积极引进国际、国内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汽车发动机基本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等 10 门优质核心课程,构建与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的实践教学、训练体系,训练强调规范化、标准化,保证学 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将职业素质、职业健康和安全融入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 5S、 TPS、职业健康与安全等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提升学生职业素质。 通过校内外实训环节和规范实训标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职业健康与安全知识,使学生一上岗就能达到岗位要求。 建设相关的教学辅助资料库 — 多媒体课件、教辅材料、试题库、网络课程等。 :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复合型“教师队伍。 形成一支由专业带头人和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学术梯队。 根据专业的发展需要,到 2020 年,“复合型“教师达到 28 人左右,拥有在行业有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 3— 4 名。 从中国一汽和汽车维修行业聘请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 10 名。 2020~ 2020 年将加强师资培养。 通过鼓励教师提高学历,接受 16 中国一汽丰田师资培训,深入企业一线实习和假期送出培训,参与开发中国一汽集团汽车培训项目等工作,提升教师能力和水平。 目前已与一汽丰田、一汽 — 大众、一汽轿车公司、一汽丰越公司、一汽解放公司、一汽技术中心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往来关系,为教师水平提升奠定了基础和平台。 :努力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专业系列教材,到 2020 年规划出版9 本教材。 其中《汽 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汽车保养训练》、《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被列为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 :配合课程建设,扩建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区达到 5000平方米,购进先进的实验仪器和实验设备,同时利用校企融合办学优势,整合企业资源,获取企业援助,建设国内一流的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集教学、科研、示范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高起点、高水平校内实训基地。 校外基地建设重点是在原有基础上完善工读交替、产学合作机制、突出校企融合培养特色。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深化教学改革。 办学思想上,“变学科应试体系为技 能应用体系”; 教育过程上,“变单纯认知过程为综合实践过程”;考评标准上,“变学过什么课程为能做什么事情”。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完善课程标准、技能标准,保证培养质量,推进双证书制度。 深化产学合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科研工作:深入开展工读交替、产学结合、校企融合培养模式研究工作,形成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进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总结积累成功经验,与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单位积极合作,参与企业科研工作。 17 :积极探索职业能 力与素质培养相统一的实施途径,努力提升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新高度,在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遵循职业发展规律、适应实际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化、示范、养成”为基本途径 ,以课程教学为主渠道,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补充,以做人教育与做事教育相结合、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并重、智商与情商协调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体系,努力使素质教育贯彻到从入学至毕业全学程课内外教学活动的始终。 在培养方案中融入成功心理、团队建设、沟通技巧、时间管理、职业礼仪关键能力课程。 培养创 新意识和能力。 :充分利用示范专业和实训基地的优势开展职教师资培训,面向企业行业开展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培训和汽车维修工的职业技能鉴定,并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技术服务。 2020年计划与可交付成果 2020年计划与可交付成果 2020年计划与可交付成果 启动项目: 1. 课程建设 国家精品课《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省精品课《汽车发动机基本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 校精品课《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自动变速器》、《汽车车身电子技术》 国家级“十一五” 规划教材《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汽车底盘电控技启动项目: 校精品课《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营销》、《定期保养训练》、《发动机大修》 07年设备采购计划 完成项目: 国家精品课《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省精品课《汽车发动机基本 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 校精品课《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自动变速器》、《汽车车身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营销》、《定期保养训练》 启动项目: 实训基 地建设 08 年设备采购计划 完成项目: 校精品课《发动机大修》 国家精品课《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验收 设 18 术》、《汽车保养训练》 规划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实训》、《汽车行驶安全稳定装置的结构与检修》、《汽车中控门锁与防盗》 校内自编公开出版教材《汽车检测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基础》 06年设备采购计划 2. 教材建设 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汽车保养训练》 规划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实训》、《汽车行驶安全稳定装置的结构与检修》、《汽车中控门锁与防盗》 校内自编公开出版教材《汽车检测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基础》 完成 06年采购设备安装、调试、投入使用 完成 07 年采购设备安装、调试、投入使用 五、本建设项目所需总经费的说明 本建设项目所需总经费为 1220 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 700 万元,中国一汽集团投资 112万元,学校自筹 408 万元。 建设经费用于购置实训设备1100 万元,用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标准体系建设、课程及课件建设、教材建设等 120 万元。 数控技术 一、需求分析 二十一世纪机械制造业的竞争, 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 中国正在 成为 “ 世界制造中心 ” ,由于 制造业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 ,导致 劳动力市场出现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严重短缺,全国仅数控机床操作工就短缺 60万人。 国家已将数控专业作为紧缺人才培养专业 ,加强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为提升吉林省老工业基地机械制造业水平 , 尤其是汽车零部件协作配套 19 企业、整车企业, 在生产中都广泛应用了数控加工技术 , 从而导致对数控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 二、专业现状 数控技术专业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最早开设了数控专业。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具有国内领先的现代化 制造技术,为校企融合办学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数控专业能紧跟世界先进制造技术不断更新的步伐前进。 2020 年该专业相继被评为吉林省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国家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2020 年又被确定为国家级高职高专教学精品专业建设项目,是国家 “ 数控技术 ” 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2020 年数控技术专业被吉林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高职高专示范专业。 目前该专业包含: 数控维修、机电一体化、 数控编程制造方向、机电设备维修方向、模具 设计与制造 等多个专业方向。 :该专业设置至今累计培养数千名毕业 生,现多数已成为企业生产的技术骨干。 本专业群现有高职高专在校生 648 人。 历年新生录取的平均分数均高于专科学校投档线近百分。 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平均达 %。 学生参加国家和省市举办的大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数学建模竞赛、英语竞赛等活动,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在 2020 年吉林省首届数控技能大赛中 数控专业 2020 级学生田皓远获得了数控铣床操作工技师(国家二级)职业资格证书并获得了 “ 吉林省技术标兵 ” 称号。 2020 年吉林省第二届数控技能大赛中数控专业学生分别获得数控车、加工中心、数控铣第二名、第三名等的优异成绩。 业师资现状: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 28 人,教授 1 名,副教授 16 名, 20 1 名教师曾赴德国学习。 有三位教师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有 3 名学校选聘的青年骨干教师, 3 名优秀复合型教师,2 名教学标兵,数控专业已有考评员 24人,素质结构能够满足目前教学要求。 形成了以专业带头人、学术与教学骨干为核心的教学梯队。 还聘请了多名厂内数控技术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对学生和在职员工进行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与培训。 部分教师还应邀参加了国家和省举办的各级数控大赛活动,有三位老师为第一届全国数控大赛裁判员。 同时还承担了为吉 林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编写 “ 加工中心操作工 ” 技能考核试题库的任务。 主持开发制定中国中国一汽集团公司数控加工工种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 制作的《数控车削加工实训》多媒体课件获第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 3.校内外实训基地:学校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占地面积 3000 多平方米。 现有机械加工实训中心、数控加工技术实训中心、数控编程、数控维修等多个实验室和实训基地。 有普通加工设备 60 台,数控车床 15 台,数控铣床 5台,加工中心 9 台,加工中心裸机 1 台,西门子数控系统 4 套, FANUC 数控系统 2 套,华中数控系统 1 套,数控电火花成型 机和线切割机各 1 台,德国FASTO 公司液压、气动及其控制实验台 6 个。 还有价值 100 多万元的德国西门子、日本欧姆龙生产的 PLC 和变频器等最新产品实验设施。 本专业有微机300 余台。 Pro/E、 MasterCAM、 Cimatron、 ME、 AutoCAD、 EB 等 CAD、 CAM软件 200 多套。 学校校内实训基地面积 4000 多平方米。 另外有一汽 — 大众公司、一汽模具公司、一汽富奥公司、一汽解放公司、中国一汽技术中心、长春轨道客车公司、大连大众发动机公司、天津一汽丰田公司等十几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以产学研结合为纽带,与若 干国内外 21 知名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与华中数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数控技术培训中心。 与北京北航海尔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中国一汽北航海尔应用软件培训中心。 与沈阳数控机床厂合作建立了中国一汽沈阳数控机床厂技术服务中心。 与美国 AutoDesk公司合作建立了 AutoCAD培训中心。 与北京 FANUC 公司合作建立了中国一汽 —— FANUC 数控系统应用中心。 :近几年在国家、省、市和学校校刊上发表论文 40多篇,完成国家、省、中国一汽集团公司和学校科研课题和教改项目 20余项。 目前,学校正在与企业合 作研制一条用于教学培训的国内最先进的自动生产线,企业已投入 200 万元资金用于项目的开发和研究。 :为保证产学合作培养模式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与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特色相适应的理论和实训教材。 近年来我们积极组织专、兼职教师和工厂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结合以中国一汽为代表的汽车制造行业数控技术实际,编写实用、适度的用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教材。 主编、参编并公开出版的教材、参考书和校内教材 20 余部,如《数控原理及典型数控系统》、《数控加工工艺及设备》、《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专业英语 》、《数控加工职业资格认证强化实训(数控车削模块)》(配助学课件)、《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等教材。 编写的《数控原理及典型数控系统》教材被评为高职高专十五规划教材,《数控加工工艺及设备》被评为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数控加工工艺及设备》和《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两部教材被教育部评为十一五规划教材。 一些教材已形成自身特色并在企业作为培训教材和在同类院校中作为教学教材得到广泛使用。 三、专业建设发展的总体目标 22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强的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操作、数控加工及数控设备安装、调试、故障 诊断与维修等生产一线技术应用能力;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使学生一毕业就能融入到现代企业的生产与管理中去,成为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大型国有企业数控技术的中坚力量。 :围绕汽车制造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出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数控人才队伍,争取在未来三年内数控专业建设成国家级示范专业。 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及实训基地建设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