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1 一、不同规模企业的财务分析 表 7 大中型和全行业的经济指标比较 单位:倍, % 亏损面 % 新品率 产销率 出口比例 总资产周转率 资产负债率 大中型 全行业 固资周转率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毛利率 净利率 净资产收益率 大中型 全行业 资来来源: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年报, 20xx 从上可以看出,大中型企业亏损面比较大,其他经济指标跟全行业水平相近。 有趣的是,大中型企业的毛利率和净利率都比全行业高而净资产收益率要低,原因在于大中型企业资本较小企业更密集, 人均资本金为 万元,而全 行业人均资本金为 万元,相差甚多,可以这么说,小企业更充分的利用了纺织业劳动力密集的特点和中国廉价劳动力丰富的优势。 同时大中型企业的资产周转要慢,同时新品率高也是旁证。 二、产业经济性质分析 经济性质方面分析,主要划分有国有(包括国有控股)、集体、外商投资及其他(主要是私营企业)。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考察不同投资主体的经济效率。 图 1 不同法人主体资本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年报, 20xx 表 8 按经济性质进行经济指标的比较(一) 单位:万元、 % 项目 亏损面 新品率 出口比重 毛利率 净利率 净资产收益率 人均资本金 纺织全行业 其中:国有 外资 集体 其他 资来来源: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年报, 20xx 此资料来自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 下载 12 表 9 按经济性质进行经济指标的比较(二) 单位:倍、次、 % 项 目 总资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 转率 资产负债 率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纺织全行业 其中:国有 外资 集体 其他 资料来源: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年报, 20xx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 1、国有纺织企业总数为 2723个(占行业总数的 %),同比减少 430个(或 %), 总产值(不变价)为 亿元。 同比增加 %。 实现收入 亿元,利润。 国有纺织企业密度最大的地区分别是北方和西部(如北京、山西、陕西、新疆等),而 东南(上海、山东除外)沿海比重很小。 这个分布同时说明了国有和西、北地区企业经济指标不如人意,上海的纺织业也不好也是因为国有经济分布较多。 国有企业密度较大的行业分别有棉纺、毛纺、化纤和设备制造。 服装业的国有经济比重很小。 2、集体企业总数 3630个(占行业总数 %),同比减少 1009个(或 %),总产值(不变价) ,同比减少 25%。 实现收入 亿元,利润 亿元。 集体企业密度最大的地区分别是山东、河南、湖南、湖北等中部地区,此外还有一些纺织行业本身不发达的西部省 份(如甘肃)。 集体企业密度较大的行业是纤维原料初步加工业,其他行业密集差异不大。 这与集体企业作为一个中间色彩的所有形态有关。 3、外资(包括外商和港澳台)纺织企业总数为 5760(占全国总数 %),同比增加 358 个(或 %),总产值(不变价) ,同比增加 %。 实现销售收入 亿元,利润。 外资经济密度最大的地区是广东( %)、福建( %)和上海( %),密度最大的行业是服装和针织。 4、其他经济性质企业(主要是私营企业)数为 8729(占总数的 %),同比增加 3082 户(或 %),可见其活力很大。 20xx年工业总产值(不变价) ,同比增加 %。 实现销售收入 ,利润。 私营经济密度最大的地区是浙江和江苏,主要集中在服装业。 5、国有经济的亏损面最大,而其产品创新的比例也最高, 原因在于其投入比较多,人均资本金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而其投资回报也最低, ROE才 %。 出口比例最大无疑是外资企业;毛利率都很相近而净利率差异就比较大,外资、集体和私营都远好于国有(特别是私营企业的净 利率已经比较健康了)。 外资、集体和私营的投资回报都比较可观,特别是私营。 有趣的是,显示资本密集程度的人均资本金指标,外资企业最高,集体和私营都很低,后者充此资料来自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 下载 13 分利用纺织行业劳动密集的特点和我国劳动力优势,使得投资回报很高。 6、国有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周转效率仍然是最差;而有趣的是私营企业关心的是资产周转,因为它们规模相对小,更注重流水,周转快利润也高;外资企业秉承注重企业安全的传统,偿债能力比较健康。 三、纺织企业所有制特点 国有企业效益比非国有企业低。 我国国有纺织企业 2723 户, 同比减少了 15%;其中亏损企业数为 1016 户,亏损面达 %。 国有纺织企业实现利润 亿元,同比增加 %。 国有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为 %,远远小于非国有企业的平均。 可以看出国有企业在本行业中的影响力在不断减小。 四、企业分组分析结论 根据以上特征,我们可以大致在中国纺织产业版图上划分三条产业带: 1、东南沿海是最有活力的外资和私营企业,主要是服装、针织等下游行业; 2、中部主要是集体企业,行业分布均衡而稍偏向于上中游; 3、西部主要是国有企业,主要是上中游行业。 4、而上海作为老轻纺工业基地,在产业 分布和经济指标上带有西部特征。 第二篇、南通地区纺织产业的发展 此资料来自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 下载 14 第一章 南通纺织产业现状 第一节 总体概况 南通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和中国近代纺织的发源地之一。 南通纺织工业门类齐全,形成了化纤、棉纺、毛纺、丝绸、麻纺“五纺”俱全,纺、织、染整、服装成龙配套的产业格局。 20xx 年,纺织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市的 %,全年完成出口 亿美元,超过全市出口总额的一半,在全市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南通的纺织工业历来是全市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也是南通制造业中最具优势 的产业之一。 以 20xx 年为例,全市工业中几个主要行业按产值比例排列为:纺织服装业 %;机械工业%;轻工业 %;化学医药工业 %;电子工业 %。 纺织业占全市工业企业和注册资本总数分别为 %和 %;而规模以上纺织企业数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36%。 从对全市工业发展的贡献份额上看, 1998 至 20xx 年期间,纺织服装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 %,所占份额及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均超过三分之一,遥遥领先于其它工业。 尤其是纺织产品出口,一直占全市工业 出口的 50%左右。 近两年来,县(市)域纺织业所占份额已超过市区。 其中,县(市)域非公纺织企业已取代国有纺织企业成为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尤其是服装加工业,由于具有进入门槛较低、投资相对小、见效快、以及南通外贸服装订单多,促进了民间投资等特点,其发展速度更快。 据统计, 20xx 年市辖六个县(市)的工业经济中,纺织工业产值平均占 %的比重,位居县域各工业行业之榜首。 县域规模以上纺织企业数为 475 个,占全市的 %。 仅 20xx 年间,全市规模以上的纺织企业净增 71 家中 80%为县(市)域产生。 第二节 南 通纺织行业的特征 纺织工业是南通市的传统产业,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以下的特征: 历史悠久。 南通市机器纺织工业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 19 世纪末,中国近代工业的奠基人张睿先生就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二厂、三厂、八厂,以及“女红传习所”、“博物苑”等中国 6 个“第一”,开办了中国第一所纺织专业高等学校,铸就了中国近代棉纺工业发展的辉煌篇章。 业规模大。 全市现有纺织类企业 423 家,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和化纤企业 242 家。 拥有棉纺纱锭 万枚,气流纺 万头,有梭布机 万台,无梭布机 2400台 ,印花、染整生产线 130 多条,年产纱 万吨,化纤丝 万吨,各类服装生产能力 /年,产此资料来自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 下载 15 量 亿件,经济总量占全市工业总量的 1/3 以上,全市纺织工业销售收入占全国纺织工业销售收入的 %。 外向度较高。 南通是全国 12 个纺织品出口和 10 大服装出口基地之一,全市自营出口超千万美元的 37 家企业中,纺织服装企业就达 16 家。 出口依存度超过了 40%,是全市制造业中外贸依存度最高的传统产业。 仅 20xx 年,纺织业就完成出口 亿美元,占全市出口额的%。 就业容量大。 纺织行业是一个劳动 密集型的行业。 20xx 年,南通市产业工人总数约 31万人,纺织行业就占 万人,在解决就业问题,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稳步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章 南通纺织产业的优劣势分析 第一节 竞争优势分析 从纺织产业的基础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南通纺织已形成了从纤维原料、纺纱、织布、漂染及后整理、服装生产一条龙完整的产业链,具有生产企业多、经济总量大、行业分布趋于集中化、规模化、区域化、市场占有率高等特点。 长期以来,南通市纺织行业经过改革,重组,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再把南通当地在纺织行业上所具有的各种资源, 并同其它地区及相关行业作比较,可以看出南通目前在纺织行业上所具有的市场竞争优势: (1)、市区纺织企业勇于瞄准国内外先进纺织企业的管理水平,通过内部挖潜,将市场的压力消化在企业内部,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特色。 ( 2)、行业规模大。 全市现有纺织类企业 423 家,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和化纤企业242 家。 拥有棉纺纱锭 万枚,气流纺 万头,有梭布机 万台,无梭布机 2400 台,印花、染整生产线 130 多条,年产纱 万吨,化纤丝 万吨,各类服装生产能力 亿件 /年,产量 亿件,经济 总量占全市工业总量的 1/3 以上,全市纺织工业销售收入占全国纺织工业销售收入的 %。 ( 3)、纺织外向经济起步较早、发展较快。 20xx 年完成外贸供给货额 亿元,自营进口能力不断增强。 20xx年,纺织业就完成出口 亿美元,占全市出口额的 %。 南通是全国 12 个纺织品出口和 10 大服装出口基地之一,出口依存度超过了 40%,是全市制造业中外贸依存度最高的传统产业。 ( 4)、县(市)域纺织业发展迅猛,初步形成了产业链完整、中小企业集聚效应明显的区域性产业集群。 如江苏省 20xx 命名的五个纺织产 业基地县(市): 通州市、海门市、东台市 ,射此资料来自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 下载 16 阳县、海安县 ,南通独占三个,初步呈现出纺织产业聚集的优势,与城市纺织业形成了市场细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新格局。 其结果是快速提升的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加快了农业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 5)纺织外商投资促进了本地布局的调整和产业升级。 近几年来,日本东丽公司、帝人公司和东洋纺等公司的大规模投资,生产化纤原料和化纤印染织物,使国际纺织新材料、新产品得以引进,形成了南通纺织产业新的行业优势。 ( 6)纺织业具有良好的技术发展基础。 由于南通的纺织工业历史 悠久,奠定了发展纺织业深厚的人文基础;在长期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纺织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队伍。 南通的纺织教育事业也是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