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药物流产业商业发展趋势分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5 页 共 10 页 介入。 国际化、现代化、专业化的医药商业公司的行业进入标志着医药流通领域同外商合作的序幕已悄然拉开,外资进入我国药品分销市场的步伐正在提速。 20xx年1月1日起我国允许外国企业从事全方位的销售服务,包括药品的采购、仓储配送、批发零售和售后服务等,这将会对我国传统的医药批发、零售运作模式产生重大的影响,我国医药商业企业将面临世界级巨头的挑战。 从微观企业态势来看: 1、我国医药商业企业存在 “一小二多三低 ”现象,但引进外商可有效提高国内医药流通业的运作效率,凭借外商的强大的资金实力,物流管理经验,将对现有的医药流通企业产生强大的影响。 “一小 ”指大多数生产企业规模小。 据统计,目前我国医药商业企业几乎90%为小型企业。 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统计,20xx年排在前三位的医药商业是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九州通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实现商品销售123.5亿元、97.2亿元、61.7亿元,三家加起来仅占全国市场的12.8%;全行业中年销售额过50亿元的医药企业只有6家,过20亿元的有17家,过10亿元 的只有39家,年销售额超过20xx万元的企业不到5%。 “二多 ”指企业数量多、产品重复多。 目前全国药品批发企业1.65万家,从事零售业的有11.9万家,实现的年医药销售额却不到全球市场的10%。 同时所经销的产品种类重复性强,我国生产的化学药品97%都是 仿制药 品。 新药的创新研制能力及制剂水平低下,创新药物很少。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6 页 共 10 页 “三低 ”是指企业集约度低、利润率低、管理效能 低。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的毛利一直在下降。 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药品批发行业的平均毛利率为12.6%,而平均费用率却达到12.5%。 美国医药批发行业的平均毛利率为5%,平均费用率只有3%~4%,平均商业纯利润率达到1%~2%。 与此同时,在行业内,特别是众多小型企业的散、乱、差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行业素质的升级需要靠一定的时间过程实现。 2、物流运作手段较为基本和原始。 我国目前的医药物流企业采用的是仓库、车辆和人员的堆积方式,实现以人工为主的商品 储运,管理效率不高,流通方式落后,因此面对更大的商品吞吐,效率、速度、准确与成本等因素对发展造成影响。 据行业统计,目前国内医药商业的平均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重达10%以上,而美国医药批发商的该项指标仅为2.6%;医药商业纯利润率仅有0.72%,全美医药批发商利润率为1.55%。 因此物流手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3、管理方式较为简单和粗放。 国内医药商业企业大部分仍沿袭传统的运营模式,大都以具体业务操作为主要方式,管理环节较为薄弱,管理人才较为缺乏,管理制度不甚健全,目前仅有少数企业初步建立局部支 持功能的物流信息管理及业务支持系统,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及物流管理系统有待今后逐步导入和使用。 4、产品市场实行区域性销售政策。 药品生产厂家对自身产品普遍按照我国行政区划推行区域销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