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tpm活动程序(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段的需求,规划教育训练,并准备相关的教育资料。 (5)运用各种手法,增进企业全员对实施 TPM的意识。 在此要特别强调,办公室的主要工作在于协调沟通,提供企划案,而不在于执行,这种认知一定要确立,否则将造成办公室机能不彰。 成败关键:人员的配置及选择。 步骤 6:拟订 TPM展开的基本计划。 执行机构: TPM推展专责机构。 计划拟订原则: (1)依企业规模大小决定各部门引进 TPM活动的顺序。 虽然各部门同时展开活动是最理想的,但若企业背景不允许,阶段性引进亦无不可。 分阶段引 进时,应考虑与生产关系最密切的部门优先实施。 虽然, TPM活动是以阶段性方式引进,但有关第三步骤的 TPM导入教育仍应普遍在各部门展开教育训练,以培养全员实施意识。 (2)根据经营方针并配合企业各项制度及活动,拟订 3~6年的实施计划。 计划内容宜简单具体。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3 页 共 27 页 计划表作成的顺序,通常是先制订全公司的主计划表,然后各部门依主计划表拟订部门计划表,各课、组再次依所属部门的计划架构作成细部实施计划。 部门及课、组的计划,应由部门主管依部门特性,负起拟定计划及追踪进度的责任。 计划内容务必依实际推行情况作适度修 正。 对于未能照进度实施的原因,一定要找出对策。 在每月召开的会议中,一定要依照进度表的实施状况,作完整的分析报告。 成败的关键:计划的展开应具体可行并具有自上而下的连贯性。 步骤 7:举办 TPM的推行 (Kick off)大会。 执行时间: 2天。 执行机构: TPM推展专责机构。 主要工作: (一 )工作重点。 (1)上述各步骤的 TPM推行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正式开始筹备本项作业。 (2)本大会最好亦能邀请协作厂商列席,以便使企业追求素质改善的决心传达至与企业经营有关的每个关系者,这样对双方营运皆有莫大帮 助。 (3)在大会中最好列举其他公司实施 TPM活动的成果及活动实例,以强化员工实施的意识。 (4)各部门主管及经营者应在会中强调其贯彻的决心。 (5)大会主要报告内容为 TPM活动实施方针及各部门推行 TPM的计划,各部门计划应由各部门主管负责。 (二 )注意事项。 (1)干部应对第六步骤所拟订的计划充分理解,并对即日起应做的事项作有系统的规划。 (2)最高主管、经营者务必亲自出席,以表明实施的决心。 (3)各部门的计划应由该部门最高主管亲自报告,绝不能由他人代劳。 步骤 8:提高设备效率化的个别改善。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4 页 共 27 页 执行时间 :自正式引进 TPM活动即开始实施,并形成制度,长期推进。 执行机构:各部门。 重点工作 (一 ):选定示范单位及示范设备。 即使是全公司的各部门同时引进 TPM,根据推行经验,也应选定特定部门、设备作示范单位或示范设备,如此可增强各部门实施的意愿。 选定原则为: (1)主管工作态度积极,对实施 TPM有强烈意愿者。 (2)能在实施六个月后,就明显看出其改善效果者。 (3)属于新的、重要的或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 (技术力提升的考量 )。 (4)故障率、不良率较高的重点设备。 (5)以六大损失为根本,每种示范设备各选一种损失 作为改善主题。 (6)瓶颈工序、在间接单位方面尤其需花大量工时的流程。 重点工作 (二 ):各项状况调查。 在进行调查时,其可参考的调查原则为: (1)每日设备及制品的生产状况应详细记录。 (2)每日将生产统计的相关数字绘制成推移图。 (3)以每月为一个阶段,将生产不良的项目作成排列图 (如图 41),以分析改善着手处。 (4)最基本的统计项目应包括六大损失的各项内容。 重点工作 (三 ):改善主题的选定。 可用排列图分析来选定改善主题 (如图 41),其损失最大的项目并不一定要马上着手改善,因为它可能是目前能力所无法 解决的。 因此有关改善主题的选定原则为: (1)目前能力所及的。 (2)能以自己力量来解决的。 (3)可以马上进行解决的。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5 页 共 27 页 (4)能横向 水平展开的。 重点工作 (四 ):根据各改善主题成立改善小组。 改善小组组织的原则如下: (1)改善小组的成员一定要包含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例如,质量问题必须有质保人员参与;设备机构问题必须有生产技术人员或保养人员参与;模具、工具及制品规格等问题必须有开发设计人员参与。 (2)改善小组的领导者须是管理级人员,以作为沟通、协调及召集的中心人物。 (3)TPM推动组织的成员也要编入小组中。 TPM推动小组的成员大多是在某方面学有专精的人,选定适合的主题参与改善活动,除了可多了解现场的活动困难点,同时也可学习一些 技能,对未来的活动规划,能提供较宽广的思考范畴。 (4)以上人员均须是接受过 TPM基础教育课程及 PM分析手法课程者。 所谓 PM分析法,是找寻分析设备所产生的慢性损失及其关连原因的一种手法,详请参考第三章。 重点工作 (五 ):各主题改善计划的制定。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6 页 共 27 页 召集上述改善小组的成员,共同拟订各主题的改善日程及预估改善费用。 改善计划制定的原则有: (1)各改善项目均应指定责任者来统筹该项改善案的规划,尤其是改善进度的追踪与改善效果的确认。 (2)改善计划除了整体改善日程外,另每月应有详细的日程计划。 (3)计划内的各阶段应改 善至何种程度,会产生何种正负面效益,均应明确写出。 例如改善这个项目后,可节省两个人员,但会使设备加工的时间增加三秒;类似这种的改善效果评估应预估出来,才能明确了解改善的目的是否合乎需求。 重点工作 (六 ):改善的实施。 应用 PM分析或 IE各手法、 Eyechart等进行改善。 重点工作 (七 ):效果的确认。 改善的每一个阶段皆要作效果确认,并分析其是否合乎当初改善构想,尤其是经由这个改善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应加以追究,以便列入优先的修正改善案。 例如,为了防止切屑乱飞,因此制作切削档板,这可能解决了切屑乱飞的问题, 但也可能由于增加这块挡板,带给操作人员加工时的不便,类似这种改善后衍生的问题点,应列入下一阶段改善的优先考虑。 重点工作 (八 ):至少每三个月召开一次成果发表会,提供各类实施经验。 发表原则: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